凯里创建文明城市的看法

kuai

凯里:创建文明城市的综合效应

□本报记者 蒋兴华

  在省城贵阳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在贵阳的大街上,凡是规规矩矩走斑马线的绝对是凯里人,或者是去过凯里的人!”此话虽然有失偏颇,但却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凯里人的文明交通意识在全省已声名鹊起。凡到过凯里的人,无不为凯里的文明留下深刻印象。
  街道干净清爽,交通秩序井然,行道绿树成荫,隔带花团锦簇,市民言行文明……
  走进凯里,一股清新的文明之风扑面而来;走进凯里,一种全新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
  文明意识决定文明观念,文明观念产生文明行为,文明行为创建文明城市。凯里,一个在我省各方面都相对落后的城市,是如何走向文明的?



  素有“歌的故乡,舞的海洋”美称的黔东南州,是全国苗族、侗族的聚集地。该州山清水秀,风光绚丽,溪河密布。自1997年3月被联合国世界文化保护基金会列为“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最高档次的世界十大旅游景区以来(目前为止,我国共有两个旅游区被命名),黔东南州开始成为国内外游客最为青睐之旅游胜地。每年,从四面八方到黔东南旅游的人员已逾100万,对此,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了发展迅速的黔东南州旅游业。凡到过黔东南州旅游的人,无不为黔东南州的自然美丽赞叹不已。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坐落于绿水青山中的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因各种原因却曾“摊贩抢占街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人串车行道,车闯人行道……”一句话,凯里的“脏、乱、差、堵”等等,无不使省内外游客大倒胃口,既影响了凯里市的自身形象,也影响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对外形象。为此,凯里市委、市政府决定:下大力创建交通文明城市,将凯里市打造成云贵高原的璀璨明珠。



  要创建交通文明城市,领导的重视、各行各业的配合以及凯里市民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突破口,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全面推进凯日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了凯里市委、市政府重中之重的大事。
  2002年6月9日,凯里市隆重举行了“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10000人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大张旗鼓地拉开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序幕。随后,该市又成立了“凯里市文明畅通工程指挥部”。“文明畅通工程指挥部”由凯里市委书记亲自担任指挥长。为达到效果,指挥部在全市设立了52个执勤点后,要求凯里市直机关67个单位综的每人都要轮岗执勤,并每天保证有358名干部在52个执勤点。
  凯里市创建文明城市执勤点要求间隔50米,每个执勤点均配有高音喇叭,执勤人员分片、分段、定人、定任务,从早上8时到晚上11时进行维章。与此同时,全市35所中、小学的学生利用双休日上街清扫野广告,劝说违章行人,做文明实践者;市交警大队开车在街道上宣传,随时纠正违章行为,并对车辆的停放,作出严格规定,凡是乱停车的,即使是警车,也一律拖走。为教育驾驶员带头做遵章守纪的文明市民,黔东南州交警支队为凯里市每周举办违章驾驶员学习班。为使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搞得更加蓬勃,凯里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单位与市政府签订治理脏、乱、差的“门前三包”责任状,做到全民参与“畅通工程”,如此,达到了市民自教、自管的目的,产生了“大交通”的效应。



  “一手抓旧城改造,一手抓新区开发,一手抓城市功能完善,一手抓环境建设”。为树立凯里新形象,凯里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新的工作思路,即通过“经营城市来”来推动文明工作的开展:一是盘活土地、资产置换增值,先后完成了原市委、市政府办公区、永丰片区等的改造和建设;二是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模式进行市场化源运作,先后建成了果品、副食品林产品等批发市场,形成了城市基层设施建设多元投资、多家经营、共同发展的格局;三是经营好城市无形资产,对道路保洁权、公厕管理权、广告发布权等进行转让、招商、拍卖,实行资本化经营,从而提高了城市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改变了城市无形资产“有投入无产出”的状况。
  综合治理、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创文明城市的重要物质载体。大规模加强城市道路建设的基础上,该市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狠抓城市主、次干道基础建设的同时,该市完善了交通标识、标志、指示灯等安全设施,先后购置了电子警察、测速器等器材。为做到综治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全市楼群院落、行政事业单位的楼道口安上了电子对讲门、可视系统电控门,新建住宅小区绝大多数安装了多头电子监控系统,进行全天候全方位治安防范监控。为进一步高好城市的交通秩序,该市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凯里市区交通安全管理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大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该市对26条主次干道实行夜间大扫,白天全扫的全日制巡回保洁和对43条背街小巷实行一日三次的报洁制度。就这样,为全力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和“畅通工程”,该市以创文明活动为载体,不断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的得到加强,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变,城市道路建设及新区开发建设有了极大的进展。



  城市推动凯里市民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情日益高涨,凯里市文明城市的面貌一天天在变化。车行车道,人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对于凯里市民来说,开始逐渐形成习惯。外人不习惯的,执勤人员先是劝说,劝说不听的,不管是谁,就按章办事。
  雷山县副检察长李X在凯里市韶山北路不走人行道而走车行道,被执勤人员规劝不听,对之处以5元罚款,李X觉得十分丢了“面子”。李离开后越想越恼火,十分钟后,她返回执勤点,趁执勤人员不注意,从执勤人员的后面使劲扇了执勤人员一耳光,导致执勤人员的耳膜穿孔。
  对执勤人员进行报复,导致执勤人员受伤,此事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应,也引起了省、州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界人士纷纷谴责这种不文明行为,许多群众自发地到医院看望受伤的执勤人员。对此,凯里市委。市政府决定抓住这个典型教育群众。根据有关规定,凯里市人民法院决定公开审理李X故意伤害执法人员一案。两次开庭,座无虚席,最后,对李作出了一年零六个月的判决。李被判决后,对不遵守文明行为的市民起到了警醒作用,从此,遵章守纪的人越来越多了。



  “以人为本,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根在群众,务求实效,州市共建”。凯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宗旨是把凯里建设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交通便利,景色秀美,风情独特的现代化城市,因而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大力响应。
  紧紧围绕凯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行业配合,群众参与的创建模式,在短短的时间里,凯里市文明办等与各街道办事处共同组织了4次共有185个部门、单位、10000余群众参加的大规模清理卫生死角的活动;市交警队、交通局、运管部门把城区主要路口及市内客运车辆临时停靠点作为重点管理部位,对车辆和行人进行规范管理;市运管处对的士、中巴车组织开展了“优质服务车”创建活动,公共汽车首次在城内开通准无人售票公交车;城管、环卫部门加大了对乱搭建、占道经营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建设部门对不符合“文明施工”要求的建筑工地责令限期整改,直至停工整顿,从源头上整治污染;工商、物价、文化、技术监督、环保等部门共同创建“诚信单位”和文明商店”、活动,大力美化经营环境;公安等部门对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予以坚决打击,保证了创建活动的正常开展;市财政在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城镇建设。一切的一切,使得凯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展大大加快。



  凯里在大张旗鼓地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初始,曾出现过这样的趣闻:
  来自边远地方的两位农民在横穿马路时,被告之要走斑马线。俩农民不知道斑马线为何物和怎么走,于是过斑马线时不敢踩白线就跳起走……
  如今,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的现象没有了,乱扔果皮垃圾的事杜绝了,车辆乱停乱放不见了,农民进城走斑马线已显得非常的自然。如果过马路时不走斑马线,他们反而不习惯。
  据凯里市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2003年12月,凯里街道上又出现了一则趣闻:
  从麻江县宣威镇来凯里的两个农村人在过马路时犯了难,因为是寒冬天气,大雪覆盖了街道,平日醒目的斑马线不见了。俩农村人想了想,最后用脚刨出斑马线后,才过马路……
  凯里市的文明城市创建,不仅使城市美了,交通有秩序了,市民的行为文明了,更重要的是,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推动了凯里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据有关人士介绍,凯里自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凯里市财政收入已突破2.5亿大关;凯里近两年来的商品房,有60%被外地人买走;2003年,凯里市完成招商引资项目41个,合同引资6.69亿元。在前不久的全省投资软环境的综合考评中,凯里荣获全省县(市)级招商引资投资软环境综合第一名,同时也跨进了贵州省首批经济强县行列。前不久,有关部门通知凯里:2005年1月8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授牌仪式将在江西南昌举行,凯里榜上有名,请凯里参会接牌。
  凯里出名了,来自贵阳市、来自浙江丽水市、来自铜仁地区10县(市)的县长、市长到凯里考察,都盛赞凯里是“苗岭明珠,魅力四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3
  (一)全面提高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双创建活动的认识。
  文明创建活动工作开展如何?关键取决于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对文明创建活动的认识和重视。因此,要使全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巩固提高,并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必须全面提高我市部门领导班子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认识,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真正列入各单位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结合本单位的创建活动一起来抓。做到统一目标、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加强领导,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切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二)增强市民的创建意识
  首先,加强对市民的动员宣传和发动力度,使多数市民明确创建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步骤,从根本上引导市民“不创建不行”,只有通过创建活动才能提高凯里市的文明程度,才能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的思想,营造创建的良好氛围。其实,充分调动市民创建的能动性,使每一位市民一方面坚持从自己抓起,从点滴做起,及时纠正不良的作风与习气;另一方面热心于文明创建活动中,自觉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出谋划策,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三)建立一个高效的创建机制
  (1)不时探索文明城市创建的新方法、新思路,结合存地的一些薄弱环节,确定新起点新目标。
  (2)逐步规范领导体制,市民参与情况,创建载体选样,创建总结、创建考核监督、创建创新等环节。
  (3)统计分析省、州、市文明城市层次的高低,对照标准,结合本市的情况,积极挖掘创建的新思路、新方法,实况创建工作的新突破。
  (四)加大投入与考核力度
  文明城市的创建与深入,必须有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与保证。因此当务之急,应是加大对创建活动的针对性投入与调整投入结构。加大考核力度,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对症下药,奖优罚劣,不断查漏补缺,大力宣扬,使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我市轰轰烈烈的深入开展。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