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展会,展览服务中蕴含的美学的论文

会展与美学的关系。
美学与会展服务 设计 营销 策划 方向来写。
越详细越好啊..
可以发我邮箱,[email protected]

  技术、功能与美学的结合——解读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由中日建筑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合作设计完成,是一座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高度融合的设计。本文从设计背景、空间形态、功能构成、技术运用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设计理念,并试图通过这座建筑表达郑州经济腾飞的城市形象。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在此举办的郑州全国糖烟酒会和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让郑州声名远扬。但近10年来,因场馆设施的落后,郑州的身影似乎在会展业界的视线中渐行渐远,即将投入使用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将使郑州的展馆条件重新跨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给郑州会展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设计背景
  为了推动市区发展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郑州市区东部建设郑东新区,在国际竞赛中,日本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以“新陈代谢”和“共生城市”的概念脱颖而出。作为起步区的CBD中央商务区是环绕中央公园并沿环形公路设置林立的高层建筑而形成的环形城市区域,中央公园的中心是中央水池。建筑围绕中央水池布置,形成了将道路远离水滨,而将建筑置于水中的优雅格局,以形成城市街区的建筑倒映于水中的景观。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艺术中心、郑州会展宾馆成为CBD的标志性建筑。而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是三个标志性建筑中环水池面积最大的单体,也是郑州市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公共建筑,由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和机械部第六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工程设计荣获“世界建筑师联谊年会”,首届“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是郑东新区的核心项目和引擎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形象精神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位于郑东新区CBD中央商务区中心,与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相邻;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26公里,交通便捷;是集展览、会议、商务、餐饮、休闲观光为一体,功能齐备、设施先进、服务完善的大型综合性现代会议展览设施。
  会展经济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具有极大的拉动作用,而高质量的会展场所则是会展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证,高水准的国际会展中心,由于其技术上的先进性,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志。
  由于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在郑东新区群体建筑中所起的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筑大师黑川纪章采用了浪漫的设计手法,将建筑沿水池蜿蜒伸展,环水面设置的观景走廊与水面相映成辉;屋盖采用了大跨全钢结构。11组刺向云天的空间斜拉系统,构造出浪漫轻盈的形态。面向水池方向的外立面采用轻快色调的玻璃幕墙。钢结构屋盖、清水混凝土墙面、玻璃幕墙的完美结合,渲染出具有东方神韵的建筑风格与造型,成为郑东新区水域靓城的标志。
  功能构成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总占地面积68.57万m2,建筑面积21.44万m2,以会议和展览功能为主,分为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两部分。展览部分平面为端头呈扇形的条式布局,建筑面积15.36万m2,可设3560个国际标准展位,展厅两层,二层无柱,为7.2万m2的大展厅。会议部分为圆形布局,建筑面积6.08万m2,由容纳5000人的多功能厅、1200人的国际报告厅、两个400人的会议厅及十几个中小型会议室组成。整个会展中心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建设部分包括主公共汽车站,次公共汽车站,会议中心(包括引导大厅),展览中心(约13万m2)和室外停车场约2200台。二期建设包括展览中心的扩建部分,共15万m2,以及地下停车场,约2200台。
  立面肌理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以创造郑东新区CBD区具有21世纪国际水准的大型展览建筑形象为总体设计理念。会展中心位于新都市中心的中央公园内,约83ha的中央公园景观优美,会展中心的展览部分弯曲布置,将中央水池围起,形成水域、公园和建筑物的和谐态势,追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和谐共生。
  会展中心的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相对独立,但保持着整体形式的和谐,具有细腻的立面肌理。
  展览中心由吊杆式悬索屋盖、预制混凝土展示空间和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两侧附楼组成。屋盖采用张弦梁与钢缆索组合成的悬吊式屋顶结构,排列井然的吊杆产生强烈的视觉感触,建立一种浪漫的象征形象。整个屋顶结构新颖独特,消解了整个建筑的巨大体量感,使建筑更加和谐地融入整个环境。由于整个展览中心在一期长度达到了390m,二期工程竣工后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40m,形成了大尺度连续的墙面,为了消除巨大墙面的压抑感,设计中压低了建筑高度,并且在外墙,采用强调横向接缝的设计,接近以人体为标准的尺度。大型的悬吊式屋顶与两侧的混凝土附楼不直接碰撞交接,而是采用玻璃作为过渡,弱化整体体量,而且可以更好地突出屋顶轻盈的效果。面向中央公园的中心水域,展览楼立面采用了玻璃和金属遮阳板组合构成,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表现手段。通过中心水池与展厅之间的观景走廊,景观和光线在这里交融、渗透、流动,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会议中心由中心桅杆,折板形格构屋顶,以及外围的V形树状支撑构成,整体呈现纤细而轻盈的形象。在中心立柱上设置的吊缆进一步突出了会议中心轻盈的感觉。在折板形格构屋顶的中央部分,设置圆形天窗,自然光从屋盖的透明体中漫射进来,沿着具有向心感的桁架结构向上逐渐变亮,光线轻柔而飘逸,加强了桁架结构的结构表现力。室内屋盖不作吊顶,结构暴露。利用屋盖结构的特殊形态和技术表现力来表现在变化中取得和谐的整体效果。结构构件简洁,传力清晰,轻灵剔透,减轻了封闭的压迫感,又充分表现了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立面与展览中心的思路一致,混凝土外围墙壁与屋顶分离,使用玻璃作为其间过渡。根据屋顶形式,玻璃部分采用三角形,其窗框采用放射形构图,通过这种手法使易于产生单调外观的立面具有了独特的视觉形象。
  技术表达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建筑造型产生了巨大影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改变了建筑创作的观念,拓展了建筑设计的方法与表现力,打破了以往单纯从美学角度追求造型表现的框框,开创了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以“技术性思维”捕捉结构、构造、设备技术与建筑造型的内在联系,将技术升华为艺术,并使之成为富于时代气息的表现手段。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工程,造型新颖,技术含量高。其中展览中心,由跨度102m,宽60m的矩形单元和扇形单元组成,一层最大柱网30×30m,二层无柱,为7.2万m2的大展厅,高40.5m,屋面采用新型建材钛锌合金板。展览中心部分的屋盖体系采用桅杆上的拉索分块连接跨边和跨中的预应力索拱的屋盖构件,构成空间斜拉式预应力索拱结构体系。其中,屋盖体系的跨中部分是由张拉索及格构式劲性拱组合而成的索拱构件,1根桅杆和6根拉索组合而成1组空间斜拉系统。这种大跨度的空间结构形式是悬索结构体系的杂交新品种,完全雷同的工程案例尚未发现。整个结构体系简洁清晰,具有极强的技术美学表现力,形式和功能达到了完美统一。
  会议中心屋顶盖轻巧雅致,造型像把撑开的伞,由中央桅杆和拉索、外环支撑系统、屋面折叠桁架组成。位于圆心的屋面桁架沿圆形屋顶径向均布,与内外环形成稳定体系,12组树状支撑柱和外环桁架形成刚性抗侧力框架。
  技术在这里是一种工具,一种建筑师的语言,一种富有寓意的表现形式。建筑师通过技术来表现一种审美体验,在这里,技术与艺术真正地融合在一起。
  郑东新区的建设思想是黑川纪章“新陈代谢”理论的中原实践,而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则是黑川纪章贯彻这一思想的点睛之笔,如果把郑东新区这一片水域靓城比作明眸,那么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则是明眸中闪动的异彩。
  附:详见《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工程设计与施工新技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