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脊装饰在古典建筑中的象征意义

如题所述

首先来说说吻兽吧。吻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脊兽,通常指正吻,又称大吻、吞脊兽,位于房屋正脊两端,也可用于墙脊上。正吻通常为龙型,兽头朝内张口衔脊,背部有钉子和屋脊相连。另外,吻兽还包括合角吻,位于围脊四角,由两个正吻组成,直角相接、单面向外。合角吻的作用在于保护角柱外皮,并起装饰作用。此外,合角吻的使用受到等级限制,只有使用正吻的屋顶才有合角吻,如果屋顶等级较低使用望兽,则转角处用合角兽,不使用合角吻。

正吻位于正脊两端和垂脊的交汇点,正是防水的最薄弱环节,因此其作用是加固正脊,防止渗漏。吻兽起初并非龙型,仅是由瓦当头堆砌而成的简单翘突,后逐渐形成动物形状,有凤凰、朱雀、孔雀等鸟形以及鱼龙形。有“避火”之用。晋代以后的文献中出现了“鸱尾”一词(传说是一种海中能灭火的神物),其外形类似于鱼尾,尾端朝上,曲向正脊的方向。07年五一节拍于山西平遥双林寺中的吻兽正是这种形状。

至唐朝中叶和末期,“尾”字变成“吻”字,故又称为鸱吻,下部是张口衔脊的兽头,上部则仍与鸱尾相似。到了宋朝以后,此种图案逐渐增多。金国出现龙形吻,龙头吞脊,龙尾向内卷曲,称“龙吻”。元朝时,尾部逐渐改为向外卷曲,背部出现剑柄。据《营造法式》记载,正脊两头还垂有五尺长的铁索,即“吻索”。

明朝以后,龙吻逐渐盛行,改叫大吻,尾部完全向后卷起,身上有小龙。清朝龙吻已非常普遍,龙头怒目张口衔住正脊,背上插着一把宝剑,但形状逐渐程序化,清朝中叶之后,正吻和小龙都显得没有生气。明清年间,中国南方有些地方称大吻为鳞尾,和北方不同,其尾部透空,卷曲而不并拢,边缘还有很多花纹。

再来看看脊兽,传说脊兽可以避火灾,驱魑魅。它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既是一种建筑装饰,又是一种民族文化。脊兽大小各异,分工明确。在庑殿顶的垂脊或歇山顶的戗脊末端,常常排着一队小兽,称为蹲兽,领头的是一个“骑凤仙人”,而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它们的大小和数量显示着建筑物的豪华和宅府的等级。比如太和殿上十样俱全(仙人不计在内),而其它地位和规模稍低的殿堂则相应减少。关于骑凤仙人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齐国国君在一次作战中失败,仓皇而逃时来到一条大河边,河面无楫无舟,后面追兵已近在咫尺,走头无路时,一只大鸟飞来,驮着齐王渡过大河。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我在吉林的北山公园以及洛阳白马寺里,分别拍摄到脊兽的图案,可惜没带长焦啊,看不太清楚,但白马寺里的脊兽,是非常明显为骑凤仙人呢。还有一点没弄明白的是,吉林北山公园里的脊兽是位于悬山顶的垂脊上,而资料说只有庑殿顶及歇山顶才有。

追问

那你有关于正脊的图片吗?发点给我吧?

追答

图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