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 他们之间有什么继承和联系啊。。?

知道的说侠。。。。。谢谢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

④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2)不同点

①政治主张: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②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也有不同的一面: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维新派和革命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2、不同点:
(1)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p
(2)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
(3)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参考资料:百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21
洋务运动的意义: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
1860年12月曾国藩上奏折说,目前借外国力量助剿、运粮,可减少暂时的忧虑;将来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还可收到永久的利益。第二年他对上述看法加以发挥,主张购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成为官民通行之物,那时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曾文正公全集》奏稿,第14卷,第11页)。1862年李鸿章到上海后,得到外国侵略者帮助训练洋炮队、设洋炮局。他认为,清军作战往往数倍于外敌,仍不能胜,原因在武器不行,枪炮寙(yǔ)滥,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埒,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 (《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第3卷)。奕欣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在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奕欣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可以镇压人民,可以自主自强,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并认为筹办洋务,必定能得到列强的支持。

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洋力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慈禧明白,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暂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戊戌变法

[解释]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遭捕杀或逃亡国外。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也叫戊戌维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
第2个回答  2007-06-19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之间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这三次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活动,相比之下,这三次运动,一次比一次更先进,一次比一次探索的更深入。
1.洋务运动是由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发起的,他们单纯的认为只学习西方的技术就可以摆脱困境,学习的内容停留于问题的表面,自然以失败告终。但洋务运动却促使诞生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可以说为戊戌变法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经济基础。
2.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改革派发起的,他们学习的内容就比洋务运动更深入一点,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革新,但他们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才是根源,小手术无法改变,必须要彻底地进行变革、革命才行。另外他们的软弱妥协也促使了失败。其积极性在于这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可以说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3.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更加壮大,其思想也接受了戊戌变法的洗礼。因此他们认识到变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因此使用了更为彻底的革命。

关于其意义就不说了,楼主给的分太少了!!
第3个回答  2007-06-19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

④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2)不同点

①政治主张: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②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也有不同的一面: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维新派和革命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2、不同点:
(1)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p
(2)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
(3)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我认为有这样相同点:
1、都是失败的革命
2、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还是没有充分了解当时中国的
国情,所以....
3、都是为了中国的富强而做出的努力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之间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这三次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活动,相比之下,这三次运动,一次比一次更先进,一次比一次探索的更深入。
1.洋务运动是由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发起的,他们单纯的认为只学习西方的技术就可以摆脱困境,学习的内容停留于问题的表面,自然以失败告终。但洋务运动却促使诞生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可以说为戊戌变法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经济基础。
2.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改革派发起的,他们学习的内容就比洋务运动更深入一点,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革新,但他们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才是根源,小手术无法改变,必须要彻底地进行变革、革命才行。另外他们的软弱妥协也促使了失败。其积极性在于这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可以说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3.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更加壮大,其思想也接受了戊戌变法的洗礼。因此他们认识到变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因此使用了更为彻底的革命。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4个回答  2020-02-25
(2017·黄石)戊戌变法和辛亥苹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