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南宋山水画的发展

如题所述

南宋山水画家众多,各有传承,共同烘托繁荣的状况。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四家”(刘、李、马、夏),这四人都是画院名师,以他们为代表的南宋山水画被称为“院体”,标志着院体山水画派的形成。南渡后的画家们生活于江南山水之中,给予了画的题材和创作新的灵感。南宋画家注重用笔,结合清润淋漓的墨法,创立了豪放的“水墨苍劲”的突出特点。这种特点注重线与面的结合,被称为中国山水画史上的新的突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7
  在中国绘画的发展过程中,五代到宋代是山水画发展并成为主流的关键期。
  山水画到了五代由於政治动乱之故,使得人心转而走向自然静观,追求天人合一,使山水画更加成熟;这由阎立本和(传)巨然绘的《萧翼赚兰亭》便可看出转变,前者以人物为主,但後者却是以山水为主轴。
  五代衔接至北宋的山水画奠定了後来山水画之基,北方的荆浩(绘有《匡庐图》)、关仝(绘有《秋山晚翠图》)开启全景构图、巨幛山水的风格,以表现北方山水的坚实苍劲之貌,後继者李成(绘有《晴峦萧寺》)、郭熙(绘有《早春图》)和范宽(绘有《溪山行旅》),皆可看出主山堂堂的形式,而南方的董源(绘有《寒林重汀图》)、巨然(绘有《萧翼赚兰亭》)则表现出南方山水秀润之貌;从构图来说,北方一脉多高远、深远的立轴构图,南方则多平远的构图。
  山水画到了南宋,承先起後的转变者莫过於李唐,其作品《万壑松风图》与《江山小景》,可看出在美学观点上明显不同,由巨幛山水转变为南宋虚实合一的边角画风,由“为山传神”渐将焦点移往“水的描写”,使象徵「虚」的天水云雾在画面上的重要性渐渐提升。在他的影响下,南宋萧照(绘有《山腰楼观图》)为过渡期,虽然采对角线构图但仍是全景,到了马远(绘有《山径春行图》)和夏圭(绘有《溪山清远图》)便可看出明显的边角近景特写,山石则以大斧劈皴见长;这里说明了客观严谨的写实主义逐渐衰微,转为笔墨形式的追求,画幅单纯化新风格的出现,讲求“结构简要,笔墨精练”,画家在构图上去芜存菁,精微细密是此际最高标准,间接地使观者与作者增加了互动效果—即画面的留白是作者有意蕴酿空灵的感觉,而观者扩展想像的空间则可无限延伸,人与画的互动更强。
  讨论南宋山水画的变化当然得谈到当时的时代背景,画论思想等等。变化主要体现在用笔、用墨、构图、主题等几个方面。
  明代的王世贞说:“山水,大小李,一变也;荆、巨,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南宋山水画的变革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南宋山水画相对于北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背后有着很多的原因和背景,我结合李唐马远的绘画从用笔、用墨、构图、主题、画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具体的探讨一下。
  一 画院制度的确立
  我们在讲秦朝兵马俑的时候,一定会说到秦始皇;在讲到佛教美术时,一定会想起武则天;在讲到书法艺术时,一定会提到李世民;在讲到北宋美术时,一定会谈到宋徽宗。
  北宋初建之时,便设立了翰林书画院,但是一直发展缓慢,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到宋徽宗时期出现了一个较大的转变,徽宗设立画学,将考试制度引入画院,使得画院有很大的发展,极大提升了画家的地位。宋室南迁画院重新设立,画院在当时的绘画体系中依旧处于主导地位。
  二 宋室南迁 (南宋山水画的概况)
  公元1125年10月金人下诏攻宋,由于统治者软弱和军事实力的不济,军队节节败退,金人于1127年攻陷东京,北宋灭亡,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同年康王赵构在南京称帝,建立南宋。南宋同样面对金人的侵扰,统治者对金求和,年年进贡,岁岁乞降。虽然在政治军事上比较的失败,但是却换来了长久的和平。(当然这样说是片面的,金人无时无刻不在觊觎南宋的江山,但是南宋的军事实力也不是很弱,一直作着抵抗,虽然不能完败金人,金人也不能完败南宋,所以对峙的局面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加上北方的手工艺人大举南迁,极大速进了经济科技的发展,当时流传的一句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足以说明农业的发达,还有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在南宋,两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当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宋室南迁之后虽然只剩下半壁江山,处于偏安动荡的局面之下,但是绘画艺术的繁荣情况仍不亚于北宋,高宗自己喜欢工书作画,在位36年,“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展完摩拓不少息”。开设画院,招揽画工,临安画院之盛,不减汴梁。此时的南宋统治者怀着强烈的苟且偷安情感,安逸享乐的情绪异常高涨,高宗重建画院,此时的绘画艺术进入最后的全盛阶段。
  当然南宋的山水画虽无北宋“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前古”,但是南宋四家的创造性和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宗画论,对南宋的赵伯驹等人的评价是不公正的,带有显著的个人色彩,当然肯定了南宋四家的成就。其中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中:“山水画亦有数家:荆浩、关仝其一家也,董源、巨然其一家也,李成、范宽其一家也,至李唐又一家也。此数家笔力神韵兼备,后之作画者能宗此数家,便是正脉。若南宋马远、夏圭亦是高手。马人物最盛,其树石形笔甚遒劲,夏圭善用焦墨,是画家特出者,然只是院体。”[ 转引自 《宋代绘画研究》 邓桥彬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出版 ]在这里作者肯定了李唐的地位,认为他也是大家之列。马远夏圭也是高手,虽不及李唐,但是承认了他们的地位,相对比较公正。
  三 山水画的变化
  由于政治上的变迁和画家的南移,使南宋的绘画艺术从内容到风格都有新的变化,山水画的发展变化尤为特殊,江浙一带的地理环境给予画家的创作灵感与中州一带是大相异趣的,同时山河的残破,家乡的沦陷,也使南宋的画家对山水草木有特殊的感受,北宋雄浑壮阔的全景式描述,演化为南宋精巧简洁的诗意描写,画家追求情感和力感的外拓,从而开拓了“水墨苍劲”、“水汽淋漓”的一代新风。
  第一在南宋由于统治者的重视,院体绘画彻底取得了统治地位,压倒了文人画风,北宋的文人画传统中断了。从总的风格上来讲山水画有繁密走向简练,由浓重走向清淡,这在李唐的画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李唐在北宋期间就是画原画家,一副竹林外高挂的酒字,巧妙的表现了“竹锁桥边卖酒家”。他是一个充满爱国情感的人,北宋的变故成就了他。《清溪渔隐图》描写了钱塘一带雨后的景色,山是明的,水是秀的,树是翠的,石是润的,云是淡的,风是轻的。他应当画出名山秀水,但是由于国家的变故,在他的笔下发生了变化,不但没有名山秀水,甚至也没有雄奇险峻,而他北宋时期的《万壑松风图》表现了北方的雄壮的自然山川,山石险峻,飞瀑一泻千里。从这前后的变化我们就能明显的看出南宋山水画的转变,风格从浓重走向清淡。从细节上看,在用笔用墨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宋时期出现了米家山水,用简笔淡墨表现烟雨迷蒙的江南山水,而在李唐的笔下从烟雨朦胧变为了大劈斧皴,从《清溪渔隐图》明显可以感觉到这一点,他的山水画由写实变为写意,画面上明显带有个人的感情。
  导致这种变化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宋室南迁,画家也跟着南迁,画家不再去表现北方的山水,而是表现身边可以见到的南方山水,就近取材。另一个是北宋灭亡,人人心中都充满了愤怒和无奈,都十分的想念北方的江山,画者就把这种爱国的情绪不经意间注入了绘画之中,画面是祥和的,物象也都给人软绵绵的感觉,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心中的无奈。不禁有人要问画北方的山水不更能体现这种感情吗?更能说明对北方河山丢失的痛心和对北方河山的思念。因为李唐作为一个宫廷画家,画作也是一个敏感的政治话题,并不简简单单的是一幅画,背后折射的是你对当朝皇帝的态度,如果直接的表现北方山水,则会引火上身,所以画者只能巧妙的表现心中的感情。
  李唐的画风从写实转向写意,这无疑是受到当时文人画思想的影响。宋朝画论家十分重视意境的创造,如苏轼《题王维吴道子画》一诗说:“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又《题文与可墨竹》诗说“诗鸣草圣馀,兼入竹三昧。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所谓“得之于象外”,所谓“荒怪轶象外”,就是意境的创造。苏轼认为王维的画高于吴道子的画,就因为在他看来,王维的画有意境,而吴道子的画没有意境。[ 引自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 8 月出版]文人画主张的意境也就是画者表达的自由,可以隐晦的表达心中的想法,这点正好迎合了南宋的画者。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用“远”这个概念来概括山水画的意境,他说“山有三远,在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引自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 8 月出版]中国山水画家从一开始就讲究“咫尺万里”,讲究“远景”“远思”“远致”,也就是从一开始就追求“远”的意境,远可以引发人们的想象,从有限把握到无限,山水画具有这种“远”的意境,乃是山水画得以成立的重要依据,三远说标志着山水画发展的成熟,对南宋的院体绘画有很大的影响。李唐也从中受益匪浅,在他的画作中明显可以感觉到他对三远的表现,特别是画面上出现少许的空白,一改北宋全景式的构图,对后来的马夏有一定的启发。
  第二山水和人的关系加强了,一方面是画家的感情遗注于山水,使之更加有意境。另一方面就是在山水画中人物活动多了,使得人物不仅仅是点缀画面的作用。代表着一种新的审美趣味的产生,王国维曾经用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来概述南宋山水画的发展。例如李唐早期的《万壑松风图》,后来的《江山小景图》,和再后来的《情系渔隐图》,在人物活动安排上,有无人逐渐转向有人。再比如马远的《松下闲吟图》,在画中人物的形象大而突出,通过人物表现山水的可行可居。其实这种有我的表现也是画者对自由的一种渴望.。明显受到了文人画思想的影响。
  第三 南宋山水画相对于北宋山水画,也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山水画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山水画的构图由全景式构图变为边角式的构图。这一点在李唐那里有细微的表现,而马远是此次变革的主导者。<<格股要论>>中说道“或峭峰之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而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底,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此边角之景也。”[ 引自 《中国绘画史要》 何延喆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2月出版 ]他的山水画特点,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往往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的空间。因此人们称之为“马一角”。《踏歌图》可为这一特色的代表,近处是田垄小桥,远处是高山巨石,有几个农民载歌载舞在陇上。形象表现了“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的诗意”[ 引自 《中国书画》杨仁恺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1月出版 ]此幅画作中右上角的大幅留白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马远的山水画大胆剪裁,突破全景式构图而画边角之景,这是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把富有感情的景物加以突出,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的诗意,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
  边角构图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画者通过山水来寄托他们的爱国情怀,当时作为文人他们无力改变国家的现状,但是在他们心中对现在的残山剩水有无限的凄凉,更甚的是连现在的偏安剩水也是岌岌可危。青人厉鹗的《南宋院画录》曾引明人郁逢庆《御氏书写题跋记》,其中有陆完题马、夏的评语,有云:“中原殷富百不写,良工岂是无心者!恐将长物触君怀,恰宜剩水残山也。”[ 引自 《宋代绘画研究》 邓桥彬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出版
  ]从边角式的构图,发现其艺术以外的意义,以南宋的偏安剩水观之,是由一定的道理的。
  另一个方面我们从山水画自身的画面构图主题来考虑,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南宋以前是以形状构图为中心的,主题是再现自然,人物和空间的塑造更加的接近自然形态,比如北宋李成、范宽的北方山水,气势雄伟,很好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形态。而到了南宋时期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空间成为了构图的主题,形状塑造变成了一种表现的手段,创造出了留白的手段,到后来它又成为了一种构图技术,给画者和观者都留下了很大的心理空间,可以说这是南宋山水画的一个创举,拓展了中国三水画的边界,是山水画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李唐、马远两人,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起了创造性的推动作用,他们的画风支配南宋山水画坛形成了鲜明的时代风尚,即在表现上以虚代实,以少胜多,笔放墨秀、劲锐洒脱的特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