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情绪对疾病与健康影响的论述,指出情绪如“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等对脏腑功能的影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同样探讨了情绪及性格类型与疾病、健康之间的联系。柏拉图强调,心或身的任何缺陷都会引起对方的不协调与不相称。18至19世纪,随着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心理因素对躯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受到重视,忧虑、精神紧张等负面情绪被证实对疾病好转和健康状态有负面影响。然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并未深入分析。
20世纪初,众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情绪与躯体反应之间的关系。W.B.坎农发现了特殊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变化,并称之为情绪行为。他将人体在危急情况下的适应性改变比作动物的逃避-斗争反应。F.丹巴在其著作中提出,某些疾病的发生与性格特点、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美国,心理分析理论,特别是S.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心身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弗洛伊德关于性心理发展、无意识动机与内部冲突的学说推动了心身医学的理论建设。F.亚历山大将心理动力学原理应用于心身疾病的解释与研究,认为被压抑的无意识矛盾与冲突是心身疾病的原因。他提出的7种典型心身疾病包括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等。
苏联生理学家И.Π.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以此解释神经症与心身疾病的发生。美国学者H.G.沃尔夫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发展出一套实验方法,客观记录了心理刺激引起的内脏器官功能变化,奠定了心身医学的科学基础。沃尔夫的继承者们关注外界环境因素对心身疾病的影响,通过分析疾病前的社会环境,发现与病前经历的生活事件数量相关。从生理、心理和行为角度,人们认识到生活环境变化与主观态度与心身疾病之间的关系。
美国脑生理学家马戈安在大脑皮层、边缘系统、间脑等解剖生理研究中,进一步为心身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到20世纪70年代,心身疾病的概念不仅局限于特定的7种疾病,而是扩展到处理所有疾病的基础,包括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分类、治疗与预防等。
研究心理因素与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关系的医学心理学分支。又称心身医学。其内容大致分为3类:①心身医学主要研究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即过度的焦虑,恐惧、怨恨及其他心理或精神紧张与各种疾病的关系。②心身医学理论在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又称咨询-联络精神病学,它对各科患者和垂危者给予心理卫生方面的服务。③研究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社会学和心理学问题,称为心理社会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