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印刷的工作流程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制字:用胶泥刻字,活字薄如钱唇,一字一印,用火烧使其坚固,实际已是陶质活字。每
一字都有数个活字,用以在文稿中字的重复出现。还有两种情况,排版中经常遇到,一是常用字如“之”、“也”等,每字有二十余个活字,以备一版内有更多重复者。再有就是文稿中出现的生僻字原所制活字中没有,当下补刻,用草火烧成坚固的活字,马上可以排版。
2.置范:先备一块铁板,上放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再放一铁范于铁板上,以承容和固定活字。
3.排版:在板上紧密排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4.固版:以火给铁板加热,使药熔化,再以一平板按印面,使字面平整、固定。
5.印刷:固版后就可以上墨铺纸印刷了。为了印刷方便和快捷,通常用二块铁板,一块板
印刷时,另一块板在排字,印完一块板,另外一块板已经排好,相递使用,能提高效率。
6.拆版:印完后再用火为铁板加热,使药熔化,用手指落活字,并不沾污。
7.贮字:活字不用时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贮藏于木格之中。
8.效率:若只印三二本,不算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显得极为神速。
9.下落:毕死后,他的活字为沈括的子侄所得,就在沈括写《梦溪笔谈》时仍在保存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13
1.制字:用胶泥刻字,活字薄如钱唇,一字一印,用火烧使其坚固,实际已是陶质活字。每
一字都有数个活字,用以在文稿中字的重复出现。还有两种情况,排版中经常遇到,一是常用字如“之”、“也”等,每字有二十余个活字,以备一版内有更多重复者。再有就是文稿中出现的生僻字原所制活字中没有,当下补刻,用草火烧成坚固的活字,马上可以排版。
2.置范:先备一块铁板,上放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再放一铁范于铁板上,以承容和固定活字。
3.排版:在板上紧密排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4.固版:以火给铁板加热,使药熔化,再以一平板按印面,使字面平整、固定。
5.印刷:固版后就可以上墨铺纸印刷了。为了印刷方便和快捷,通常用二块铁板,一块板
印刷时,另一块板在排字,印完一块板,另外一块板已经排好,相递使用,能提高效率。
6.拆版:印完后再用火为铁板加热,使药熔化,用手指落活字,并不沾污。
7.贮字:活字不用时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贮藏于木格之中。
8.效率:若只印三二本,不算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显得极为神速。
第2个回答  2013-03-26
1.制字:用胶泥刻字,活字薄如钱唇,一字一印,用火烧使其坚固,实际已是陶质活字。每 一字都有数个活字,用以在文稿中字的重复出现。还有两种情况,排版中经常遇到,一是常用字如“之”、“也”等,每字有二十余个活字,以备一版内有更多重复者。再有就是文稿中出现的生僻字原所制活字中没有,当下补刻,用草火烧成坚固的活字,马上可以排版。 2.置范:先备一块铁板,上放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再放一铁范于铁板上,以承容和固定活字。 3.排版:在板上紧密排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4.固版:以火给铁板加热,使药熔化,再以一平板按印面,使字面平整、固定。 5.印刷:固版后就可以上墨铺纸印刷了。为了印刷方便和快捷,通常用二块铁板,一块板 印刷时,另一块板在排字,印完一块板,另外一块板已经排好,相递使用,能提高效率。 6.拆版:印完后再用火为铁板加热,使药熔化,用手指落活字,并不沾污。 7.贮字:活字不用时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贮藏于木格之中。 8.效率:若只印三二本,不算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显得极为神速。 9.下落:毕死后,他的活字为沈括的子侄所得,就在沈括写《梦溪笔谈》时仍在保存着。
第3个回答  2011-04-13
逻辑顺序。
第一段:活字印刷术的源流。
第二段:说明了 火板的布置、注意事项、“不以木为之者”的原因。
第三段:作者对毕升遗物的珍藏、有根有据、有说服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