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和类书的区别

如题所述

1、编纂方式不同

丛书是题以概括汇编,类书是分类纂集。

2、形式不同

丛书是一部成套大书,类书是类似今天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

3、内容不同

丛书对书籍是全文辑入,类书只对原文进行部分或片段地辑取。

4、作用不同

丛书可以解决大部分资料问题,类书为查找资料起“索引”作用。

5、影响不同

丛书对现代图书编纂的影响大于类书,是更有生命力、更为后人重视的图书编纂形式;类书奠定了中国现代百科全书的基础。

扩展资料:

类书起源于三国时代魏文帝曹丕命儒臣所编成的《皇览》,而后,历代续有编刊,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三才图绘》,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渊鉴颣函》等等。

其中《永乐大典》原是我国历史上内容最广博,卷帙最庞杂的一部类书,可惜历经劫难、散佚,至今传存的已不及原书的百分之三。而清代官修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为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分为六个汇编,三十二典,六一○九部。

南宋末年编纂的《儒学警悟》、《百川学海》是现今公认的丛书始祖。此后,类编群籍,总括篇章,似乎已成为丛书编纂的基本体例。明人踵武前贤,丛书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形态、不同内容的汇刻书籍。

直至清代,我国丛书的编刊始迈入全盛的时期,由于文化事业受到普遍的重视,从朝廷官修巨帙的《四库全书》,到民间个人编撰的丛刊汇编,无论在质与量方面,都是超越以往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丛书

百度百科--类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31

丛书和类书的区别:

1、编纂方式不同。

丛书是总括聚集,类书是分类纂集。

2、形式不同。

丛书是一部成套大书,类书是类似今天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

3、内容不同。

丛书对书籍是全文辑入,类书只对原文进行部分或片段地辑取。

4、作用不同。

丛书可以解决大部分资料问题,类书为查找资料起“索引”作用。

5、影响不同。

丛书对现代图书编纂的影响大于类书,是更有生命力、更为后人重视的图书编纂形式;类书奠定了中国现代百科全书的基础。

扩展资料:

类书与丛书是我国古代两种不同的图书编纂形式,“类书”之所谓“类”,是取分类纂集的意思;而丛书之所谓“丛”,是总括、聚集与众多的意思。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为类书,《四库全书》为丛书。

类书编纂目的主要是寻查典故,性质与现在的资料汇编差不多,是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整理成为类似今天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丛书是将原来属于单本流传的书籍,汇编成一部大书,题以概括的总名,成套传存古籍,以供人们检阅。

以《四库全书》为例,其是图书的总括,虽分别收入经、史、子、集四库,但并未将图书按其性质和内容或是韵律进行分类编纂,自然是“丛书”而不能称之为“类书”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丛书

百度百科——类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31

1、形成不同:类书是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整理成为类似今天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丛书是将原来属于单本流传的书籍,汇编成一部大书,题以概括的总名,成套传存古籍,以供人们检阅。

2、内容排列不同:则是丛书没有特定的编纂体例,只是将多种著作编印在一起,原书仍各自独立;至于类书则是由各书中择抄材料,分类编次。

3、编纂目的不同:类书编纂目的主要是寻查典故,性质与现在的资料汇编差不多。类书主要用于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便于随时迅速查检资料;准备材料为作诗、写文章之用。

扩展资料:

类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这不能不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抄撮之学。在印刷术出现之前,书籍的流传,文人士子的学习,全凭手抄。

早在姬周末年,研究《春秋》的学者,就曾做文章资料的抄撮工作。《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里就记有:铎椒为楚威王摘抄《春秋》里有关世事的成败,成40章,名《铎氏微》。其用意与后世的类书略似。

在后汉,人们的抄写还只限于史书;而后发展到经、史、子、集各个方面。到三国时,抄撮之风最盛,上自帝王,下及百姓,无不风靡。这就是酝酿中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出世的土壤。

当时抄撮出来的书籍有两类,一是原文照抄,另一类则是摘抄经、史、子、集中的各种材料汇编成书,是分门别类编次排比的;这就同时具备编纂类书的两个条件:即杂取众籍,又分类排列。这已成为当时士子们读书学习的普遍方法。于是,自然使类书的产生具备了主观因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类书; 

百度百科-丛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30

区别是编纂形式不同:

1、类书是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整理成为类似今天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

2、丛书是将原来属于单本流传的书籍,汇编成一部大书,题以概括的总名,成套传存古籍,以供人们检阅。

3、“类书”之所谓“类”,是取分类纂集的意思;而丛书之所谓“丛”,是总括、聚集与众多的意思。

扩展资料

类书中保存了许多佚文的内容,所以,后人常常依据类书辑录已经失传的书籍。如明代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许多诗文便是取自《艺文类聚》。清代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不少材料是由《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等书里录出的。另外,如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孙星衍辑《苍颉篇》等等,无一不凭借于这些有名的古代类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1
您好,类书是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整理成为类似今天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丛书是将原来属于单本流传的书籍,汇编成一部大书,题以概括的总名,成套传存古籍,以供人们检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