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身份有什么用?如果见习期辞职丢失干部身份,影响什么?以后怎么补办?

需要改派吗?不改派可以吗?

  “干部身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仅在报考公务员和部分事业单位适用。
  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现在大部分的单位都在弱化这一概念。但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就会有一系列的麻烦,甚至可能无法到该单位工作。还有一些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大学生干部身份因为报到证取得身份,相关文件保存于档案,不因工作变动而丢失,即使辞职,在今后招聘中依然有效。
  对企业而言,按照《劳动法》规定,全体职工统称劳动者,没有干部、工人、固定工、集体工、临时工之分,都是劳动合同制职工,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岗位和工作内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在管理、专业技术岗位,就是过去所说的“干部”,约定在工人岗位就是“工人”。
  附: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劳部发〔1995〕309号)
  46.关于在企业内录干、聘干问题,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内的全体职工统称为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内,各种不同的身分界限随之打破。应该按照劳动法的规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明确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岗位等。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时,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
  劳动部办公厅

  《关于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职工退休退职问题的复函》
  (劳办发〔1994〕169号)
  湖北省劳动厅:
  你省钟祥市劳动局《关于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职工退休退职问题的请示》(钟劳〔1994〕13号)收悉,现函复如下:
  劳动部1992年下发的《关于试行全员劳动制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第八条规定,“企业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职工需要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按其现工作岗位国家规定的年限和条件执行”。其中,“现工作岗位”是指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职工不再保留原固定身份。如原身份是干部,现到工人岗位工作的,按工人的退休、退职条件执行;原身份是工人,现到管理岗位工作的,按干部的退休、退职条件执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18
告诉你干部身份很有用,必须在一家单位完成转正定级,不能补。还有招工手续也是非常有用的。比如以后考研究生,司法考试,会计师考试等都需要招工表和转正定级表。追问

不是干部不让参加司法考试吗?

追答

干部身份和招工表都是一系列的,档案不齐是在职业转移的时候有麻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4-18
档案身份有干部和工人两种,需要在工作一年以后由档案管理部门做转正定级确定。转正定级是关系到你档案身份的问题,转了就是干部身份,不转就自动成为工人身份,这个跟现在的求职就业没有太大关系,除非你要考公务员的话,这还是有必要的。
不需要改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