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儿童晚上睡觉头部常冒汗很多,其次是背部和胸部出汗多,持续时间至少6小时以上,这是病态吗?

吃饭还是很好的,就是吃肉特别是肥肉不爱吃,蔬菜也不爱吃,零食吃得少,就是最近几天他总是这样的情况,盖的棉被很薄的,是病态还是缺钙?

  宝宝睡眠时或稍一活动就出汗,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在医院的门诊部就可以看到,就诊的宝宝中有夜汗症及汗多的就占了很多,而其中因为患有佝偻病、肺结核、轻度贫血等疾病造成多汗的只占极少数。绝大部分的宝宝查不出其他症状,医生会告诉你,孩子没病,无需治疗,这只是小儿时期的生理性出汗。
  孩子由于代谢旺盛,活泼好动,通常比成人汗多,尤其是婴幼儿皮肤含水量大,微血管分布较多,由皮肤蒸发出去的水分也较多,同时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健全,管理汗腺分泌的交感神经在睡眠时(主要是刚刚入睡时)失去大脑的控制,容易出现暂时性的兴奋,表现为出汗较多,但深睡后,汗就会渐渐消退。
  如果孩子除了汗多之外,精神状况好,食欲正常,生长发育良好,体格检查完全正常,并无其他症状,这就属于儿童生理性出汗,不需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汗量会渐渐减少。
  下面再对孩子病理性出汗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分别进行解释说明。
  1.营养过剩造成的内热,使孩子多汗。据我观察,孩子多汗多与饮食有直接的关系。现在的孩子生活舒适,不用再担心营养不良,而是要注意营养过剩。高热量的鱼、虾,许多孩子几乎是天天都吃。一般家长也认为鱼、虾比其他肉类更有营养。另外对于牙齿还没完全长齐的孩子来说,鱼、虾更容易咬烂,而其他肉类及各种蔬菜,因不能完全咀嚼,容易噎着,一旦噎了几次后,孩子就不再愿意吃肉类及蔬菜了。
  其实,正如民间俗语所言,“鱼生火,虾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鱼、虾吃多了,内热就重,这类孩子会出现以下几种表现:
  (1)孩子特别容易出汗,白天也常常是一活动就一身汗,晚上更是汗多得会湿了衣服或被子。
  (2)因内热重,能量大,孩子精神头十足,一天到晚玩耍不停,不知疲乏,表面上看似精力旺盛,实际上身体已很虚弱。
  (3)长期出汗使孩子津液耗损,表现为口唇、舌面发红发干,手心、足心发热,口干易渴,大便干燥,甚至造成肛裂。
  (4)脾气急、易烦躁、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能力差。
  (5)孩子的皮肤偏黑。
  (6)因内热重,孩子容易上火,如遇受凉感冒,容易发高烧并常伴有扁桃体发炎。
  (7)鼻子容易出血。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上的症状中的几种,那么你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
  (1)先暂停吃鱼、虾1~2周,改吃其他各种肉类,如猪肉、鸡肉、鸭肉、牛肉,并多吃蔬菜,如青菜、白菜、包菜、芹菜、胡萝卜、土豆等。情况缓解后,就以其他肉类、蔬菜为主,鱼、虾为辅(一周内吃一次即可)。
  (2)每晚孩子临睡前,洗完脚后,搓孩子的脚心(涌泉穴),上下来回轻轻地搓,每只小脚各30次,这样就可以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
  家长在孩子的饮食上应注意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不要偏食,一定要多吃蔬菜,这样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身体虚弱、贫血、反复生病的孩子的多汗症食疗法
  这类孩子属于气虚出汗。孩子往往胃口不好,不愿多动,话也不多,性格也较内向,外表是白白的虚胖,或是瘦瘦的脸色发黄,对于这类孩子,家长可采用下列食疗方法帮助孩子调理脾胃,增加营养,补足气血。
  (1)不能吃冷饮,尽量少吃或不吃水果,水果多数属寒凉,特别是在冬季,这类孩子应尽量做到不吃水果。
  (2)鸡内金粉能治孩子的黑瘦和胃口不好。家长可以去中药店买一两鸡内金,在粉碎机里打成粉状,取一小勺鸡内金,加半勺红糖放入碗中,冲入少量开水,搅匀后,在饭前半小时给孩子吃,一日1~2次。经常服用,孩子就会又白又健康,胃口大开。
  (3)取泥鳅3~4条,洗净后放入油锅内炸成微黄色,再加水,加少量的葱、盐一起炖。让孩子吃泥鳅喝汤,一周2~3次。泥鳅可以补气虚、暖脾胃、止虚汗,可治孩子的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等状况。
  (4)可以做山药粥、山药汤或蒸山药给孩子吃。淮山药效果最好,在较大的中药店都能买到,做山药粥时要打成粉。一般的食用山药效果则要差很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5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缺钙引起的可能,建议你做一个微量元素的检查,祝你健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