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好锦鲤鱼身上的寄生虫病?

如题所述

一般锦鲤鱼得了寄生虫病就会有翻滚、烦躁的表现。
1.外伤
要特别注意避免伤口引起霉菌与细菌的二次感染,可用以下的方法加以治疗。在外伤处每天直接涂抹1~2 次红药水(避免抹到眼部),也可在箱(池)中溶入广谱的抗生素,大约50 升的水可用药2克。
2.白点病
鱼鳍或鱼体上出现白色的斑点,是一种原生物纤毛虫类的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这种寄生虫主要会在春、秋季节繁殖,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必须要特别注意。白点病的特效药是奎宁,每 10升的水约用0.1克的奎宁:亚甲蓝也有效,用量为每 15 升的水加5~6滴5%的溶液;另外1%的食盐水浸泡,也可消除白点病。
3.鱼虱病
鱼虱是一种专门附在鱼类身上的寄生虫。治疗方法是把鱼放入1%~1.5%的食盐水内,浸泡2~3 天。或用鱼虫净药液,30分钟可见鱼虱从鱼体脱落。
4.吸虫病
这是由吸虫类的病原虫寄生鱼体引起的,这种病原通常寄生在鱼的表皮与背部。治疗的方法是,把鱼放入稀释后的福尔马林溶液内,浸洗 10~20 秒后立刻捞起,再放回原箱(池)。每天治疗一次,连续2~3 天后即可治愈。
5.胡椒病
由鞭毛虫的卵鞭毛虫寄生在鱼体上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此病是由于换水不勤,水温又经常高达25℃以上所引起的。一日患此病,鱼身与鱼鳍上会出现小小的黄色粉状物,仿佛撒上胡椒粉一般。观赏鱼感染此病,可用1%食盐水浸泡,2~3 天就可治愈。
6.水霉病
由水霉菌附在鱼体的伤口所引起的疾病,症状为伤口上好像粘上了一些白色棉花。治疗的方法是1%的食盐水浸泡。
7.烂鳞病
这种病类似白霉病,是由细菌、霉菌侵入伤口引起的疾病。发病时,鱼鳍变白,并分泌出黏液,紧接着鱼鳍出现腐烂,导致死亡。治疗的方法是在每10 升的水中,放进5 万~10 万单位的青霉素。
8.松果病(立鳞病)
患病的观赏鱼,鱼鳞会竖起如松果状,故称此名。大都由细菌引起或并发症感染,可在40 升的水中放入0.5 克的青霉素治疗,也可选用氯制剂、二氧化氯等化学药物治疗。
拓展资料:
锦鲤养殖方法
(1)鱼苗培育。刚孵出的鱼苗吸附在池壁或鱼巢上,不吃不动,依靠吸收腹部的卵黄为营养。经过3~4天,鱼苗开始自由游动并摄食,这时应投喂较小的轮虫、草履虫、变形虫和单细胞藻类等活体饵料。若缺乏活饵料,可喂煮熟的鸡蛋黄。7~10天后仔鱼长到1厘米以上时,取出鱼巢,改喂小鱼虫、大轮虫等,鱼苗池内应不断保证有鲜活的饵料。鱼苗长至2~3 厘米时,每5~7天清污换水1次,饵料可投水蚯蚓、黄粉中和适口的配合颗粒饲料。
(2)鱼种培育。鱼种培育宜采取单养,水深保持在 80 厘米即可。每亩放体长3~4 厘米的夏花鱼种 600~800 尾为宜。养殖期间以投鱼种配合饲料(破碎颗粒料)为主,辅投浮萍、豆饼或豆渣等植物性饲料。根据季节、天气等情况每天投喂3~4次,投饲量以鱼在10~15 分钟内吃完为度。平时要加强池水管理,使池水干净清爽,注意防病、防害。
(3)幼苗的挑选。一般在幼鱼生长到3~6 厘米的时候开始挑选,先后进行3~4次。因品种不同,生长速度的快慢和出现的斑纹的早晚而挑选的时间也有差异。经过挑选的锦鲤鱼苗,已具备锦鲤的优良特性,即可作为观赏鱼到市场出售。若要养成大规格,养殖场可以采用池塘养殖,家庭可以采用水族箱养殖,以供观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