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有哪些矿山

如题所述

  呵呵,去年我在整理这方面的资料,
  1.黄石城区主要古矿冶遗址(1)李家院遗址(2)岔路村遗址 (3)占爱宇遗址与汪家巷遗址
  (4)老鹤庙遗址 (5)黄土坡遗址 (6)肖铺冶炼遗址(7)铁铺垴冶炼遗址 (8)铁门坎炼渣堆积
  2.大冶主要古矿遗址
  (1)大冶市青山场遗址,今毁。
  (2)大冶市葫芦山采矿遗址
  (3)大冶市铜山口冶炼遗址
  (4)大冶市张万有冶炼遗址
  (5)大冶市曹家嘴冶炼遗址
  (6)大冶市铜绿山铁屎包冶炼遗址
  (8)大冶市枫桥村冶炼遗址
  (9)大冶市余元垴冶炼遗址
  (10)大冶市石井山冶炼遗址
  11)大冶市燕窝山冶炼遗址
  大冶市灵乡镇戴家岭村燕窝铺东北2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3万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1.2米左右。
  (12)大冶市解家畈冶炼遗址
  大冶市灵乡镇戴家岭村解家贩西南8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48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0.5-1.5米。
  (13)大冶市新屋冶炼遗址
  大冶市灵乡镇马桥村西北1公里,时代不详,面积约1万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0.5-1米。
  (14)大冶市靠背山冶炼遗址
  大冶市灵乡镇马桥村杨庄纪湾西2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3.75万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0.5米。
  (15)大冶市山下王湾冶炼遗址
  大冶市灵乡镇马桥村山下王湾西1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1.5万平方米。炼渣呈蜂窝状,堆积厚0.2米左右。
  (16)大冶市国和冶炼遗址
  大冶市灵乡镇马桥村,时代不详,面积约2.5万平方米。炼渣呈蜂窝状,堆积厚0.2 米左右。
  (17)大冶市对面山冶炼遗址
  大冶市金牛镇胡胜村仓下吴湾东1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2万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1-2米。
  (18)大冶市下首山冶炼遗址
  大冶市金牛镇胡胜村仓下黄湾,时代不详,面积约1.05万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l-1.2米。
  (19)大冶市铁屎墩冶炼遗址
  大冶市金牛镇胡胜村刘华甫湾西北5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25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2-3米。
  (20)大冶市老屋卡冶炼遗址
  大冶市金牛镇胡胜村塘角吴湾东200 米,时代不详,面积约4. 8万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2-3米。
  (21)大冶市邹界田冶炼遗址
  大冶市金牛镇胡胜村细屋熊湾西南1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45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0.5米左右。
  (22)大冶市尹家嘴冶炼遗址
  大冶市金牛镇屏峰村对门尹湾西2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40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1.5-2米。
  (23)大冶市烟包山冶炼遗址
  大冶市金牛镇屏峰村姜包湾东1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45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0.5-1.5米。
  (24)大冶市瓦雪地冶炼遗址
  大冶市金牛镇袁铺村瓦雪地湾东1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27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0.4-1.2米。
  (25)大冶市彭家垸冶炼遗址
  大冶市金牛镇胜桥村彭家坑东1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16万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1米左右。
  (26)大冶市铁屎包冶炼遗址
  大冶市金牛镇胜桥村彭家坑东北200 米,时代不详,面积约1.5万平方米。炼渣呈蜂窝状,堆积厚0.5米左右。
  (27)大冶市王家后背山冶炼遗址
  大冶市金牛镇胜桥村东1公里,时代不详,面积约1.2万平方米。炼渣呈蜂窝状,堆积厚0.5米左右。
  (28)大冶市王家铺冶炼遗址
  大冶市金牛镇胜桥村王家铺东1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1.2万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0.2米左右。
  (29)大冶市石头嘴冶炼遗址
  大冶市东岳路街道办事处石头嘴,时代不详,面积约1.2万平方米。在距地表深10 -40 米处发现古矿井架,出土有铜斧、铁斧及炉渣等。炉渣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炉渣较为接近。
  (30)大冶市罗家铺冶炼遗址
  大冶市茗山乡张子禹村罗家铺西2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60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0.5-l米。
  (31)大冶市银屎背冶炼遗址
  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郑家坑村东2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1.1万平方米。炼渣呈块状,堆积厚1 . 5米左右。
  (32)大冶市跳水下冶炼遗址
  大冶市陈贵镇雷山村陈石岭东南l 公里,时代不详,面积约30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0.5米左右。
  (33)大冶市当明山冶炼遗址
  大冶市陈贵镇雷山村陈石岭东南1.5公里,时代不详,面积约3万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0.2 米左右。

  (34)大冶市化牛山冶炼遗址
  大冶市陈贵镇雷山村陈石岭东北2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50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2-2.5米。
  (35)大冶市陈咸春冶炼遗址
  大冶市陈贵镇雷山村陈咸春湾东北2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50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1-2米。
  (36)大冶市细屋山冶炼遗址
  大冶市陈贵镇雷山村陈石岭北1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56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0.3米左右。
  (37)大冶市细金云冶炼遗址
  大冶市陈贵镇张子禹村细金云湾西8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40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1-2米。
  (38)大冶市夏林余冶炼遗址
  大冶市陈贵镇张子禹村夏林余湾东4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20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0.5米左右。
  (39)大冶市李德贵后背山冶炼遗址
  大冶市陈贵镇太子村李德贵湾东2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30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1.5 -2米。
  (40)大冶市李德贵冶炼遗址
  大冶市陈贵镇太子村李德贵湾东4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1500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1-1.5米。
  (41)大冶市王祠冶炼遗址
  大冶市陈贵镇王祠村东北300米,时代不详,面积约4.5万平方米。炼渣呈块状、蜂窝状,堆积厚0.3米左右。
  (42)大冶市狮子山冶炼遗址
  大冶市陈贵镇狮子山矿场,周代,面积约7.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1.5米。地表散布炼渣。采集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有少量泥质灰陶,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豆、罐等。
  (43)大冶市铜口山狮子山铜矿遗址
  1977 年,在大冶市陈贵镇铜山口狮子山矿体上发现古人遗留的采矿工具铜斧16 把,经考古部门作同位素测定,该铜斧约为2500年前的铜质工具,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自古相传,铜山口自宋代至民国均有采矿、冶炼铜矿的遗迹,光是废弃不用的矿洞、矿井,地表可见十多处。
  (44)大冶市铁冶所冶炼遗址
  同治版《大冶县志 卷二•山川志》记载:“铁冶所,在县东二十里,一名安田炉,现名铁炉堂,为李隆伍庄坟山。明洪武初设,旋罢。有大使赵景先创八宝庙,以佑铁冶,今废。”
  (45)大冶市铁山岩冶炼遗址
  在县城北四十里,原曙光公社下畈大队,1181年(宋淳熙7 年)曾于此置炉炼铁,今废。
  (46)大冶市铁渣墩炼铁遗址
  位于金山店黄氏祠门前,有数堆铁渣,1959 年发现,经考证,为宋代炼铁遗址。
  (47)大冶市银场遗址
  同治版《大冶县志 卷二•山川志》 记载:在县西四十里,与兴国(今阳新兴国)相界,一名小银炉。元朝时江西陈堤举在此开炉煎银。后兵变,炉户散亡,银矿无出。
  (48)大冶市摇蓝山遗址
  位于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栖儒桥村,大冶市化工厂南侧。为一西北-东南走向小山包,最高处距地面不过百余米。山顶有一古代采矿坑,深度20 米,矿坑旁边,有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米的古代文化遗址,发掘出一些石器、陶器。
  经专家考证,这些石器、陶器属占人类所用,采矿坑亦为古人类所遗留。但没有古矿石留存,故此无法断定,古人在此采过何种矿藏。
  (49)大冶市花炉山遗址
  2005 年,省市考古专家在人冶市陈贵镇李德贵村花炉山发掘出13座古代冶炼炉。据考古专家初步分析判断,该13座冶炼炉是用于炼铜的。一个地方同时发掘出如此多的炼铜炉,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属少见。花炉山冶炼炉数量远超铜绿山古矿遗址的发掘古冶炼炉数量。可惜的是,这些冶炼炉建造的具体时间以及当时人们采矿、洗矿、冶炼的工艺流程还有待进一步作翔实的考证。
  4 阳新主要古矿冶遗址
  (1)港下采矿遗址
  港下遗址位于阳新县富池镇港下村东500米。这是一处古铜矿采矿遗址,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1985年,湖北省考古队李天元主持发掘170平方米。发现采矿场2处,其中平巷4条,竖井3处,均为木质支护。出土有铜镑、铜削、木铲、木楔、陶晶、瓶、罐、碗等。时代为春秋时期。
  (2)大路铺矿冶遗址
  大路铺遗址位于阳新县白沙镇土库村大路铺东侧一处稍高的台地上。距大冶的五里界城约10公里。1985年、1990年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对这处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和研究。这处遗址的文化遗物前后延续时间长,其时代从新石器一直到东周。
  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4米左右,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文化遗物有石器、陶器。同时,遗址还遗存大量炼铜渣、红烧土块以及采矿遗迹,这处遗址应该是采矿冶炼相结合的古铜矿遗址。出土的主要文化遗物分为四大类:工具、生活用具、冶炼遗物、采矿遗迹。此外,还发掘了灰坑、墓葬和房址遗迹。
  石器:有石斧、石铣、石嫉等。
  屈家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陶器有鼎、豆、尊、杯、罐、盆及纺轮等。主要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陶质以夹砂灰陶为土,泥质灰陶次之,有少量泥质黑陶夹砂褐陶。
  薛家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陶器有鼎、豆、尊、碗、杯、罐、瓮、盆及纺轮等。主要纹饰有蓝纹、弦纹。陶质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砂红褐陶次之,有少量夹砂褐、灰陶。
  商代文化遗物:陶器有鼎、豆、瓿、晶、尊、罐等。主要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弦纹及镂孔。陶质以夹砂褐陶为主,夹砂红褐陶次之,有少量泥质灰、白陶。
  西周时期文化遗物:陶器有鼎、豆、瓿、吊、尊、罐等。主要纹饰有弦纹、方格纹、刻画纹及镂孔。陶质以夹砂红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灰陶。
  东周时期文化遗物:陶器有鼎、豆、瓿、鬲、瓮、罐等。主要纹饰有压印方格纹和条纹。陶质以夹砂红陶为土.有少量泥质红陶。
  遗址有大量采矿遗迹和大量炼渣。其中炼渣遗存商代以后的文化层中,考古资料证实,这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铜矿遗址。
  (3)银山、黄姑山银矿遗址
  黄石地区银矿的开采不晚于南宋时期。元代以后,本地区银矿的开采,选矿、冶炼和加工在今阳新县。
  据《方舆记要》记载:“兴国州(今阳新县)银山,州北五十里,四面皆山,多产银矿,亦名大银山。元时曾采银于此。州西二里有黄姑也,亦产银,旧有银场。”《明史• 地理志》记载:“兴国州(今阳新县)北有银山、西(北)有黄姑山,旧俱产银。”
  现代勘探资料证实,阳新银山是一个多金属矿床,主要有铅、锌、银、铁、锰、金等。银山银铅锌矿(多金属)矿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和科学性,是古代兴国地区最为重要矿产地。银山一带地面古代金属物冶炼渣分布多处,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己经遭到破坏,但仍有分布成片的炼渣,规模较大,保存也比较完整。在勘探银山银铅锌矿床过程中,曾发现地下采矿系统和诸于井巷支护木。据推测,银山古代地下采矿系统应该是比较完整的。如将来有可能对银山地下采矿遗址其中的部分进行考古发掘清理甚至修复,必将成为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2
你说的是我们湖北黄石? 大冶铁矿,虽然已经挖的差不多了。。。
第2个回答  2011-04-22
有大冶铁矿山和铜绿山
第3个回答  2011-04-22
大冶铜矿`阳新煤矿、铁矿\和铁矿,详情可以再问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