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三坊七巷如何?

最好详细评价,谢谢各位~~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向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三坊七巷范围内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共15处,包括水榭戏台、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二梅书屋、小黄楼、林聪彝故居、欧阳氏花厅、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


  下面介绍一些主要景点,希望对您有帮助,更多景点还请您亲自去实地体验吧。


林觉民•冰心故居

  故居位于南后街北口西侧与杨桥巷交汇处,杨桥路17号,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辟《林觉民生平史迹》展和《冰心与福州》展。该故居原系林觉民祖辈七房人家(包括林长民)聚居处。林觉民广州起义殉难后,林家避祸迁离,房屋让售予冰心祖父谢銮恩。谢家一直住至20世纪50年代。冰心十一二岁时曾居此。


二梅书屋(福建省民俗博物馆)

  该故居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建省民俗博物馆。位于郎官巷西段南侧25号,系清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进士林星章宅院,因院内种植两树梅花而得名。始建于明末,清道光、同治间及民国时期几次大修。坐南朝北,前后、左右共五进,占地面积2434平方米,自郎官巷通达塔巷。


严复故居

  该故居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郎官巷西段北侧20号,坐北朝南,主座与花厅两座毗连,占地面积609平方米。主座清式规制,门内三面走廊,前设有插屏门。大厅面阔三间,正间分前后厅,左右边间为前后厢房。主座前廊西有小门通花厅。花厅前后走廊、栏杆均仿西方建筑纹饰。


水榭戏台

  该故居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州地方戏剧演艺场。位于衣锦坊东口北侧4号,创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原是郑姓住宅;清道光年间(1821-1851)为孙翼谋家族所有,以后长期都有孙氏子孙居住。经过多次重修,成为三座毗连、全坊最大的宅院。


小黄楼(中国涉台楹联博物馆)

  该故居位于黄巷中段北侧36号,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中国涉台楹联博物馆,存放有乾隆十六年进士刘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北洋军阀首领冯国璋等人的楹联、牌匾百余块。


林聪彝民居(福州漆艺博物馆)

  位于宫巷北侧24号,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中国新闻总社、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曾设于此。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州漆艺博物馆,展示具有“福州三宝”之一美名的脱胎漆器,以及由脱胎漆器工艺发展而成的漆画,展品逾千件。


王麒故居(福建当代工艺珍品馆)

  民国初李厚基新编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旅长王麒住宅位于塔巷西段北侧28、30号,该故居前身是汀州会馆,于1992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


叶氏民居(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

  叶氏民居,位于南后街南侧,是光绪十二年进士叶在琦先生的故居,叶在琦先生是光绪二十七年“全闽大学堂”的监督(也就是福州一中的校长)。叶氏民居始建于明朝,整个宅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321平方米,老宅融明、清、民国三个时代的风格于一体,是南后街现存比较完好的古民居之一。2005年,叶氏民居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将叶氏民居作为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设展示中心,宣传与弘扬我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品千余件。


谢家祠(福建状元府艺术馆)

  吉庇巷北侧60号系谢氏家祠。建于明代,清至民国多次修建。1958年因扩路又有改建,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建状元府艺术馆。


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禁毒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是福州主要的4A旅游景点之一。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伟大的中华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高尚情操,时刻激励着我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12
正常啊,还要如何追问

三坊七巷的哪个景点最著名呢,有啥文化背景呢???可以详细介绍吗?

三坊七巷的哪个景点最著名呢,有啥文化背景呢???可以详细介绍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