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

如题所述

猜想和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顺利完成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猜想与假设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它要求学生能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经过思维冲突与再加工后形成的一种假设性结论。随着对科学本质研究的日益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认识到科学猜想和假设的重要性,但在不少的科学课堂上,这个对于探究至关重要的内容则多由教科书或教师包办,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少。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进行猜想和假设的方法呢?
一、猜想和假设的提出建立在生活经验中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种资源,科学很多时候就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很多科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在进行《怎样加快溶解》的教学时,我就是由生活问题引入的:妈妈出去办事了,小弟弟在家饿得哭个不停,姐姐到处给他找吃的东西,“哎呀!就给弟弟泡一杯糖水吧。”姐姐终于有办法了。怎样使小弟弟快点喝到糖水呢?你能帮帮姐姐吗?学生就很容易想到搅拌、切碎、用热水的方法。
二、猜想和假设的提出建立在教学情境中

在让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的过程中,积极创设适合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的情境,充分将学生所需的信息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是相当必要的。例如在《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我拿出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让学生猜想如果把它们放入同一个水槽中情况会怎样?大部分学生猜想到大的马铃薯会沉下去,而小的会浮起来;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大的浮在水面上,小的会沉下去。我将两个马铃薯同时放入①号水槽中,两个马铃薯都沉入水底,我再将两个马铃薯同时放入②号水槽中,结果两个马铃薯都浮在水面上,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眼前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认识矛盾,他们的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了,他们认识到马铃薯的浮沉与它的大小没有关系,大胆的猜想马铃薯的浮沉可能与水有关。
作为教师,当一个问题被提出以后,就应该引导学生抓住事实,帮助学生架起“事实”与“问题”之间的桥梁,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合乎逻辑和事实的假设。
三、 猜想和假设的提出建立在现象与生活经验的思维加工的基础上

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而是应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寻求可能的解释的过程。科学情境的创设、生活经验的提炼,是学生进行猜想的铺垫,没有已知,学生很难通向未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也就是使猜想和假设成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纽带。例如:教学《浮和沉》一课时,当学生把木块、石块、泡沫块、乒乓球、大头针、小瓶、橡皮泥、气球等物体放入水中后,发现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沉入水底,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你看到眼前的现象,你们也许会产生一些想法和新的问题,请大家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共同来研究好吗?”
生:轻的物体都浮在水面上,重的物体都沉到水底了。
生:不对,大头针多轻呀,它却沉到水底了,小瓶比大头针重多了而浮在水面上。
生:看来浮与沉与物体的轻重没关系。
生:木块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
生:会不会有什么力量在托着它?可能是水给它的力量吧。
生:既然水有力量托住木块,可石块怎么沉到水底去了呢?
生:可能水的这种力量托不住它吧。
学生经过一番热烈的交流和讨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猜想与假设,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明白提出假设不是凭空乱猜。因此要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就必须鼓励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结果进行猜测或假设。建立假设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鼓励他们大胆去想,让学生懂得假设应有理有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