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唱歌时的声音变得清亮?

如题所述

1、唱歌前开声,声音打开后,再唱。

2、气息不足,游泳可以锻炼肺活量

3、 经常练习仰卧起坐,把腹肌锻炼出来,对唱高音有很大好处。 

4、喝点开水有助于把声音打开。声音打开后,就嗓子不会难受了。

5、 一个简单易学的,飙高音的技巧:嘴角夹个牙签唱歌,不要掉,很容易唱高音(叫开内口) 其实,唱歌好不好主要是音准、节奏。这两点有了只能算会唱,然而感情才是最高境界。艺无止境,为情是岸。 

6、另外:音域,音准,假声都是可以通过练习的到很大提高的。拔音高练习时千万注意适度,不然声带很容易受伤。

7、音准很多时候是耳朵,在你唱歌的时候,其实耳朵更重要,我们往往在演唱时忽略了用耳,要认真的听自己唱出来本声,才可把握音准和情感(一定听过,带着耳机唱歌的人,音乐声盖过自己的声音,所以跑调。

8、再就是要多听原唱,也要用耳朵认真听演唱者的声音,人耳天生就有分辨能力,要从音乐中分辨出伴奏和人声,将来甚至到每一层乐器..... 先练耳朵,再去谈别的.....慢慢来,一定行!

扩展资料

唱歌的技巧和发声方法: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7)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则是唱不好歌的。   

8)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1,唱歌前开声,声音打开后,再唱。
2,气息不足,游泳可以锻炼肺活量。
3, 经常练习仰卧起坐,把腹肌锻炼出来,对唱高音有很大好处。
4,喝点开水有助于把声音打开。声音打开后,就嗓子不会难受了。
5, 每个人的音域都不同,有些人天生音高就很高,音高是需要练习的,(但要注意,不能过分疲劳,会把嗓子唱坏,) 另外,一个简单易学的,飙高音的技巧:嘴角夹个牙签唱歌,不要掉,很容易唱高音(叫开内口) 其实,唱歌好不好主要是音准、节奏。这两点有了只能算会唱,然而感情才是最高境界。艺无止境,为情是岸。
6,另外:音域,音准,假声都是可以通过练习的到很大提高的。拔音高练习时千万注意适度,不然声带很容易受伤。
7,音准很多时候是耳朵,在你唱歌的时候,其实耳朵更重要,我们往往在演唱时忽略了用耳,要认真的听自己唱出来本声,才可把握音准和情感(一定听过,带着耳机唱歌的人,音乐声盖过自己的声音,所以跑调)。
8,再就是要多听原唱,也要用耳朵认真听演唱者的声音,人耳天生就有分辨能力,要从音乐中分辨出伴奏和人声,将来甚至到每一层乐器..... 先练耳朵,再去谈别的.....慢慢来,一定行!
第2个回答  2015-09-16
咽音练声法能改变声音。
咽音是美声唱法中的一个重要发声方法。在歌剧和艺术歌曲中的很多高音需要用到咽音唱法。在美声唱法的各个类别中,尤其在女高音中有很广泛的运用,一般的,美声唱法需要人体的各个腔体一起打开,使声音保持通畅、稳定和浑厚。咽音与海豚音在音高、音色、音质、控制等方面的有明显区别的。
很多流行歌手也都学过咽音的,国内的张杰最厉害。
第3个回答  2014-07-08
若你平时声音还清亮,那你就是不可以用力的学其他歌手的声音,每个人的声音都很特别,不可强学,你只要把好调子,不跑调,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因为学音色而沙哑。还有可能是他打声音了,这一个缺点只能通过不断地大声唱,不断的磨练自己的声带,才可以克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9-16
多喝水,清嗓子,清鼻涕,尽量不吃辣的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