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下《资本论》第一卷!·

详细介绍下《资本论》第一卷!
阐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目的及其阶级性质。

<资本论>第一卷是卡尔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在这一卷里马克思详细阐述了[资本生产的过程].全书共有七篇:
第一篇 商品与货币
商品;论述了商品的两重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与价值的形成与在交换过程中的
变化.和特殊商品"货币"的转为"资本"的作用.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在商品流通领域,货币这个"媒介",以"价值尺度"的面目出现.由于社会"大生产"造成的"社会分工",出现了劳动力的"买卖现象",形成了"持币阶层".于是价值再次"分化".使"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背离".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持币阶层"的出现,加速了价值的"分化".资本开始巩固自己的"地位",追求"过量的增殖过程"资本家开始形成.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由于资本支配"社会生产"与"劳动力的重组"大工业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成为资本家追求的"目的".为了巩固"社会生产与流通的秩序,工厂法 商业法 私有法确立.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由于劳动力的"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由于剩余价值的追求,劳动工作日和劳动强度的可变,使工人"沦为"受人"宰割"的对象.
第六篇 工资
工资是劳动力价格的"符号".在整个社会起着"支配生产"和"维持秩序"的作用.工资的国民差异,形成各个不同的阶层.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马克思在这一篇中深入地分析了资本的"积累与扩张",分析了"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分析了"原始
积累"与"扩大积累",点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让我们对"资本主义"有个"清晰的认识.
[这就是第一卷的核心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15
仁兄,我是来赚积分的,别介意哦,谢谢了
第2个回答  2007-05-10
1848年欧洲大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到了巴黎,他们认真地总结了革命失
败的经验教训,从中认识到,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
领导的工农联盟。这对于指导今后的工人运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马克思领导了工人运动,
他也成了巴黎“不受欢迎的人”。1849年夏末,马克思第四次接到“驱逐出境”的命
令,以前,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均曾驱逐过他。为此,马克思曾愤然退出普
鲁士国籍,要做一个没有国籍的“世界公民”。
马克思在巴黎住在百合花大街45号,这一天,几个警察奉命向他宣读了驱逐令,这对
于当时的马克思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并不是因为法国不欢迎他,而是因为他此时正陷入
“财政危机”,自己家的所有积蓄已全部用作革命经费,连家俱也早已变卖,仅有的一套银
质餐具也送进了当铺。而且,妻子燕妮又即将分娩,此时被赶走,困难可想而知。
但是,既然不为反动派所容,就只有另奔他国了。马克思携带全家,变卖掉所有日常用
品,来到了著名的雾都伦敦。来英国之前,马克思一家是两手空空,到了伦敦,仍然是身无
分文。因此,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被迫举家迁移。
开始,他们住在伦敦安德森大街4号,每周房租6英镑,这对马克思一家来说,简直是
不让他们吃饭了!因拖欠房租,房东叫来了警察,收走了马克思一家的全部东西,甚至连婴
儿的摇篮、女儿的玩具也没留下。
他们搬进了累斯顿大街的一个旅馆,租金每周5镑,不久,他们又被主人赶走。185
0年5月,马克思搬进迪安大街45号,不久,又因房租迁到了这条街的28号,一家七口
住在两个狭窄的小房间里。
这年的12月,马克思领到了一张英国博物馆的阅览证,从此,阅览室成了他的半个
家,他每天从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下午8点左右,回到家里还要整理阅读材料所记录的笔
记,一般情况,他都是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曾对别人说,我为了为工人争得每日8小
时的工作时间,我自己就得工作16小时。那么,马克思在伦敦博物馆里都做了些什么呢?
原来他是在认真写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煌煌巨著《资本论》。他每天所摘录的大量资料,都
是在为写作《资本论》做准备的。其实,早在1843年,马克思就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
了,只不过到这时,他把主要精力集中运用到了这部书上。据有人统计,在世界一流的伦敦
博物馆所藏图书中,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
00余本!
为了更好地完成《资本论》,他广泛收集有关各学科资料,如农艺学、工艺学、解剖
学,更不用说历史学、经济学、法律学了。总之,只要与《资本论》有关,不管多么艰难,
他也要寻找下去,研究下去。甚至连“蓝皮书”他都一本本阅读了。
“蓝皮书”是英国议会专门发给议员的报告材料,因其封面为蓝色,所以叫它蓝皮书。
英国议会的蓝皮书每到一定时候就会下发到议员手中,对于议员来说,此书并没有多大用
处,所以它实际上就是一本又一本的废纸,在废纸堆里,经常可以见到这种小册子。
但对于马克思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他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资本主义
剥削工人的本质,所以,这些官方材料是弥足珍贵的。它里面记录着英国每年、每阶段的经
济报告及经济政策,因此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一手资料。马克思非常认真地阅读着,不
时地把其中重要的资料摘录下来。
马克思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1856年10月,马克思迁居到伦敦西北的肯蒂士镇,这样,离伦敦博物馆更远了。
但马克思并未间断工作,他仍然没日没夜地在博物馆里工作着。饿了,啃一口干面包,渴
了,喝一杯白开水,疲倦了,就站起来跳两下,然后继续工作。不管是刮风下雨,他也从未
因天气问题而不到博物馆去。终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马克思怀着无
比兴奋的心情紧紧地捧住了这部刚刚出版的著作。
《资本论》的出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件重要大事,它迎来了无产阶级的新
的斗争历程。
在这部书中,马克思通过大量事实,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揭穿了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丑恶本质,也指出了工
人阶级之所以极其贫困的原因。
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指出,干活付钱,这是错误的认
识,就是说工人干活,资本家付给他钱,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实际上,这不是“等
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如一个工人一天劳动
所得为8元钱,而他在一天之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止8元,可能是16元,也可
能是24元,还可能更高。这怎么能是“等价交换”呢?那么这多余的部分,即这个工人工
资之外的8元或16元或更高的数额,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家无偿地剥削走了。马克思
把这个“帐”算清以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手段、诀窍就给暴露出来了,这使广大工
人阶级更认清了资本家的剥削方法,从而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待遇准备了充足了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断然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都是不可改
变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增强了无产阶
级革命斗争的决心和信心。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1、分析基础: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马克思还建立了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则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派生职能。货币的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货币的本质。货币流通规律指出,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为在以后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其他规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
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制度中,雇佣劳动只能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资本给劳动者支付的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大于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劳动者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两者之差就是剩余价值(m),这个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所占有。这就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质,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在本卷第二篇到第六篇中,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具体内容为:(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商品时,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原来单纯的货币所有者就转化为资本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不仅为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奠定了基础,而且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资本和“劳动”相交换而产生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是目的,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c)只是转移而不创造价值,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v)才创造出新的价值(包括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才是剩余价值加(m)的真正源泉。判断资本对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m′),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m′=m/v)。而剩余价值量取决于预付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在预付可变资本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条件下,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一种方法是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即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3)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另一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它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劳动力价值下降为条件,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反向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实现的。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个别资本家为了这种目的而竞争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了“协作”、“分工和工厂手工业”和“机器和大工业”三个主要阶段。(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剩余价值的产生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资本和劳动关系的产物。(5)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即表现为资本家支付给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的报酬。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工资国民差异的比较必须考虑决定劳动力价值量变化的一切因素。
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条件下,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这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现象——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即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得厂商具有无限扩大生产的趋势,表现为市场供给的扩张;另一方面,工资的市场定位,使得工资被定位于劳动力价值的水平,无法与生产扩大的趋势同步,表现为由工资形成的市场需求落后于市场供给的扩张。因此,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
3、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且是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即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因此,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基础上,在第七篇又阐述了资本的积累理论,分析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发展及其变化趋势,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在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资本主义竞争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预付资本的数额。(3)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形成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是:“社会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4)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同时,“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与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 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第3个回答  2007-05-10
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1、分析基础: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马克思还建立了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则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派生职能。货币的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货币的本质。货币流通规律指出,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为在以后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其他规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
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制度中,雇佣劳动只能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资本给劳动者支付的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大于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劳动者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两者之差就是剩余价值(m),这个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所占有。这就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质,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在本卷第二篇到第六篇中,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具体内容为:(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商品时,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原来单纯的货币所有者就转化为资本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不仅为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奠定了基础,而且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资本和“劳动”相交换而产生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是目的,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c)只是转移而不创造价值,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v)才创造出新的价值(包括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才是剩余价值加(m)的真正源泉。判断资本对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m′),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m′=m/v)。而剩余价值量取决于预付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在预付可变资本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条件下,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一种方法是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即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3)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另一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它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劳动力价值下降为条件,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反向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实现的。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个别资本家为了这种目的而竞争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了“协作”、“分工和工厂手工业”和“机器和大工业”三个主要阶段。(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剩余价值的产生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资本和劳动关系的产物。(5)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即表现为资本家支付给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的报酬。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工资国民差异的比较必须考虑决定劳动力价值量变化的一切因素。
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条件下,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这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现象——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即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得厂商具有无限扩大生产的趋势,表现为市场供给的扩张;另一方面,工资的市场定位,使得工资被定位于劳动力价值的水平,无法与生产扩大的趋势同步,表现为由工资形成的市场需求落后于市场供给的扩张。因此,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
3、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且是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即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因此,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基础上,在第七篇又阐述了资本的积累理论,分析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发展及其变化趋势,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在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资本主义竞争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预付资本的数额。(3)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形成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是:“社会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4)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同时,“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与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参考资料:baidu

第4个回答  2007-05-10
我有日文版的《资本论》第一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