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不东度乌江

项羽为什么不东度乌江

  在《项羽本纪》的最后部分,司马迁写道“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由此可见,项羽冲破重围是想另辟基业,卷土重来的,然而等到他来到乌江,听了乌江亭长“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的一番言论后,竟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这是为什么?按理说,乌江亭长的话是极力为项羽着想,以激励项羽再战的,可是项羽听后,却毅然决定死战,不渡乌江,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无非有三种可能,第一,是当初司马迁的”笔误“;第二,后人传抄失误;第三,就是项羽自身的问题了,什么呢?那就是项羽本来想突出重围而去的,可是到了乌江突然想起”江东父老“,所以,不渡了,留一个美名于世吧!于是后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最后,附某一首小词吧,大家见笑-----

  江城子
  夜读《项羽本纪》
  年少轻狂傲视天,
  望乌江,
  思项王。
  子弟八千,
  话神州纵横。
  鹿死谁手犹未知,
  一念间,
  皆成梦。

  生其时天下问鼎,
  谁人敢,
  撄其锋。
  天不与我,
  惜韶华虚度。
  四海升平没英才,
  逢乱世,
  霸业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1
本来是想东渡乌江以后再卷土重来的,后来又想起自己没脸见江东父老,所以选择了自刎。
第2个回答  2011-05-01
没脸见乌江东边的父老乡亲,他自己说的。
第3个回答  2011-05-01
首先项羽并不想再连累江东的子民,其实项羽还是很爱民的,他的残暴只是对他的敌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其次项羽自知此时已失人和,纵使渡江也只会留下逃跑的污名,这对于一向骄矜自负的霸王来说是决不容许的,他宁愿战死也不愿像刘邦一样逃跑。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第4个回答  2011-05-01
王安石有诗云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的翻案诗,因有政治家的眼光,立论精深,别具新意,比起文人骚客空泛的见识,的确高明得多。如他的这首《乌江亭》就是一例。这首诗是对杜牧的《乌江亭》的驳难。杜牧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两句诗,作为劝勉在逆境中奋起,不失是一种人生鼓舞。但是,作为对项羽功过的分析和中原兵败的评论,就有不妥之处了。而王安石的立论就不同了,他的发问,振聋发聩:“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在这里,表达了对项羽的政治评价:项羽拒纳人才,刚愎自用,使江东子弟疲劳奔命,枉自捐躯;进咸阳后,大火三月,生灵涂炭。项羽何德何能,能令江东子弟再次为他的霸业卷土北上,血洒疆场?王安石的设问,是冷静的诘难,是愤怒的控诉:为暴君卖命,值得吗?

杜牧的《乌江亭》,是诗人对历史悲剧的凭吊,是怀古的抒情嗟叹;王安石的《乌江亭》,是政治家对悲剧的沉思,是警世的理性阐析。前者动人情,后者启人思。用情,当对前者心动;论理,会对后者首肯。

或许是因为自身的浪漫性格、不幸际遇的缘故,太史公对悲剧人物是有些偏爱的, 悲剧人物在《史记》中占有很大的份量。尤其是对西楚霸王,这个与本朝高祖皇帝大打出手的死对头,太史公更是偏爱有加,不仅让其位列朝代承继之帝王本纪(后世对此有不少非论,明《容斋随笔》就有 “以羽为代秦,其失多矣”的批评),而且通过几个典型事例的浓墨重彩的描写,如:巨鹿救赵时,破釜沉舟,以一当十,大破秦军;垓下突围时,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等战争场景,将项羽塑造成一个顶天立地、一往无前的盖世英雄。
两千多年来,有多少人被项羽的英雄气概所感动,又有多少人掩卷叹息,为项羽未得天下而惋惜。唐杜牧有“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惋惜之情,宋易安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赞美之诗,甚至连宋朱熹,这位理学家也对《垓下歌》赞叹不已:“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这自然是有赖于太史公《项羽本纪》的强大艺术感染力了。
第5个回答  2011-05-01
无颜见江东父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