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为什么会虐待孩子?

如题所述

文/黄煊墨

朋友对我说她很生气,因为幼儿园的老师怒吼她家的宝宝。我说,你应该赶紧给老师送个礼。中国人送礼,有两种目的,一种是有非分之想,本不属于你的,你要去争取,比如提个职、捞个工程、约个炮等等,均属此类。第二种是买路钱,本来属于你的,但命运掌控在别人手上,你得出点血来换。路上遇到强盗,要钱还是要命?去某某部门办个事请快点批如此等等。

朋友理应给老师送礼的缘由,是第二种。好好对宝宝是幼儿园老师理所应当的职责,是你家宝宝理所应当享受的东西,但你家宝宝一不会捅刀子,二不会拳打脚踢,甚至连哭诉申辩都词不达意,是圆是扁还不是老师说了算,买路钱是必须的。

老师收到礼物后,会有什么反应呢?那就是她们看到你家宝宝的时候,就想起你送的礼物,心情也就愉快了一些,下手一般就会轻一点。即便老师不贪财,不好此道,但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这个道理中国人还是深知的。

其实宝宝会不会被打、被怒吼、被虐待,完全依赖于老师的心情。再敬业、善良的老师,昨晚上男朋友出轨、家中被盗、银行卡被骗、暖气管漏水、wifi坏掉、iPhone X掉水里,我们还指望她第二天到幼儿园如沐春风,那是不可能的。心情不好是人之常情,但心情不好就打孩子出气,这是个人素质和修养问题。

有多少儿童被虐待,或者走在被虐待的边缘,比如承受被怒吼、言语侮辱、动作粗暴的待遇呢?尽管我没有做出详细的调查和统计,但能被曝光在报纸上、网络上,恐怕十不足一;能在事后被发现的,也恐怕百不足一;至于那些没有造成实质伤害的动作粗野、言语侮辱,就难以想象了。于是,我们要深思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幼儿园的保育师和教师的心情不好?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钱少,另一个是社会地位低。干活拿钱,养家糊口是干工作的本义,要是保育员一个月能拿一万块,带宝宝肯定比爹妈还带得好。但知名机构red yellow blue幼儿园,国际班每月每个孩子4800元,但带孩子的亲子老师一个月三千多元,跑市场的可以拿五千多。但北京餐馆的服务员月工资都是3000起+奖金。当然各个幼儿园招聘保育员和幼儿教师的口号,肯定是:不求最好,但求工资最低。毕竟幼儿园老师似乎就是带孩子玩玩,跑跑跳跳,保育员就是伺候下吃喝拉撒,这种工种似乎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带过七八九个娃的大妈、带大三四五个弟弟妹妹的农村小妹,似乎都是一把好手。这种低端工种,一抓一大把,似乎不太好意思给高工资。

这样低端的工种,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没接受良好的教育,毕竟伺候吃喝拉撒,带宝宝唱唱跳跳似乎也用不上博士学历,难免就会被人轻视,也谈不上什么社会地位。反正这么多年,我没见过谁雄赳赳气昂昂地说一句“我是一名光荣的幼儿园老师”。

当然了,这些都不是虐待孩子的借口,钱少地位低你可以不干,既然干了,就得好好干,做好自己工作的本分,这是职业精神。但这个逻辑其实并不适用于中国人。

几百年前,国人喜欢秩序,要求大家各就各位,皇帝干什么,太监干什么,当爹的干什么,当妈的干什么,做儿子的干什么,农民干什么,商人干什么,都规定得好好的,大家照着做就行了。你是奴才,那就得打心底甘于做个奴才,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毕竟现实中,除了读书和造反,也没有什么太好的通道,让奴才变成主子,让农民变成县太爷。

这个思想直到今天,依然还在国人的血液里。现在的古装剧,经常看到编剧用现代思维批评那些不安分的奴才:你好好当你的奴才就是了,胆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弄死你。

但奴才也是人,太监阉得了下半身,总不至于把脑袋砍掉。但凡是人,地位低的想翻身做主人,地位高的恨不得人人做自己的奴才。久而久之,人们觉得你地位高的退一步,地位低的也别尽做不切实际的美梦,搞平等。

平等当然不是登高一呼,就平等了的,更何况很多人心中的人人平等是搞错了的。很多觉得人人平等嘛,你有两个老婆,我没有老婆,你就匀我一个嘛。这叫平均主义,不叫平等。平等的要义在于,掏粪的从内心里,并不觉得自己比总统低一等,他能和总统不卑不亢地讲话,拿出自己带有屎尿芬芳的手微笑着和总统击掌大笑。总统也自然而然地用同样的心理和态度对待掏粪工。同时,这个社会上升的通道是多的,机会是公平的,大家只要努力,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现状。

上升通道这个事情相对比较好办,至少在当前,任何一个人中国人,面临历史以来最多最广最公平的上升机会,和改变自己命运的通道。读书好了,可以考个铁饭碗。读不了书,可以做生意。做不成生意,可以创业。创业不成,可以忽悠。忽悠不了,可以炒房子、炒比特币、炒股票期货。反正各种发财致富,?潘磕嫦?幕?峒蛑本俨皇ぞ佟?/p>

但要改变一个民族的内心,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这要改变这个民族的文化、风俗,没个几百年上千年,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比如说,现在的国人,在平等这件事情上,心理就很分裂。

钱多一点,身份光鲜一点,地位高一点的人,他们始终不能完全摆脱几千年来高人一等的思维。这一点不必费神去在现实中找例子,只需要到餐馆里看看国人对待餐厅服务员的态度就一目了然了。很少有人能做到从内心里,真正地觉得路边乞讨的、捡垃圾的、满身汗臭搬砖的,和自己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家所常见的,是正式编制和临时工的对比,985和卖煎饼大妈的对比,上位者整个手机内存里都充满着“怎么能把我和这种人相提并论”的傲慢。

钱少一点,身份难看一点,地位低一点的人,也始终不能完全摆脱几千年来低人一等的思维,但他们又原始地无限渴求平等,所以内心极其挣扎。面对更有权有势的,他们常常表面上哈着腰、点着头,似乎虔诚地当着孙子,背过身去暗暗咒骂,发誓有一天要把别人踩在脚下。面对比自己差劲的,他们有时虚伪地表现自己的礼贤下士和对大众苦累的关怀,有时又急不可耐、趾高气扬地表现自己上位者的威严和应有的特权。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被社会定义、或自我定位为社会下层的幼儿园老师,内心必然陷入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沮丧,和极度渴求平等的欲望的挣扎中。社会和她们,都把她们的社会地位,固化在职业和收入上:我低人一等,不被尊重,都是因为幼儿园保育员、教师这个工作没地位,收入太低;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为什么要干这种低声下气,伺候三岁小孩拉屎拉尿、唱唱跳跳伺候人的工作,因此,我凭什么要敬业,凭什么要好好带孩子?每换一块尿布,或许保育员的内心就会减少一丝认同感,增加一丝愤怒感。

真正的平等,和名声、职业、收入、胖瘦一切外在因素无关。但无论是幼儿园的保育员、老师,还是我们许多人,都处于一种以为自己低人一等,迫切渴求高人一等而不得的愤怒中,而缺少那种不卑不亢的平静。

把孩子的命运托付于幼儿园老师个人的修养和道德水准,是相当危险的。只有当这个社会激励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愿意高高兴兴地去做幼儿园的老师,并且把幼儿园老师当做一份可以获得认同的职业,大家的宝宝在幼儿园才会过得好。

但那种天生缺乏爱心的人,实在是没办法用道理和文字去阐述其内心的扭曲。

(更多文章,请关注个人公号“丙申春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19
有些人是私立学校出来的就是给多点钱可以买到本子的那种我就是读的那种学校然后有几个同学特别欺负我我又没惹到他们可能看到我比较老实吧因为那时候胖最后因为我成绩不好老师也不愿意帮我说话最后我被开除了所以这个和老师没有关系是和他的性格有关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