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怎么治疗好的呢

如题所述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报告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之首。2000年至2013年,我国乳腺癌年平均增长率约3.5%,而美国同期下降了0.4%。而同时国际癌症研究所预计,在2030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数可达到23.4万例,因乳腺癌死亡7.0万例。

尽管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依然无法有效的控制乳腺癌。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手段依旧是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而化学药物是其中的重要手段。尽管乳腺癌放化疗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乳腺癌多药耐药难题以及放疗射线的严重副作用导致每年有大量患者复发、转移和死亡。

单一的药物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严重影响了药物的疗效,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寻求有效的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至关重要。

乳腺癌IFN-β/RA疗法

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联合维甲酸(retinoicacid,RA)是目前已知的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药物。

IFN-β属于I型干扰素,是一种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抑制细胞生长、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目前已成功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病毒性感染和多发性硬化症。IFN-β是第一个在临床上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细胞因子,在目前的许多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都显示IFN-β能够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美国克里夫兰临床基金会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CaseWestern研究人员的最新体外研究显示IFN-β可以直接靶向癌症干细胞并阻止其迁移。在实验中,他们发现即使在解除IFN-β暴露的两天后,癌症干细胞的数量依然减半。研究还表明,暴露于IFN-β中可抑制癌干细胞标志物的产生,同时可以减少肿瘤的非贴壁生长,抑制肿瘤球的形成。研究同时还表明IFN-β水平升高可使三阴性乳腺癌(TNBC)复发的可能性降低约25%。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预后中IFN-β起着积极且关键的作用。

RA是维生素A在体内代谢的活性产物或衍生物,在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细胞增殖和分化等许多基本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A是临床上常用的诱导分化剂,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首选药物。此外,RA也已成功用于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

IFN-β与RA的联合用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单药IFN-β对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比单药能更有效地抑制细胞生长,而且这种协同抗肿瘤效应在人类乳腺癌细胞及乳腺癌裸鼠移植瘤中也得到了证实。

但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提高以及年轻化,乳腺癌对于IFN-β/RA也逐渐出现了“耐药现象”,抵抗性逐渐增强,敏感性逐渐下降,治疗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因此积极寻求新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就显得十分迫切。

姜黄素联合IFN-β/RA的协同效应

姜黄素是从天然植物姜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是植物界少有的二酮类化合物。姜黄自古以来就被用作药物。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广谱的生物学作用,且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对正常细胞几乎无影响,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由于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因此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重视,在抗肿瘤领域研究探索表明,姜黄素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有效抑制乳腺肿瘤细胞增殖,改善患者预后,减轻乳腺癌化疗后反应,已成为研究的焦点。

为了证实姜黄素和IFN-β/RA单一药物与联合用药两者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利用MTT法(一种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检测姜黄素和IFN-β/RA单药及联合用药对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的实验。

MTT结果显示,相对于姜黄素和IFN-β/RA单一药物治疗,姜黄素和IFN-β/RA的联合用药能更明显地抑制MCF-7细胞活性,且促进细胞凋亡。而且,在姜黄素与IFN-β/RA联合用药时,IFN-β/RA的药物浓度比单独用IFN-β/RA时药量减少,从而减少IFN-β/RA高浓度时的毒副作用。

由此可见,姜黄素能协同性地增强IFN-β/RA对人类对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这种协同效应可以在提高IFN-β/RA药物疗效的情况下减少其药物用量,增强药物敏感性,降低抵抗性,从而控制单一药物的副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将姜黄素应用于癌症化学预防药物研究的产品艾易克(姜黄素复合片)是以多种天然植物化合物复配组合而成,可以试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19
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乳腺癌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些乳腺癌是直接将乳房切除以免癌细胞扩散的,有些乳腺癌则能通过药物或是放化疗来达到治愈的效果,不管是哪种方法,患者都需要正确地认识。
按照类型分:
一、非浸润性乳腺癌(原位癌)的治疗方法
乳腺原位癌是指发生在乳腺的导管或小叶的早期癌,是组织学上的概念,分别称为导管内原位癌与小叶原位癌。乳腺原位癌是临床相对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绝大多数乳腺原位癌患者适合采用保留乳腺加全乳放射治疗,但对多中心灶者仍宜全乳切除。没有必要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导管内癌也没有化疗的必要。接受保乳手术加放疗的患者,如ER(雌激素受体)阳性,术后可考虑服用他莫昔芬5年以降低发生同侧乳腺癌的风险。
二、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1、术前检查
应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和碱性磷酸酶检测,钼钯摄片,乳腺及相应淋巴引流区域超声,肝脏超声,心电图,胸片;已行组织学活检的测定雌、孕激素受体(ER、PR),Her-2。如果有骨痛症状或碱性磷酸酶升高则需要行骨扫描。
2、根据病期选择合理的乳腺癌治疗策略
乳腺癌治疗应该提倡遵循指南,规范治疗。针对不同阶段的乳癌,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绝大多数浸润性乳腺癌需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第一期:这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采用根治性手术为主。术中、术后病理检查,如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应加作锁骨上及胸骨旁淋巴结区域放射治疗。
第二期:采用根治性手术。如癌肿位于乳房内侧象限者,可考虑作扩大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或化疗。这是乳腺癌的治疗的方法之一。
早、中期乳腺癌可首先选择常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两个部分:对乳房病灶的处理和腋窝淋巴结的处理,前者主要有全乳切除或保留乳房的局部切除两种方式,后者主要有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清扫两种方式。
第三期:原则上应采用以放射疗法为主的综合性的乳腺癌的治疗。有人主张先作放疗,再行手术治疗。对有溃疡的癌块可考虑作单纯乳房切除手术。术后辅以化疗、内分泌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放化疗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除了针对不同副作用反应药物干预治疗以外,在日常生活调理中,也可以通过饮食、生活调节及中医药帮助改善症状,如提取自中药人参的功效成分rh2,可改善体质,减少感染可能性,联合放化疗促进病人身体尽快康复。
第四期:这期的乳腺癌的治疗是以内分泌、化学药物和中草药治疗为主,减轻痛苦,延永生命。
可以看出,乳腺癌的类型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为了让患者有一个较好的治疗效果,还需要对身体进行各项检查,这样才能够确定治疗方法,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第2个回答  2020-07-29
"乳腺癌主要是综合治疗。第一、手术切除治疗。通过手术先把肿瘤母灶切除。目前手术方式有保乳、有常规的,需要根据患病时间,如果适时就诊,保乳手术效果跟普通的改良根治效果是没有差异的。所以应早发现进行手术。第二、化疗。常规的使用一些抗肿瘤类的药物,通过全身的静脉输液、打针治疗。第三、放疗。通过放射线照射治疗,现在用60Coγ射线等治疗。这种放疗是根据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来进行的。第四、分泌治疗。因乳腺癌是一个激素依赖性肿瘤,所以用一些抗雌激素的药物治疗,常见的有他莫昔芬或者三苯氧胺。第五、分子靶向治疗。目前来说治疗时的反应相对较低,但机体必须对这个靶向药物敏感才可以考虑。这就是乳腺癌的一些常用治疗办法。"
第3个回答  2018-05-17
请试试佛法。
"找什么好专家、好教授都是治病的一个有力助缘而已。一个病怎么治?其实所用的方法不外几招来回配搭,基本已定位;有些病人被成功治愈,有些则久治也无效。究其原因,即使治疗方法用对,但若病者所做的恶业未消,一样不会见效。因为病的根源在我们各人前生或今生所作的恶业造成,所以必先要忏悔业障。 ​​​"~常观世音师父
"每日花十数分钟,就产生意想不到神奇功效。孔雀佛母心咒:Om mayura krante svaha (读音:唵 马由惹 哥兰帝 梭哈)有极多痊愈例子,特别对妇科病及肿瘤,比如乳腺增生、乳癌、子宫、卵巢癌及生殖器官疾病,存在十分理想疗效。每日早晚放一杯净水在面前,念心咒300遍;之后水一半涂抹患处一半服下"。~常观世音师父
"患有息肉、各种内外肿瘤及癌症病人;不论病情初中晚期,良性恶性,只要你肯相信孔雀佛母能救治你的病,早晚取一杯清水放面前,念佛母的心咒:Om mayura krante svaha (读音:唵 马由惹 哥兰帝 梭哈)300遍,之后法水一半服用一半涂抹患处,那么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的排毒现象,持之以恒,病必受到控制或痊愈"。~常观世音恩师
第4个回答  2019-05-30
近日,美国FDA批准Piqray(Alpelisib)药片,与内分泌治疗药物氟维司群(Fulvestrant)联合,用于治疗绝经后女性及男性特定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些患者为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并携带PIK3CA突变,在内分泌治疗时或之后出现进展。这也是FDA批准的首个PIK3抑制剂。
同时,FDA还批准了配套诊断测试therascreen PIK3CA RGQ PCR试剂盒,用于组织或液体活检中的PIK3CA突变。使用液体活检的therascreen测试阴性患者应接受肿瘤活检,以明确PIK3CA突变情况。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肿瘤已扩散到乳腺以外的其他器官,通常是骨骼、肺部、肝脏或大脑。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目的在于维持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约70%的乳腺癌患者为激素受体阳性,癌细胞生长通常依赖激素活性,因此,内分泌治疗(也称抗激素治疗)是这类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国内外指南和共识均指出,这类患者应优先推荐内分泌治疗。然而,随着内分泌治疗的发展,耐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PI3K通路的改变是肿瘤恶化、疾病进展和发生治疗耐药的最常见原因。大约40%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携带PIK3CA基因突变。Piqray的获批给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
“Piqray是第一个被证明对此类乳腺癌患者具有临床益处的PI3K抑制剂。”FDA肿瘤卓越中心主任、FDA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血液和肿瘤产品办公室执行主任Richard Pazdur博士评价道,“在癌症治疗中,针对患者特定基因突变或生物标记物的精准医疗越来越普遍。配套诊断测试则有助于肿瘤专家选择可能受益于这些靶向治疗的患者。”
SOLAR-1临床试验
一项名为SOLAR-1的随机临床试验验证了Piqray的疗效。该试验招募了572名绝经后妇女及男性H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其肿瘤在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期间或之后发生进展。结果表明,携带PIK3CA突变的患者在接受氟维司群治疗时额外添加Piqray,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PFS分别为11个月和5.7个月。无PIK3CA突变患者的PFS无显著差异。
Piqray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血糖水平升高、肌酐增加、腹泻、皮疹、血液中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肝酶升高、恶心、疲劳、红细胞计数低、胰腺分泌的脂肪酶增加、食欲下降、口炎、呕吐、体重减轻、低钙含量、aPTT延长(即凝血时间比正常时间长)和脱发等。
FDA建议,在患者服用Piqray时,医生应注意监测严重过敏反应(不耐受)。此外,应警告患者可能发生严重的皮肤反应,如导致皮肤或嘴唇和牙龈等黏膜脱皮或起泡的皮疹。对于有严重皮肤反应史的患者,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多形性红斑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不建议给予Piqray治疗。
Piqray是实时肿瘤学审查(RTOR)试点计划批准的第一个新分子实体新药申请(NDA),并被授予优先审查称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