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岩石圈的力学性质

如题所述

在考虑岩石圈岩石组成及物理化学环境的基础上,应用上述岩石力学性质影响因素知识可讨论岩石圈的力学性质。

在简化条件下,大陆岩石圈岩石组成可看作地壳由长英质岩石组成,地幔顶部由橄榄岩组成。

物理条件主要考虑温度和应变率的影响。针对两种类型的大地构造单元——地盾区和活动区来讨论。地盾区和活动区岩石圈的地温结构、莫霍面深度和构造运动的应变率,可参照Carter等(1981)的选取,即地盾区其大地热流值50mW/m2,平均地温梯度为16℃/km,莫霍面深度为40km,应变率为10-15/s;活动区大地热流值为63mW/m2,平均地温梯度为20℃/km,莫霍面深度为40km,应变率为10-14/s。上述应变率一般是指构造运动的长期速率,但地震作用瞬时应变率可很大。

在上述岩石圈组成、温度和应变率条件下,结合岩石力学实验和野外观察可得到以下基本认识。

1.岩石圈的脆性、半脆性和韧性变形领域

脆性变形主要出现于地壳上部10km范围内,半脆性变形主要出现在地壳中部10~20km范围内,20km以下部分基本上是韧性变形。例如,我们可以在地壳上部10km范围内看到脆性断层,而20km以下只能看到韧性剪切带或更均匀的流动变形,10~20km是两种变形的过渡地带。

2.岩石圈的弹性、塑性变形领域

在长期构造运动作用下,岩石圈20km以下部分的变形几乎都是塑性变形,20km以上部分通常包含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部分,地震的产生即是这部分弹性变形的能量的释放。但地震时,在断层错动瞬间冲击力作用下产生的地震波传播时,整个岩石圈的变形都是弹性的。

3.岩石圈的强度分布

由于岩石圈的变形在最上部主要呈现脆性,而在中下部主要呈现韧性的变形特征,因此强度的使用在这里包含了两重的含义:①在最上部指破裂强度或已有破裂的岩石中的摩擦强度;②在中下部指屈服强度或流变强度。上部地壳岩石的摩擦强度已由Byerlee(1978)给出。岩石圈中下部岩石的流变强度由岩石稳态流动律给出。

根据金属及岩石流变性质研究,在高温条件下(T>0.5Tm,Tm为熔点温度),材料的稳态流动律(以下简称流动律)表达了应变率、差应力(流变强度)和温度三者间的函数关系,有三种表达式。在低应力下,

=κΔσ(

为稳态流动应变率,κ为与材料性质及温度有关的常数,Δσ为差应力),这种稳态蠕变(流动)称扩散蠕变。在中等应力条件下,

=κΔσn(n为与材料性质有关的常数,称应力指数),这种蠕变称幂函数蠕变。在高应力条件下,

=Jexp(βΔσ)(β为常数,与温度及材料性质有关),这种蠕变称为指数函数蠕变。扩散蠕变只有在颗粒极细的人造岩石样品中才可能观察到,一般岩石样品颗粒远大于扩散蠕变所需要的粒级,所以线性流动律不在考虑范围。在中等和高应力条件下,材料应变率与诸因素的一般关系式可写为Weertman 关系式:

=Aexp(-Qc/RT)·f(Δσ) (3-42)

式中:A为常数;Qc为蠕变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f(Δσ)为差应力的函数。f(Δσ)可表现为幂函数式、指数函数式,即式(3-42)可写成两种形式:

=Aexp(-Qc/RT)Δσn (3-43)]]

=Aexp(-Qc/RT)exp(βΔσ) (3-44)

在以上两种类型构造单元的岩石圈温度及应变率条件下,由式(3-44)式可以得到其相应的强度值(差应力)。强度值绘于图3-53中。图上绘出了Byerlee摩擦定律限定的地壳上部强度-深度关系曲线,华北地台长英质麻粒岩和Westerly花岗岩流动律限定的地壳中下部强度-深度关系曲线,干纯橄榄岩及含11%水的纯橄榄岩的流动律限定的岩石圈上地幔的强度-深度关系曲线。长英质麻粒岩的曲线落在花岗岩曲线偏下的部位,表明其强度高于花岗岩。按照现代对大陆地壳成分的认识,其应为由酸性到基性的岩石组成。在简化的情况下,仍可看出大陆岩石圈强度的主要特点。从图可看出,大陆岩石圈存在两个高强度带,即上部地壳高强度带和地幔顶部高强度带。

图3-53 由岩石流变实验数据得到的地盾区(A)和活动区(B)岩石圈强度(差应力)剖面图

a—摩擦定律强度线(据Byerlee,1978);b—花岗岩强度线(据Cater et al.,1987);c—长英质麻粒岩强度线(据刘顺,1993);d—含11%水纯橄榄岩强度线(据Cater et al.,1987);e—干纯橄榄岩强度线(据Cater et al.,198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