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一篇日语论文,哪位好心人能传给我啊!

如题所述

  浅谈“日汉同形词”误解误译的成因
  摘要:翻译的最基本要领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充分理解原文的意义极其重要。在遇到“日汉同形词”时译者需要下一番功夫进行仔细推敲、反复琢磨,才能将原文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流入到日语中的汉字具有字形相同或相似,词的词义、词性不同特性;或者词形虽然相同相似,但在实际运用中,在语感上仍然存在着褒贬色彩、语气强弱、词语搭配、文体色彩等方面的差异。正是这些“疑似”汉字的日语词汇,如不注意很容易造成使用时的误解和误译。

  关键词:日汉同形词 词汇差异误解 误译成因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活动、信息等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或者说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进行再创作。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任何一种语言都和创造它的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作为一名日语学习者必须掌握日、汉两种语言的基本规律,两国不同的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知识,同时不断对其比较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翻译的最基本要领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充分理解原文的意义极其重要。同时,掌握大量的词汇也是翻译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只有准确掌握中、日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的异同,才能更好地用本族语言表达出原作所要表达的意义。尤其在遇到“日汉同形词”时译者需要下一番功夫进行仔细推敲、反复琢磨,才能将原文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
  汉字诞生于中国,日语中的汉字当然也是来源于中国。从前的日本语,只有口头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早在公元一世纪时汉字开始传入日本,但只是随着诸如石刻、碑铭、金属、陶器等一起被带入日本的。四世纪末期,一个叫王仁的人从百济(今韩国)携带《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来到日本后,汉字在日本才开始广泛传播。汉字传入日本后,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和日语文字化的过程,现在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相比已在音、形、义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
  首先,在字音方面的变化最为复杂,日语汉字有音读和训读之分,音读又有吴音、汉音、唐音之别。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的汉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次,在字形方面也有相当大的变化。由于中日两国都先后几次进行了字体简化,因此造成有些文字汉语已简化而日语没有简化,或者是简化方式不同。另外,日本人又创造了汉语中不存在的自己特有的文字。还有,在词义方面,由于日语汉字采用训读读音,使许多汉字词义变得十分复杂,加上中日两国汉字意义演变的不同结果,导致日语汉字和汉语汉字有许多字形相同而意义不同,或者是形同义不完全相同的结果。另外,汉日语中的汉字经过简化后字形相同或相似的词的词性不同,以及词形虽然相同相似,但在实际运用中,在语感上仍然存在着褒贬色彩、语气强弱、词语搭配、文体色彩等方面的差异。本文将着重对日语中“日汉同形词”的误解误译现象进行肤浅的探讨。
  众所周知,日汉同形词大体上分三类:字形相同而意思和用法也相同;字形相同而意思与用法完全不同;字形相同而意思与用法不尽相同。那么,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日汉同形词词义差异造成的误解误译
  1.词义本身发生变化导致词义差异
  (1)词义的转用例如“市场”一词,原本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乃至商品行销的区域。然而,在现代汉语中,“市场”一词除了其固有的与日语“市场”相同的词义外,又派生出了一个新的词义,用来形容某种事物为人们所欢迎的程度。例如:“悲观主义的论调越来越没~了。”属于该类的词还有“暖流”“、死角”、“细胞”等。可将这一现象视作由于俗用导致歧义。
  (2)词义的借用一般而言,当某个词作为外来词进入另一种语言当中时,其词义会由于种种因素而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定乃至特定。例如“:前线”一词,英语中作为名词使用至少有十个以上的义项。然而,在现代日语中“,前线”只剩下两个义项,其余若干义项(并非全部)被外来语“フロント”所吸收。换言之,“front”的词义由“フロント”和“前线”共同分担。而在现代汉语中,“前线”只剩下了一个义项,即“作战时双方军队接近的地带”。
  (3)词义分化及时间上的差异“敷衍”一词原本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纯粹的汉语词,二者属同源关系。然而,在现代汉语和现代日语中,二者词义却截然不同。根据有关资料,汉语中的“敷衍”大体经历过四个演变的阶段。①原义“敷”是散布、流播之意;“衍”形容水扩展开来的样子。②第一派生义———由原义派生出铺叙、引申之意。
  ③第二派生义—继而派生出说话、做事不负责任、应付了事之意。④第三派生义—继而派生出对事情勉强维持、对付之意。
  日语中的“敷衍”的词义属上举②第一派生义,即汉语“敷衍”的最早的派生义。因此,直到发生第一派生义之后、且未发生第二派生义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两国的“敷衍”一词的词义还是相通的。到了后来,汉语一方又派生出③④两个派生义,而日语的“敷衍”还停留在②第一派生义上,遂造成歧义。顺便提及,在现代汉语中,“敷衍”的第二派生义最为常用,第三派生义也较为常用,而第一派生义除极有限的书面语场合外几乎不用了。
  (4)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词义的影响在现代日语中,“検讨”一词的意思是研讨、审核之意。而在现代汉语中,“检讨”的词义则是:“找出本人或本单位的思想、工作或生活上的缺点和错误、并追究根源。”比较二者,不可谓毫无联系,但出入却很大。究其原因,恐怕须从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去发掘。
  据考,日语中的“検讨”一词的确是继承了古代汉语中的“检讨”的基本语义的。唐宋时期,汉语中的“检讨”为查找、查考、整理之意,后来又派生出研究的义项来。然而,到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检讨”的词义在解放区发生了转义,由研究义派生出剖析的意思,随后,继而又进一步派生出自我批评之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用法又扩大至全国,而“检讨”的本义逐渐被人遗忘。另一方面,解放区以外的地区包括台港澳地区以及某些年长者的书面语中还仍然使用“检讨”的本义即研究之意。耐人寻味的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陆与台港澳地区以及使用华语的其他地区的接触、交流的日益频繁“,检讨”的本义又有了复苏的趋势。
  论“日汉同形词”误解误译的成因2.词义变化以外的因素导致词义差异(1)词的构成不同日语中的“人选”意是从众多人当中选出适合这一工作的人。而现代汉语中的“人选”词义则为:“为一定目的挑选出来的人。”二者词义有关联,但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为“事”,后者为“人”。究其原因,恐怕在于两词的词构成不同所致。日语中的“人选”为“宾述结构”,而现代汉语中的“人选”则显然是“偏正结构”。所以,日语中的“人选”可用作动词,而汉语的“人选”则无此用法,只能用作名词。
  (2)古代汉语词义还保留在一国的词语里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明治以前融入到日语中并成为日语词汇一部分的汉语词其词义原封不动地保留至今。而另一方面,与之对应的汉语里的这个词的词义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由此导致歧义。另一种情况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51lunwen.com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是明治时期的日本人在用古代汉语意译两方新名词时,舍弃了旧意。而另一方面,在现代汉语中还保留了这一旧意,由此便产生了歧义。
  (3)读音不同而造成的差异这是指有些同形词,尽管中日双方词形相同,但一方(主要是日语一方)有两个或多个读音。读音不同词义也随之不同,即读音成为区别词义的一个要素,从而造成歧义。
  (4)同音汉字的转写导致差异本世纪以来,日本曾多次以法令的形式限制汉字的使用,特别是1981年颁布的常用汉字表将汉字使用个数限制为1945个。当某些词语中包含在该表中未列汉字时,则采取使用表中与之同音的某些特定的汉字(并非任意)转写的办法。
  (5)词素意义不同导致歧义例如“老婆”。在现代汉语中“老婆”指妻子,而并非指上了年纪的妇人。而日语中的“老婆”意指后者。这里的“老”同“老师”“、老三”、“老虎”“、老玉米”中的老一样,皆属词缀。具体说来,“老”字在此为“前缀,用于称人、排行次序、某些动植物名”,无实义。因此,它只可作为构词成份,而不带有上年纪这样的实际意义。
  二、汉、日语中的汉字经过简化后字形相同或相似的词的词性不同造成的误解误译例:“根据”一词,在汉语中是动词或名词,而在日语中是名词;“积极”一词,在汉语中是形容词或副词,而在日语中却是名词;“紧张”一词,在汉语中是形容词或副词,而在日语中却是名词或动词;“赞成”一词,在汉日语中虽然都是动词,但是在汉语中是他动词,而在日语中却是自动词。
  三、词形相同相似而用法不同如“教训、质问、柔软、现在”等词语在实际运用中,在语感上汉、日语存在着褒贬色彩、语气强弱、词语搭配、文体色彩等方面的差异通过以上几个方面不难看出,汉日语中的汉字经过简化后字形相同或相似的词存在着词义和词性相同、不同、不尽相同以及语感上细微差异等比较复杂的现象,如果不认真研究、辨析,对于母语是汉语的中国人来讲,在学习和使用日语的时候就会受到汉语影响,在遣词造句过程中就会产生望文生义、误解误译等诸多错误。总之,传入日本的汉字,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在音、形、义、词性以及语感等诸多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从字形上看,文字作为一种记录语言,进行大众传播的符号和工具,自然有一种“方便”、“容易”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要求,中日两国各自进行了数次文字简化改革,最终使两国的汉字在字形上产生了差异,在词义上出现了不同,在词性上也发生了变化。日语中的汉字词汇一方面在含义及使用习惯上与汉语有共同点,给日语学习者带来了许多便利,而另一方面,又使日语学习者常常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忽视了差异,造成误解和误译,因此,我们应该认清这些“疑似”汉字的日语词汇,尤其是“日汉同形词”。在现代日语中,有的字形、词义、词性和汉语完全相同,有的字形和汉语相同而词义及词性和汉语完全不同,有的字形、词义、词性和汉语比较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对于这些词汇,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仔细区别,多译、多练才能正确理解使用日语,尤其在遇到“日汉同形词”时译者需要下一番功夫进行仔细推敲、反复琢磨,才能将原文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日文翻译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