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有几个县

如题所述

截至2018年12月,邵阳有8个县、2个区、1个县级市,具体名称如下:

1、县: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新宁县、绥宁县、城步县;

2、区:大祥区、双清区;

3、市:武冈市。

扩展资料:

邵阳市历史沿革

邵阳市,史称“宝庆”,资江与邵水交汇穿城而过,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筑城,称白公城,属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邵阳属长沙郡,东汉末属零陵郡。

三国初属蜀,后入吴。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为昭陵郡,郡治设今邵阳市。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为邵陵。南宗理宗赵均作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登极做皇帝,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

宝庆之名经明、清两朝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宝庆为邵阳。1949年解放,1950年成立邵阳市。为地辖市。1972年改为省辖市,仍归地区代管。1977年7月改为省辖市,由省直接管理。1986年初,邵阳地区和邵阳市合并。

参考资料来源:邵阳市人民政府—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来源:邵阳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2

截至2011年底,邵阳市辖3个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3个区: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

7个县: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

1个自治县:城步苗族自治县。

代管1个县级市:武冈市。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11月,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07月,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1955年04月,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邵阳专员公署。

1956年城步县改设城步苗族自治县(驻儒林镇),邵阳专区辖11县、1自治县。

1958年,邵阳市划归邵阳专署领导,原属黔阳专区的绥宁县(驻长铺镇)划入邵阳专区,辖1市、12县、1自治县。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冈县,设立武冈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邵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7

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7个县分别是: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新宁县、绥宁县

2016年,邵东县辖18个镇、4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1个林场,521个村民委员会,58个居民委员会(社区)。新邵县大新乡、太芝庙乡撤乡建镇,至此新邵县辖有13个镇、2个乡。

邵阳县辖12镇、8乡、3个农林场。面积2001.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133.64公顷。隆回县辖19个建制镇,5个乡(其中少数民族乡2个),514个行政村,41个居委会,15个社区居委会。

洞口县辖21个乡镇(其中3个瑶族乡)、三个街道办事处,334个行政村、28个社区居委会、7078个村(居)民小组。新宁县现辖18个乡镇,聚居着汉、瑶、苗、壮、侗、回等14个民族。

绥宁县辖9个乡、8个镇(其中8个少数民族乡)。土地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06千公顷(其中水田27.16千公顷)。

扩展资料

邵阳自然地理

邵阳市属江南丘陵大地形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地形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地、平原各类地貌兼有,以丘陵、山地为主,山地和丘陵约占全市面积的三分之二,大体是"七分山地两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东南、西南、西北三面环山,南岭山脉最西端之越城岭绵亘南境,雪峰山脉耸峙西、北,中、东部为衡邵丘陵盆地,顺势向中、东部倾斜呈向东北敞口的筲箕形。

邵阳市为江南丘陵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西部雪峰山脉、系云贵高原的东缘,东、中部为衡邵丘陵盆地的西域。市境北、西、南面高山环绕,中、东部丘陵起伏,平原镶嵌其中,呈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盆地地貌。根据地形的差异,大致可分成四大地形区。

参考资料

邵阳市人民政府-走进邵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8

截至2011年底,邵阳市辖3个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18个街道、94个镇、81个乡、21个民族乡;市政府驻大祥区城北路东面6号。

下辖7个县分别是: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

1个自治县是城步苗族自治县。

1个县级市是武冈市。

邵阳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南,在邵阳市南部,处资水上游。地处东经110°59′-110°40′、北纬26°40′~27°6′之间。东邻邵东、祁东县,南连东安、新宁县,西接武冈、隆回县,北抵新邵县和邵阳市区。县境东西最长66.7公里,南北最宽64.3公里,总面积1992.45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邵东县是邵阳市辖县,别名昭阳,位于邵阳市东部27公里处,东连双峰、衡阳,南邻祁东,西接邵阳双清区,大祥区,邵阳县,北交新邵、涟源。邵东县地处湘中腹地,属山丘地区。地势南北崛起,中部抬升,分向东西倾斜。邵水、蒸水、测水均发源于境内。邵东县国土面积为1768.75平方公里(2015年),辖4乡18镇3街道(2015年),总人口134.52万人(2016年)。

新邵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位于邵阳市北部,湖南省中部,介于邵阳盆地和新涟盆地之间,地势南高北低。资水纵贯全境。地理坐标为东经111°8′~111°5′,北纬27°15′~27°38′。东北靠涟源市,东南邻邵东县,南邻邵阳市区和邵阳县,西毗隆回县,北连新化县、冷水江市。县政府驻酿溪镇大新街70号。

邵阳县为湖南省邵阳市下辖县,属革命老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退耕还林项目重点县。

邵阳县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偏西,东邻邵东县、祁东县,南连东安县、新宁县,西接武冈市、隆回县,北抵新邵县和邵阳市区。

邵阳县农产品主要有水稻、辣椒、柑桔、茶油、花生、百合、黄花、生猪、烤烟等;矿藏主要有无烟煤、大理石、石膏石、重晶石、铁、锰、锑及油页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邵阳 (湖南省省辖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5-05

截至2019年,湖南邵阳有7个县,分别为: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

邵阳,史称“宝庆”,隶属于湖南省,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东与衡阳市为邻,南与零陵地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地区接壤,西与怀化地区交界,北与娄底地区毗连;介于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57'之间,总面积20876平方千米。

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1、截至2019年,邵东县辖18个镇、4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1个林场,521个村民委员会,58个居民委员会(社区)。土地总面积1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49万亩,其中水田62.39万亩,旱土27.1万亩。

2、截至2019年,新邵县辖有13个镇、2个乡。2016年新邵县开展并村工作,全县由651个行政村、28个社区调整为378个村、34个社区,城镇区域村(社区)138个。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18千公顷。

3、截至2019年,邵阳县辖12镇、8乡、3个农林场。面积2001.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133.64公顷。

4、截至2019年,隆回县辖19个建制镇,5个乡(其中少数民族乡2个),514个行政村,41个居委会,15个社区居委会。土地总面积2867.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9千公顷。

5、截至2019年,洞口县辖21个乡镇(其中3个瑶族乡)、三个街道办事处,334个行政村、28个社区居委会、7078个村(居)民小组。

6、截至2019年,新宁县辖18个乡镇,聚居着汉、瑶、苗、壮、侗、回等14个民族。  县境东西直线距离84.3公里,南北直线距离73.8公里。总面积2812平方公里。

7、截至2019年,绥宁县辖9个乡、8个镇(其中8个少数民族乡)。土地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06千公顷(其中水田27.16千公顷)。

扩展资料:

邵阳市的建制区划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11月,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行政专员公署。

1950年07月,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

1952年11月,益阳专区建置撤销,湘乡、双峰、涟源3县划归邵阳专区(1951年8月,按湖南省政府通知,划出湘乡县的三、六、七区正式建立双峰县,县城设永丰镇五里牌。)。

1955年04月,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邵阳专员公署。

1956年城步县改设城步苗族自治县(驻儒林镇),邵阳专区辖11县、1自治县。

1958年,邵阳市划归邵阳专署领导,原属黔阳专区的绥宁县(驻长铺镇)划入邵阳专区,辖1市、12县、1自治县。

1961年,由新化县析置冷江市,由涟源县析置娄底市,均由邵阳专署领导。

1962年撤销冷江、娄底2市,将冷江市并入新化县;娄底市并入涟源县。

1965年将湘乡县划归湘潭专区。

1969年由冷水江镇改设冷水江市,属邵阳专署领导。

1970年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地区驻邵阳市,辖邵阳、冷水江2市及邵阳(驻塘渡口镇)、新邵(驻酿溪镇)、涟源(驻蓝田镇)、双峰(驻永丰镇)、邵东(驻两市镇)、

新宁(驻金石镇)、武冈、绥宁(驻长铺镇)、洞口、隆回(驻桃洪镇)、新化等11县和城步苗族自治县(驻儒林镇)。

1977年,邵阳市改由省直辖,197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邵阳地区析置涟源、邵阳两个地区 [5]  。将冷水江市和新化、新邵、邵东、双峰、涟源5县划给涟源地区(1982年12月,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邵阳地区辖6县、1自治县。

1980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邵阳地区代管的邵阳市改由省直辖。

198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邵阳地区,所属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划归邵阳市;

1983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邵阳地区,辖邵阳市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驻邵阳市。

1983年7月,湖南省调整行政区划,将娄底地区的邵东、新邵2县划给邵阳市管辖。

1986年1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8号):撤销邵阳地区,将邵阳、隆回、洞口、武冈、绥宁、新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7县划归邵阳市管辖。

1987年2月1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27号):撤销邵阳市桥头区。

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冈县,设立武冈市。

1997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83号):一、同意将新邵县的陈家桥乡划人邵阳市市区。二、同意撤销邵阳市东区、西区、郊区,调整设立邵阳市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

双清区:辖原东区的龙须塘、汽车站、小江湖、火车站、桥头、东风路6个街道和原郊区的火车站、高崇山、城东、石桥、云水、鸡笼6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建设路。

大祥区:辖原西区的城北路、红旗路、中心路、城西、城南、百园春6个街道和原郊区的城南、雨溪、面铺、檀江、蔡锷、板桥6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西湖路。

北塔区:辖原东区的江北街道,原郊区的茶元头、江北、田江和从新邵县划入的陈家桥乡。区人民政府驻江北大道资州。

参考资料来源:邵阳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