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志中那里可以看出扶不起的阿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1-01
一、仁懦的皇帝

刘禅的性格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仁”与“懦”。先说他的“懦”。

公元221年,刘禅被封为太子,命诸葛亮为师傅,年十四岁。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曾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诸葛亮对儒家的政治学说并不怎样感兴趣,反而采取的是法家政策,主张重法治乱世。因此,诸葛亮对刘禅的“仁爱”性格并不是很满意,在他的眼里刘禅是难以独立治理蜀国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夕,诸葛亮依旧把22岁的刘禅还当作孩子,对刘禅很不放心,特意上表,耳提面命地教刘禅“亲闲臣,远小人”,同时特派心腹耿直的董允“监管”后主。正是由于刘禅在政治为人上的不成熟,虽然刘禅已经成年,诸葛亮依然大权独揽,不愿放弃手中的军政权力。

刘禅的“懦”表现在很多方面,最突出地表现在与诸葛亮的关系上。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嘱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继位初期也确实听从父亲的遗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放权给诸葛亮处理军政大事。随着刘禅对军国事务的日渐了解,开始对诸葛亮进行北伐,导致国力衰退的政策产生了不同看法,可是基于刘备订立的进行北伐、统一中国、恢复汉室的既定国策和诸葛亮的崇高威望,刘禅在诸葛亮主政期间,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

诸葛专权对后主很有刺激。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反对为其立庙。但在众人的一再要求下,阿斗也没有固执己见。而且,又遵照诸葛亮的遗愿,任命蒋琬担任相当于宰相的尚书令之职,继承自己的位子。可以说,刘禅一生都笼罩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刘禅对此虽有不满,但还是表现出对诸葛亮的言听计从。

我们再说说刘禅的“仁”。刘禅是一个仁慈的皇帝,不是什么暴君,甚至显得很有人情味。

诸葛亮逝世的消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在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

诸葛亮刚死,魏延造反,却上奏诬告杨仪造反。后主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说:“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在魏延死后,刘禅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说“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刘琰的妻子胡氏入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刘琰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母亲宫廷朝贺的礼节。夏侯霸的父亲为黄忠所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 因此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这些事例都可看出刘禅仁慈的一面。

总之,刘禅是一个仁弱的皇帝,他并不坏,可以说,如果生在太平时期,甚至是一个好皇帝。但他偏偏生活在三国的乱世,又是先主刘备的儿子,刚一生下,就要肩负起“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的重任。这就注定了刘禅要留下骂名。

二、贪图享乐

乐不思蜀的故事可谓人人皆知,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刘禅的耽于享乐,虽然是在做了亡国奴以后,情况有些特殊,但还是反映了刘禅的本性。其实年轻时,刘禅就显得没有大志、喜爱玩乐、意志力薄弱。
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征,住在汉中,“虑后主富於春秋,朱紫难别” ,一方面上《出师表》,告诫刘禅“亲闲臣,远小人”,一方面安排正直的董允,管理宫廷事物。董允担任侍中之职,还皇宫的宿卫亲兵。“献纳之任,允皆专之”。“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后主益严惮之。”正是由于诸葛亮这位严格的老师和董允这样的诤臣,刘禅才不敢胡作非为。但诸葛亮死过之后,渐渐无人能够约束刘禅。

诸葛亮死于234年,238年刘禅立太子,“时后主颇出游观,增广声乐。”当时任太子家令、后来力主投降的谯周看不过去,上疏进谏说刘禅:“国家的一些祭祀大典有时不参加,却到处游山玩水,作为臣子,我心里很不安。陛下要继承先帝之志,职责在身,哪有时间玩乐?现在国家尚未统一,还不是玩乐之时。希望陛下减少乐官和后宫增造的宫殿,为子孙做个节俭的表率。” 刘禅因此很不满,把谯周调任中散大夫一职。

正是因为刘禅聃于享乐,才为黄皓这样的投主子所好的太监所趁,最后把持了蜀国的朝政,使有才有能之人被疏远,从而加速了蜀国的灭亡。果然,258年“黄皓始专政”,263年,蜀国就被灭亡。

三、决意投降

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这时,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还在成都以北的剑阁驻守,毫无损伤。后主一听敌军逼近,慌作一团,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有人建议后主逃向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及云贵部分地区),但那里情况复杂,能否站稳没有把握。有人建议东投孙吴,但孙吴也日益衰弱,自身难保。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后主最终采纳了降魏的建议,反缚自己的双手,出城向邓艾投降,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蜀军全部投降。

怎样看待刘禅投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其实,投降当时就有一部分人的坚决反对投降。反对最激烈地要数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刘禅采纳谯周的建议,决定投降的那一天,刘谌愤怒地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听。于是刘谌先杀了妻子和儿女,最后又自杀。

孙绰认为: “自为天子而乞降请命,何耻之深乎!夫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作为天子却乞求投降,是极为可耻的事情,刘禅应该与国家共存亡。 孙盛也同样认为:“春秋之义,国君死社稷,卿大夫死位,况称天子而可辱於人乎!”

可见,对于刘禅不战而降,人们大都持反对意见,唯独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认为刘禅的投降是以全国为重。历史是怎样的呢?

首先,刘禅如果抵抗到底,是不会亡国的。刘禅在魏军逼近成都时,召开大臣会议,惟有秘书令谯周力主投降,他认为: “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魏国统一全国是必然的,言下之意是,蜀国如若抵抗,必然失败,然而果真如此吗?

其时,蜀军尚有十余万,大司马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还在成都以北的剑阁驻守,毫无损伤,抵挡了北路的种会一军。邓艾一军孤军深入,经过长途跋涉,已经疲惫不堪,利在速决,难以长久坚持下去,如果抵抗到底,不难打败邓艾一军。而且魏国的两支军队内部也有矛盾,北军的主帅种会自高自大,妄想据蜀称王,果然,刘禅投降不久,种会就诬陷邓艾,将邓艾杀死。种会也为部将所杀,几个月内,魏军的两位主帅就死在了乱军之中。况且刘禅还可以选择东撤,退守当时的江州,即现在的重庆,坚持抵抗,暂避魏军的锋芒。但是庸懦的刘禅,已经60岁,毫无斗志,在谯周的一番花言巧语之下,迅速做出投降的决定。

其次、刘禅的投降不是为了蜀国人民的利益,也不是为了国家的统一,而是为了一己的私利和个人的享乐。在大臣会议上,谯周力主投降,告诉刘禅说:“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 刘禅拿不定主意,谯周又上书说:“原陛下早为之图,可获爵土;若遂适南,势穷乃服,其祸必深。”就这样在利诱之下,庸懦的刘禅下定了投降的决心。可见刘禅投降 决不是“全国为上之策”。
再次、刘禅的投降,从客观上说 ,加速了西晋统一全国的历史进程,减少了战争对社会生活和生产的破坏。魏蜀吴三国之中,魏国最强,人才最多,北方的魏国统一全国是历史的总趋势,虽然,蜀国如若抵抗到底,还能够搞烟残喘几年,但终究无法永远割据一方。刘禅的投降,从他个人来说是耻辱,是无能的表现,但却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四、乐不思蜀

蜀亡之后,刘禅移居魏国的都城洛阳。留下了“此间乐,不思蜀”的名句。给司马昭留下了“我无忧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历史是这样记载乐不思蜀的故事的: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针对这一事件,有人认为,刘禅亡国之后,作为亡国之君,“刘禅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也评价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 表示了对此事的怀疑。

这些见解固然很独特,但都是推测之词,事实根据并不是很充分。其实,根据刘禅的性格,他的这句话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参半。我们知道,后主刘禅虽然继承了乃父的皇位,但并没有乃父的志向,只想做个偏安一隅的快活皇帝,享乐一生。所以当魏国军队在邓艾的率领下,孤军深入,突然间兵临城下,在一战失败之后,刘禅便惊慌不安,在谯周的力主之下,迅速投降。

魏国君臣可以说,十分了解刘禅,特意封他为“安乐县公”。魏国对刘禅这类人是很仁慈的,并没有予以诛杀。但投降者的日子并不好过。蜀国灭亡时,司马氏已经把持了魏国大权。刘禅在魏国时刻受到监视,政治立场一旦站错了地方,甚至说错了一句话,随时都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刘禅在郤正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特长,过着安逸的生活,表现出没有任何复国野心的样子,其实他本来就没有野心,司马昭的担心是多余的,看高了刘禅。

余论:

《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然而,刘禅得诸葛亮无法与齐桓公得管仲相比。诸葛亮乃是刘备三顾茅庐所请,又是刘备遗命辅佐刘禅,而非刘禅亲自选用的人才。而管仲是在成为齐桓公的阶下囚之后,为齐桓公所用,齐桓公是主动,刘禅是被动。翻开历史,刘禅在诸葛亮死后,除了任用诸葛亮所提拔的人物外,并没有重用什么人才,反而信用宦官黄皓,由此可见刘禅是一位庸主,而非明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