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二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与意大利、日本结盟,意大利在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中属于经济、军事实力偏弱的国家,意军战斗力弱,德军经常需要去援助意军,这使希特勒背上了不小的包袱,而日本处于亚洲,对德军在欧洲战场的战役战斗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远水解不了近渴。德军要单枪匹马的对抗英、美、苏三大盟国,显的势单力孤,“德—意—日”轴心同盟在战略上讲是失败的。
二、未能围歼敦刻尔克的英军,导致30余万英军撤到了英国,使其成为日后丘吉尔强硬抵抗的底牌,这为德军以后渡海攻占英国增加了难度,最后“海狮计划”不了了之,也为后来希特勒两线作战的隐患埋下了伏笔。
三、不应该在1941年夏季插手巴尔干半岛冲突,为此德军消耗了1941年5月的全部和6月的一大半来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使侵苏战争被迫向后推迟了一个多月,这宝贵的一个多月时间让德军失去了在1941年冬季来临前攻下莫斯科的机会,最终两线作战不可避免。
四、库尔斯克会战后,德军在晋中之窗苏德战场上处于防御,这就给苏军提供了各个击破的机会。苏联国土辽阔,希特勒命令德军在被占领苏联领土上分兵防御,不准后退一步,兵力捉襟见肘。进行战略防御使德军陷入了阵地战的消耗中,“闪电战”战术无法得到应用,以闪击突破著称的德军坦克装甲集团彻底没有了用武之地。
五、在未打败英军,占领英伦三岛之前,即对苏联展开了突然袭击,德军入侵苏联是一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首先,苏联认为德国不敢冒两线作战的风险,在未占领英国之前不会掉头进攻苏联,这就使德军的行动具备了突然性。这是有利的一面。其次,如果德军未能迅速打败苏联,英国和苏联联手,东西夹攻,德军又将陷入一战中的两线作战的险境。因此进攻苏联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六、由于1941年俄罗斯的冬天提前到来,德军在1941年打下莫斯科,结束苏德战争的企图失败。从沉睡中醒来的苏联巨人,晋中之窗迅速进行了战争动员,将希特勒拖入了消耗战的泥潭,而从两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对比来看,德军要想完全打败苏联,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未能打下莫斯科,之后德军便开始走下坡路了。
七、珍珠港事件后,希特勒不应该跟美国宣战,这是最大的一个败笔。日本偷袭珍珠港,表明日军的战略重心已经南移,不会再北上进攻苏联,这使苏联免除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对付德国。而德国对美国宣战,使美国卷入战争,最终英美盟军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加速了第三帝国的覆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8
他是依靠纳粹暴力征服,凭的是个人意志。
而其它国家是在上帝的名义下联合战斗的。
第2个回答  2015-11-28
两线作战!这是最重大的失误!先灭了苏联再打英国这事就成了!
第3个回答  2015-11-28
因为思想,三国打世界,这是零可能性的
第4个回答  2015-11-28
来自西伯利亚的刺骨寒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