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俑的功能是什么

如题所述

俑是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这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特征。后来进入封建社会,以俑代之,可视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

俑大约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出现,它的前身是殉葬的活人。人殉极其残酷,在商和西周非常盛行,大量的活奴隶和活士兵被用作殉葬,比如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中排列着152具人骨,就是墓主生前的武士和奴隶。

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用奴隶作为人殉的习俗也被迫改变,从而出现以茅草等扎束成人形来代替真人殉葬。

扩展资料

在战国的楚墓中已经发现有木制的镇墓兽,西晋时期镇墓兽和镇墓俑开始在中原墓葬中流行,北魏后期镇墓俑固定为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各一对。镇墓兽、武士俑摆设于墓室内或甬道内的墓志之后,向门而列,武士俑通常放置在镇墓兽之后。

到唐高宗时期演变为天王俑,天王俑与镇墓兽的配置逐渐取代了武士俑与镇墓兽的组合。墓中放置的两件镇墓兽,两件武士俑或两件天王俑,在唐代被称为“四神”。

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便逐步被汉化,天王形象也不例外,最初出现在佛教的寺庙和石窟中,之后逐步改变古印度佛教中护法神的姿容,其身份也超越了佛教的护法神,普遍被唐人奉为死后的保护神,为墓主降魔伏妖,驱鬼辟邪,保卫墓主的安宁。

盛代的天王俑和唐初以及唐以前的武士俑有许多相似之处。形象和衣饰基本上同武士俑一样,他们都身着由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明光铠演变而来的甲饰。

天王俑和武士俑同样大都面容威猛,神态严峻,呈现出力大无穷的姿态。天王俑是在佛教的影响下,以现实生活中武士的形象为依据,加以艺术夸张创作而成的。

然而,武士俑转变为天王俑的过程中,造型和服饰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初唐时期的天王俑头戴盔,盔檐外卷,怒目张嘴,身穿甲胄,长至膝部,腰束带,双手握拳弯举胸前,两腿分开直立,足下踩一蹲坐的牛或羊,底带托板。

盛唐时期天王俑分两种:一种头戴耸顶盔,右手叉腰,左腿弯曲,足下踩一爬伏小鬼;另一种戴风顶盔,盔檐外卷,脸型丰满,足下踩一蹲坐小鬼,座稍高。

这一时期的天王俑制作精美,造型既夸张又真实自然,给人一种和谐饱满的印象。晚唐时期,天王俑帽檐外卷,衣饰简化,制作草率,并逐渐在墓葬中消失。

晚唐时期,丧葬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用于守护亡灵,震慑妖魔的镇墓兽和天王俑被铁牛和铁猪所取代。

据分析,这是因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环境之中,精神寄托自然由祈求死后的安宁转为希望现实生活的安定和幸福方面,原来的丧葬习俗已不受重视,天王俑也逐渐在墓葬中消失了。

天王俑作为从初唐至盛唐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事物,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精神风貌、丧葬文化和社会习俗,同时也体现了唐代的雕塑艺术水平和陶瓷制作工艺,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风尚、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也为唐代墓葬的分期提供了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4

俑是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这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特征。后来进入封建社会,以俑代之,可视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

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宋代以后纸明器开始流行,陶、木、石质的俑开始渐渐减少。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胜的神物。

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

扩展资料:

出土的著名陪葬俑:

1、秦始皇兵马俑:于1974年3月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2、三彩骆驼载乐俑 :1959年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代鲜于庭诲墓出土,为三彩技乐俑中的罕见珍品。唐代陶瓷技术有了突飞猛进发展,除了"南青北白"瓷业之外,三彩陶器在唐代烧造达到鼎峰时期,创造了浓艳瑰丽的唐代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所谓俑,是以陶、木、青铜等材料制作的小型人像,目的在于代替活人随葬。俑大约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出现,它的前身是殉葬的活人。人殉极其残酷,在商和西周非常盛行,大量的活奴隶和活士兵被用作殉葬,比如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中排列着152 具人骨,就是墓主生前的武士和奴隶。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用奴隶作为人殉的习俗也被迫改变,从而出现以茅草等扎束成人形来代替真人殉葬。这可能就是最早的俑,当时称"刍灵"。
  以后,这种以人形模拟物随葬的方法日益普遍,并开始用泥、陶、木来制作模拟人形,这就是俑。因此,俑的出现本身应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俑在制作上尽量如实地模仿真人的面貌,引起一些人士的强烈不满。于是,孔子在看到当时制作的俑太酷似真人时,仍认为采用作成人形的俑来殉葬是极不人道的行为,以为俑"不殆于用人乎哉",惯怒抨击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以后,人们常常用"始作俑者"来比喻第一个作某种坏事或兴某种歪风邪气的人。由此可见,以俑随葬至迟在春秋末期已经普遍流行。由于俑是代替活人随葬的,最终目的是让它们在地下侍奉墓主,因而俑的身份包括了墓主生前的侍卫、仆从、厨夫、歌女、舞伎等各色人物,甚至还有衣饰华贵、有较高地位的属吏、宠姬、近侍等。俑的形象不追求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而比较侧重于表现代表各种人物不同身份的服饰特征。它们生前应当是善于察言观色、伶俐能干的,所以五官必须端正,四肢必须健全。在制作上,往往穿衣戴帽,衣冠楚楚。俑的四肢加榫卯,可以装卸,甚至上下活动。为了便于识别,有的还用毛笔在身体上写明其身份。这一些,都主要是在于"有似于生人",而不是追求艺术表现。这样的观念对于中国雕塑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按照当时某些作品所反映出的表现能力来说,本来应该达到更高水平。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25776.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5-13
一开始俑的出现是代替活人殉葬,但是实际上不是,除了俑人,俑物之外,统治者还要活人殉葬
第4个回答  2011-05-13
中国古代陶俑主要还是用来陪葬及显示墓穴主人身份,陶俑造型高大硕伟,英武逼人。在出土的大批陶俑中,武士俑一般高度在1.8米左右,将军俑则高达1.96米,陶马也高约1.7米,其形体的大小高矮均不让真人真马,在审美效果上显示出一种空前的具有鲜明时代风貌的宏伟气魄。 以达到烘托墓穴主人宏伟的效果,即使在阴间也能驱得百万神兵,陶俑更有护墓的含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