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埠镇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陆埠镇,旧称蓝溪,其名源于古时蓝溪两岸茂盛的藤萝,溪水深色如染。历史悠久的蓝溪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民族文明。唐虞时期,此地属于扬州领域。夏商周时期,蓝溪仍属扬州地界,当时此地尚处于荒蛮阶段,实行原始的刀耕火种。春秋时期,陆埠境域属于越国,经历了吴越之间的频繁战争,战局变化时,归属吴或越。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后,设置了句章城,向周室致敬,成为诸侯领袖,称霸一时。秦朝时期,蓝溪一带被划入余姚县和句章县,分别隶属于会稽郡。此后,陆埠一直受余姚、句章(后来分别归属于郸县和慈溪县)管辖,历经汉、三国、西晋,直到东汉,城山城曾是会稽郡东部都尉的治所。


东晋时,孙恩起义军攻破城山城,句章县治所迁至小溪(今鄞江桥)。南北朝时,颖阳刺史李信因避战乱移居蓝溪,被封为“蓝溪王”。隋朝统一后,蓝溪区域划归句章县,至唐朝,蓝溪境域多次调整,先后属于姚州、越州都督府,后归江南东道管辖。唐开元二十六年,慈溪县等地从句章县析置,蓝溪东部属慈溪石台乡,西部仍属余姚通德乡。宋元时期,因蓝溪集市繁荣,称蓝溪市,后改称陆家埠市,简称陆埠。明代,陆埠境域分为慈溪石台乡和余姚通德里,陆姓聚居,商业活动兴盛,沿溪建堤塘埠头,即陆家埠。


进入明清,陆埠沿用此名,并在行政区划中多次变动,归属宁波府慈溪县或余姚县,直至清朝末期。民国时期,陆埠区划细化,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陆埠区域归属余姚县,随后进行了多次乡级行政区划调整,最终在1992年合并为现陆埠镇,成为余姚市的重要集镇。




扩展资料

陆埠镇是浙江省余姚市辖镇。位于市境南部,四明山北麓,姚江南岸,距市区20公里,旧名兰溪市,1992年5月撤陆埠镇、沿江乡、兰山乡一镇二乡建制,定名陆埠镇,2003年5月撤洪山乡建制再并入,是余姚市第一个建制镇和市中心镇。2003年扩镇后镇境域总面积118.8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86万,外来人口2.5万,辖有20个村和2个居委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