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

如题所述

一、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

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民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部分的利息的,人民应予支持。

二、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

司法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根据其他法律文件规定民间借款、商业借款的利率上限应该为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的四倍。

三、民间借贷中已支付的超过银行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能否冲抵本金?

我国对民间借贷的利率的上限是如何规定的?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自由约定,但不得违反我国法律规定的上限,以往司法实践中,民间借贷的利率不能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但《新借贷规定》已经对此进行了修改,按照《新借贷规定》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应予支持。

据此,该规定的主要关键数字是24%和36%,如何准确理解这两个关键数字呢?24%和36%实际上是设定了民间借贷利率的三个区间,第一个是依法受到司法保护的区间,即年利率24%以下的民间借贷依法受到法律的保护;第二个区间是不受司法保护的区间,即年利率超过36%的民间借贷,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将认定无效,不受司法保护;第三个区间是自然债务区间,即年利率24%到36%之间,这个区间的债务属于自然债务,当事人自愿履行该区间的债务,不反对,但如果提讼,要求保护该区间内的债务,不会保护。

希望帮的到你

四、银行贷款利率最高多少合法

不超过15.4%是合法的。借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借贷年息15.4%内受国家法律保护,也就是说年利息不超过15.4%是合法的。民间借贷的利息有没有最高额限制?要分具体情况:(一)双方在借款合同或借条中约定了利息利率的情况:在计算利息时即按双方约定写明的利率计息,约定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法律对上限进行了限制,超过限制以上的部分无效。上限最高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另外,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如发现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不予保护。在借款时将利息扣除的,应当按实际出借款数计息。(二)双方在借款合同或借条中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致无法确定的情况:对此,我国法律规定在部分规定上是有冲突的,我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之间(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即只要借条上或借款合同上没有写要支付利息,那么出借方在还款期限内不能要求支付利息。借款双方因利率发生争议,如果约定不明,又不能证明的,可以比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同样,在《最高人民关于人民审理借贷案件若干意见》第8条规定,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因此,在实际中,到底是否支付利息,有自由裁量权,法官说了算,判决支付利息或不支付都是有法律依据的。民间借贷的利息能高于银行吗?民间借贷的利息可以高于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及打击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