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总爱欺负人,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心理?

如题所述

为何有人热衷于欺负他人?揭示其心理机制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似乎天生就带着一股“欺负”他人的冲动。这并非单纯的恶作剧,而是源自一种深层次的心理驱动力。研究显示,这种行为并非孤立的心理现象,而是与我们生物进化历程中刻印的本能息息相关。



一项发表在《生物精神病学》的研究揭示了这一现象的生物学基础[1]。实验中,19%的实验老鼠会痴迷于攻击同类,甚至面对电击惩罚也不愿停止。这种“打人上瘾”现象,其实反映了我们原始的生存本能,即通过打压他人来提升社会地位,这个过程本身就带有奖励机制,甚至超越了纯粹的利益追求。



人类社会中,这种本能同样存在。一方面,我们天生具备区分高低的本能,喜欢将他人踩在脚下,这就是所谓的“欺负人的本能”[2]。另一方面,共情能力,即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也是我们的一种本能。然而,这两者如同跷跷板的两端,互相抵消或强化,取决于个体的社交环境和价值观。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这两种神经递质在社交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3][4][5]。催产素促进亲社会行为,而血管加压素则可能导致攻击性。当这两种力量达到平衡时,个体的行为模式就会有所体现。比如,校园霸凌者的典型特征包括冷酷无情、精神病倾向、雄性特质和反社会人格等[6],他们可能更容易感受到同伴压力,追求高社会地位,并可能伴有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波动。



在校园霸凌的案例中,那些施暴者往往对被欺负者有某种刻板印象,认为他们“与我们不同”,这种心理上的排斥使他们能轻易抛开同情和愧疚。被欺负者可能由于家庭、身体或外貌的差异,导致他们更难被认同,从而缺乏共情。在职场中,高地位者对低地位者缺乏共情,也反映了这种社会等级带来的心理隔阂,他们从中获取的快乐源自于权力的行使而非对他人的理解。



一项2006年的研究[7]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观点。实验发现,当人们面对自己不认同的人遭受痛苦时,男性大脑的共情区域激活度显著降低,而奖励区域(如伏隔核)的活动增加,这表明看到不认同者受苦,对他们而言可能是一种愉悦的体验。这说明,人们对他人痛苦的反应并非普遍的同情,而是受到自身情感认同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总的来说,理解欺负他人的心理动机并非仅仅关注个体的恶意,而是需要深入剖析生物本能、社会地位、共情机制以及个体间的认同感。当我们试图改变这种行为时,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教育,更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因素,以实现更有效的干预和改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