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模型有哪些?

如题所述

行为金融学有五大经典模型:DSSW模型、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BHS模型。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8-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6
行为金融学有五大经典模型:DSSW模型、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BHS模型,具体为:
DSSW模型: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1990)提出噪声交易的基本模型,简称DSSW模型,他们认为,当理性套利者进行套利时,不仅要面对基础性变动的风险还要面对“噪声交易者”非理性预期变动的风险。该模型证明了非理性交易者不仅能够在理性交易者的博弈中生存下来,而且,由于噪声交易者制造了更大的市场风险,他们还将有可能获得比理性投资者更高的风险溢价
BSV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提出,他们假定投资者决策时存在两种偏差,其一是代表性偏差,其二是保守性偏差。代表性偏差会造成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过度,保守性偏差会造成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不充分,导致反应不足。
DHS模型:Daniel.Hirshleifer和Suhramanyam(1998)提出,他们把投资者划分为有信息的投资者和无信息的投资者,而有信息的投资者存在两种偏差,一是过度自信,二是自我归因偏差。投资者通常过高的估计了自身的预测能力,低估了自己的预测误差;过分相信私人信息,低估公开信息的价值。
HS模型:Hong 和Stein(1999)年提出。该模型假定市场由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组成:“信息挖掘者”和“惯性交易者”。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都只能“处理”所有公开信息中的一个子集。信息挖掘者基于他们私自观测到的关于未来基本情况的信息来做出预测,他们的局限性是不能根据当前和过去价格的信息进行预测。惯性交易者正好相反,他们可以根据价格变化做出预测,但是他们的预测是过去价格的简单函数。HS模型将中期的反应不足和长期的价格反应过度统一起来,一次又称为统一理论模型。
BHS模型:Barberis Nicholas,Ming Huang,and Tano Santos(2001) 提出,该模型是基于均值市场的假设而建立。和前面的三个模型不同,BHS模型没有将有偏的预期引入到模型中,而是从资产定价的另一方面,即投资者的风险态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传统的基于消费的定价模型中,作者引入前景理论所揭示的“损失厌恶”现象和另一个关于偏好的“私房钱效应”,产生了一个随前期收益状况而变化的风险厌恶,价格升高后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降低,价格将被进一步推高。价格降低后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升高,价格将进一步打压。这个模型可以解释市场方面的三个偏差现象:过度波动现象,股权溢价之谜,收益可预测性。
泡沫模型:泡沫根植于股票市场的虚拟性和不完全性。在这种市场上,价格的高低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交易双方对于未来价格的预期。而且这种预期具有“自我维持”或“自我实现”的特点。当股票价格越是上涨,越有更多地人相信股价会继续上涨,即使人们知道股价已背离其内在价值。在过高价位上一旦市价止升回跌,很快会出现下行的正反馈激荡,导致泡沫彻底破裂。现有泡沫模型大致分为理性泡沫模型和行为金融泡沫模型两大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17
1.BSV模型
BSV(Barberis,Shleffer,and Vishny,1998)模型认为,人们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两种错误范式:其一是选择性偏差(representative bias),即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的变化模式,而对产生这些数据的总体特征重视不够,这种偏差导致股价对收益变化的反映不足(under- reaction)。另一种是保守性偏差(conservation),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自己的预测模型,导致股价过度反应(over -reaction)。BSV模型是从这两种偏差出发,解释投资者决策模型如何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变化偏离效率市场假说的。
2.DHS模型
DHS模型(Daniel,Hirsheifer and Subramanyam,1998)将投资者分为有信息和无信息两类。无信息的投资者不存在判断偏差,有信息的投资者存在着过度自信和有偏的自我归因(serf-contribution)。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自己对股票价值判断的准确性;有偏的自我归因则使他们低估关于股票价值的公开信号。随着公共信息最终战胜行为偏差,对个人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就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连续性和长期反转。所以Fama(1998)认为DHS模型和BSV模型虽然建立在不同的行为前提基础上,但二者的结论是相似的。
3.HS模型
HS模型(Hong and Stein,1999),又称统一理论模型(unified theory model)。统一理论模型区别于BSV和DHS模型之处在于:它把研究重点放在不同作用者的作用机制上,而不是作用者的认知偏差方面。该模型把作用者分为“观察消息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类。观察消息者根据获得的关于未来价值的信息进行预测,其局限是完全不依赖于当前或过去的价格;“动量交易者”则完全依赖于过去的价格变化,其局限是他们的预测必须是过去价格历史的简单函数,在上述假设下,该模型将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统一归结为关于基本价值信息的逐渐扩散,而不包括其他的对投资者情感刺激和流动性交易的需要。模型认为最初由于“观察消息者”对私人信息反应不足的倾向,使得“动量交易者”力图通过套期策略来利用这一点,而这样做的结果恰好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反应。
第3个回答  2017-06-04
行为金融学有五大经典模型:DSSW模型、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BHS模型,具体为:
DSSW模型: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1990)提出噪声交易的基本模型,简称DSSW模型,他们认为,当理性套利者进行套利时,不仅要面对基础性变动的风险还要面对“噪声交易者”非理性预期变动的风险。该模型证明了非理性交易者不仅能够在理性交易者的博弈中生存下来,而且,由于噪声交易者制造了更大的市场风险,他们还将有可能获得比理性投资者更高的风险溢价。
BSV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提出,他们假定投资者决策时存在两种偏差,其一是代表性偏差,其二是保守性偏差。代表性偏差会造成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过度,保守性偏差会造成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不充分,导致反应不足。
DHS模型:Daniel.Hirshleifer和Suhramanyam(1998)提出,他们把投资者划分为有信息的投资者和无信息的投资者,而有信息的投资者存在两种偏差,一是过度自信,二是自我归因偏差。投资者通常过高的估计了自身的预测能力,低估了自己的预测误差;过分相信私人信息,低估公开信息的价值。
HS模型:Hong 和Stein(1999)年提出。该模型假定市场由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组成:“信息挖掘者”和“惯性交易者”。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都只能“处理”所有公开信息中的一个子集。信息挖掘者基于他们私自观测到的关于未来基本情况的信息来做出预测,他们的局限性是不能根据当前和过去价格的信息进行预测。惯性交易者正好相反,他们可以根据价格变化做出预测,但是他们的预测是过去价格的简单函数。HS模型将中期的反应不足和长期的价格反应过度统一起来,一次又称为统一理论模型。
BHS模型:Barberis Nicholas,Ming Huang,and Tano Santos(2001) 提出,该模型是基于均值市场的假设而建立。和前面的三个模型不同,BHS模型没有将有偏的预期引入到模型中,而是从资产定价的另一方面,即投资者的风险态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传统的基于消费的定价模型中,作者引入前景理论所揭示的“损失厌恶”现象和另一个关于偏好的“私房钱效应”,产生了一个随前期收益状况而变化的风险厌恶,价格升高后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降低,价格将被进一步推高。价格降低后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升高,价格将进一步打压。这个模型可以解释市场方面的三个偏差现象:过度波动现象,股权溢价之谜,收益可预测性。
泡沫模型:泡沫根植于股票市场的虚拟性和不完全性。在这种市场上,价格的高低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交易双方对于未来价格的预期。而且这种预期具有“自我维持”或“自我实现”的特点。当股票价格越是上涨,越有更多地人相信股价会继续上涨,即使人们知道股价已背离其内在价值。在过高价位上一旦市价止升回跌,很快会出现下行的正反馈激荡,导致泡沫彻底破裂。现有泡沫模型大致分为理性泡沫模型和行为金融泡沫模型两大类。
第4个回答  2015-11-04
 BSV模型认为,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存在两种心理认知偏差:一是选择性偏差,即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实际的变化模式,而对产生这些数据的总体特征重视不够;二是保守性偏差,即投资者不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增加的预测模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