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黑龙江的漠河是不夜城

如题所述

漠河位于黑龙江省的黑龙江畔,是我国最北边的一个城镇,被叫做我国的“北极村”。“北极村”那里的冬天特别冷,一年中,有八个月是处于寒冷的冬季。气温在零下30℃~零下40℃的日子,可长达三个月。

  大家都知道,我们把日出后叫做昼,也就是白天,日落后叫做夜。漠河夏天的时候,太阳在清晨2点就升起来了,一直到晚上9点才慢慢落山,紧接着是漫长而明亮的黄昏,黄昏就是晚上天要黑还没黑的时候。而当黄昏还没有变成黑天的时候,东边又露出了白色,也就是黎明。我们把漠河的这种黄昏和黎明紧紧相连的现象叫做漠河白夜,也就是人们说的不夜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因为漠河位于北极附近,会出现极昼现象,有时没有黑天所以叫不夜城,还可以见到极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8
每年夏至,由于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使得坐落在北半球的我国形成了昼长夜短的现象。而漠河在我国最北端,白昼极长,黑夜极短。夏至这一天,漠河的日照时间长达17个小时,日落之后晚上11时天仍然很亮。人们坐在白夜里能够看书、写字、下棋,午夜1时至2时所谓的夜幕降临,天是灰蒙蒙的,人们相距十几米仍可辨清对方。此时,晚霞与朝晕在漠河上空交相辉映,景色异常绚丽。夜幕持续不足两个小时,天又放亮,当地人说:一场电影没放完,天又大明大亮了。
第3个回答  2013-11-18
  漠河县位于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祖国的最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7′至124°20′,北纬52°10′至53°33′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县份。198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县,现与西林吉林业局政企合一。全县所辖四镇:西林吉、图强、劲涛、兴安;一乡:漠河乡;五个林场:古莲、前哨、河东、河湾、金沟,县址在西林吉镇。漠河县总面积18233平方公里,境内有汉、蒙、回、满、朝鲜、鄂温克、鄂伦春、锡伯、土家等11个民族,人口已逾十万。   资源   漠河资源丰富,尤以森林、矿产、旅游、珍稀动植物资源闻名于世。全县林地面积16281平方公里,木材总蓄积量14647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樟子松、落叶松、白桦、杨树、柳树、 云杉等;矿产资源有黄金、煤炭、石灰石、石墨、膨润土、大理石、汞、黄铁、水晶等,其中黄金、煤炭开采已形成规模,特别是黄金开采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曾被慈禧定为“胭脂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所辖北极村是我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村内有“中国最北一家”、“北陲哨兵”碑、“神州北极”碑、望江楼等旅游景点。每年夏至,县政府都要在此举办盛大活动,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中俄界河——黑龙江源于漠河,江水晶莹,曲折而下,两岸风光绚丽,景色秀美,境内原始森林繁茂葱郁,可探险、狩猎、篝火野宿。“胭脂沟”、“古黄金之路”充满历史的神秘,雅克萨古战场等明、清、民国时期的古迹遗址景点众多,随处可见。近年又开通了对俄过境游,为漠河旅游事业插上了飞向世界的翅膀。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马鹿、驯鹿、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梆鸡、野猪、獐、狍子、雪兔等珍禽异兽四百余种。黑龙江冷水鱼更是享誉海内外。这里的绿色植物天然、名贵、无污染,牙格达(红豆)、都柿、草莓、山葡萄、山丁子是酿酒和调制纯绿色饮品的最佳原料;猴头、木耳、蘑菇、蕨菜、金针菜等遍布群山峻岭,另有名贵草药三百余种。   地理   漠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信、电力、接待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嫩林铁路直达哈尔滨,嫩—漠、黑—漠国防公路四通八达,水运沿黑龙江可转运乌苏里江、松花江,并可直通海运。改革开放以来,广播、通讯事业发展十分迅速,国内外程控直拨电话、移动、无线寻呼网俱全,通信便捷。北极宾馆、漠河饭店、北极度假村等一批高档宾馆相继建成,接待条件十分优越。   气候属寒温带季风气候,一月均温—30.9°C,极端最低气温曾达—52.3°C。七月均温为18.4°C,最高可达36.3°C。   漠河与俄罗斯赤塔州、阿穆尔州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242公里。漠河口岸已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口岸,拥有两个常年过货通道。近年来边境贸易十分活跃,贸易额逐年高速递增。 中俄洛古河界江大桥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漠河机场即将开工建设。   进入新世纪,漠河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努力建设繁荣富强、文明开放的新漠河。2004年,漠河县分别被国家爱卫会、国家绿委会评为国家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   行政区划   漠河县辖4个镇、1个乡:西林吉镇、图强镇、劲涛镇、兴安镇、北极乡。   历史沿革   漠河县,以境内漠河命名。漠河,古称“木河”、“末河”,因河水黑如墨,又称“墨河”。又因河水曲折旋转若石磨之转动,亦称“磨河”。“墨”、“磨”同音,渐沿用“漠 ”。汉晋属鲜卑,隋唐属室韦,金属上京蒲峪路,元属岭北行省,明属奴尔干都司木河卫,清代属黑龙江副都统辖区,为索伦部游猎之地。晚清,1888年10月(清光绪十四年),清朝政府于老沟开办漠河金矿。金矿兴起,“兵民辐辏,商贾繁荣,屹然为边重镇”。1908年8月 5日(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清廷批准设置漠河直隶厅,驻漠河,列入“缓设名单” 。1909年(清宣统元年),设置漠河总卡官,驻漠河,节制洛古河、讷钦哈达、漠河、乌苏里、巴尔嘎力、额木尔、开库康、安罗卡伦。总卡官于翌年6月7日(清宣统二年五月初一日),“接管地方一切事务”。隶属瑷珲兵备道。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5月8日,奉令将漠河总卡衙门改设漠河设治局,驻漠河街,隶属黑河道。1917年1月1日,将漠河设治局改为漠河县,为二等县,县署驻漠河街。全县共划分两个行政区,管辖21个村屯。1929年2月,撤销道制,改由黑龙江省直辖。同年4月,由二等县提升为一等县。东北沦陷后,初由黑龙江省管辖,1934年12月改隶黑河省。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黑龙江省。1947年3月,撤销漠河县,并入呼玛县。1948年1月,将斯大辽克以西划给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确定洛古河以上第一号航标灯为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点。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设置漠河县,以呼玛县北部的漠河、兴安两个公社和大兴安岭地区所属的阿木尔、图强、古莲3个区为漠河县的行政区域。同年8月16日,正式成立县人民政府,驻西林吉镇,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   1992年,漠河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黑龙江上游右岸,大兴安岭山脉北麓,祖国的最北端。东与塔河县接壤,南与呼中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毗连,西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右旗为邻,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沿黑龙江国境线长245公里。全县总面积18233平方公里。全县共辖7个乡、镇。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8.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万人;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县政府驻地西林吉镇。   漠河机场   漠河机场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民用机场,距离哈尔滨机场直线距离893公里。2006年6月21日开始建设施工,今年4月18日总体竣工,总投资2.36亿元。跑道长2200米,宽45米。停机坪面积12320平方米,同时停放2架中型客机。航站楼面积2000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万人次的需要。   我国最北的漠河机场 6月10日正式通航   漠河旅游   “白夜”和“北极光”两大天然奇景是漠河的特别之处。   每年夏季,漠河的白天便越来越长,晚上也相应地越来越短,尤其是夏至前后半个月,每晚只有子夜时分一两个钟头,天色稍微昏暗一些,随后又是朝霞似锦,旭日高悬,黑夜于是变成了“白夜”。   最热闹的要数夏至这天傍晚,长长的黑龙江畔聚满了山南海北的游人,他们在江堤上点起一堆堆篝火,轻歌曼舞观看神奇的白夜景观。当“夜色”降临的时候,天空仍象平日有云的白天那样明亮,由深红变为淡紫的晚霞,一直在西北地平线上持续到午夜,黑夜短暂,转瞬即逝。晚霞和黎明的曙光紧紧相连。   北极村的冬天漫长而寒冷。白天并不白,当地人称之为黑昼,每天太阳从东南方懒懒的升起,在雾蒙蒙的天空画个弧之后,又在西南方隐去了,白昼是这样的短暂。那太阳好象不发光,也不发热,只是低低低浮在空中。大雪铺地之时,北极村是一片银白的世界。   在漠河上空的北面,也经常出现绚丽多彩的“北极光”奇景。北极光在北面天空开始出现时,是一个由小至大、颜色变幻不定的光环,色彩臻至最灿烂妍丽时,光环慢慢移向东边,由大变小,逐渐消失。这时候,来观光的游人莫不翘首而望,欣赏难得一见的奇景。   旅游气候   漠河地处严寒地区,天气、气温较低,在祖国的最北端,常年温度较低,年平均气温:-5.5℃,平均气温零度以下达8个月,平均无霜期: 86.2天,平均年降水量460.8毫米,全年主风向:西北风。气候天气属寒温带季风气候天气,一月份平均温温度 -30.9°C,冬天最低气温曾达 -52.3°C。七月份平均温度为18.4°C,最高温可达36.3°C。   最佳旅游时间   最佳的旅游时间为夏季和冬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