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的 推断题

解推断题的技巧

北京2009年中考推断题会用到的化学方程式

由对物质的描述判断物质

推断题是中考化学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容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但学生普遍感觉这类题难度较大,解题时不知从何下手,下面简述这类题的解题技巧。
一、解题的一般思路

二、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
1.物质特征

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S(黄色)。
⑵ 溶液颜色:含有Cu2+(蓝色);含有Fe2+(浅绿色);含有Fe3+(黄色)。
⑶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2.现象特征
⑴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⑵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⑶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3.反应特征
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⑷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⑸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三、推断题解题的常用方法
1.一点击破 顺藤摸瓜
有些推断题,涉及曲折迂回的转化历程,同学们总觉得无从下手,只要抓住题目的明显条件(即“突破口”)得出直接结论。常用顺推的方法,沿正向思路分析推理,顺藤摸瓜逐步得出结论。
例1(黄冈市)物质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 E为红色固体单质,则B、D的化学式为:

B 、D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A+B: 。
(2)若E为一种盐,则A、C的化学式可能是 、 ;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B+C: 。
解析:同学们在解这类题时,一定要抓住题中的突破口,如:颜色、现象、特性等。通过正向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此题的突破口是:(1)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碳)、E为红色固体单质(铜)和方框图隐藏条件——置换反应,即C+2CuO 2Cu+CO2↑;(2)E是一种盐,则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来推断,能生成盐的反应比较多,此题答案开放。
答案:(1)B: CuO、D: CO2;A+B: C+2CuO 2Cu+CO2↑(2)A: H2SO4 C: CuSO4
B+C: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2. 逆向思维 反向推断
有些推断题,利用题给条件(即“果”)探求未知(即“因”)。同学们可以运用物质相互反应规律由因究果的思维方法进行逆向推理,得出结论。
例2 (黄石市)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⑴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 、
⑵F→G的反应类型
⑶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⑷指出B的一种用途
解析:解此题关键是抓住题给条件: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和方框图提供的信息,通过逆向思维方法进行推理得出结论。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得到沉淀的物质是二氧化碳(碳酸盐不符合题意),逆向反推,F是碳,E是铁,A是氢气,B是铜,H是氧化铜,C是硫酸铜,D是氢氧化铜和硫酸钡的化合物。
答案:⑴Cu(OH)2 BaSO4 ⑵ 化合反应 ⑶ 3 C + 2 Fe2O3 高温 4 Fe + 3 CO2↑ ⑷作导线
3.提出假设 逐一论证
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题给条件,提出假设,然后归纳推敲筛选,得出合理的假设范围,最后验证得出的结论。
例3 、(株州市)有X、Y、Z三种常见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 X+2Y=Z+H2O;②Z+Ca(OH)2=CaCO3↓+2Y。试推断(用化学式回答):
(1)X是__。
(2)符合上述条件的Y、Z有多少种组合,请任意写出一种组合:Y是__;Z是____。
解析:此题的解法可以根据题给条件提出假设,然后进行筛选,得出合理的结论。从②可以提出假设:Z是CO2或Na2CO3等,再进行分析验证可以得出Z是CO2的假设是错误的,而Z是Na2CO3的假设是正确的。答案(1)CO2 (2)NaOH(或KOH等) Na2CO3
(或K2CO3等)
4.发散思维各个击破
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各部分的已知条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各个击破,然后综合推断,得出相应结论。
例4.(泰安市)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此题以冰雪灾害为背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进行推断。解题时可以抓住各部分题给条件,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就可以推断出融雪剂一定不含硫酸铜,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里含有镁离子,后面无色溶液加硝酸银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说明有氯离子,综合分析可知,融雪剂一定含有氯化镁,可能含有氯化钠和硝酸钠。
答案:(1)MgCl2 CuSO4 NaCl和NaNO3 (2)AgNO3+NaCl=AgCl↓+NaNO3

白色沉淀有碳酸钙,氢氧化镁,硫酸钡,氯化银,碳酸钡。
红色固体单质有磷(初中阶段很少考),铜(一般都指铜)。
黑色粉末有氧化铜,二氧化锰,炭粉。
蓝色液体有硫酸铜。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红色粉末铜粉,氧化铁,磷。
浅绿色有氯化铜(有时候是浅蓝色),氯化亚铁,硫酸亚铁。
浅黄色有氯化铁,硫酸铁。
常考的就这几种。
再根据各物质的反应现象和特点,认真仔细推敲就好了。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 (点燃)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 Fe3O4 (点燃)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加热)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 2Al2O3(点燃)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 2H2O(点燃)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
4P + 5O2 = 2P2O5(点燃)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 SO2(点燃)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 CO2(点燃)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 2CO(点燃)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 2CO2(点燃)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 CO2 + 2H2O(点燃)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 = 2CO2 + 3H2O (点燃)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2Hg+ O2 ↑(加热)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加热)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2H2O+ O2(MnO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 2MgO (点燃)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加热)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 Cu + MgO (加热)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 CO2 (点燃)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 2Cu + CO2↑ (高温)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 4Fe + 3CO2↑ (高温)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 CO2 (点燃)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 2CO (高温)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
2CO + O2 = 2CO2 (点燃)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 CaO + CO2↑(高温)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 Cu + CO2 (加热)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 2CO2 (点燃)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 CO2 + 2H2O (点燃)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2CO2 + 3H2O(点燃)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 2H2O (点燃)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 (点燃)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 Fe3O4 (点燃)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 (加热)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C)

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但通入CO2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溶液。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4.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

5.吸水后由白变蓝的是无水CuSO4

6.最常见的液态物质是H2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7.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

8.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粉

9.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

10.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11.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碳铵)

一些常用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
H2O-18;CO2-44;CaCO3-100;HCl-36.5;H2SO4-98;NaOH-40;Ca(OH)2-74;

一些物质的俗称
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Hg-水银;

CO2-干冰;CaO-生石灰;Ca(OH)2-熟石灰、消石灰;CaCO3-石灰石、大理石;

CH4-沼气、瓦斯、天然气;C2H5OH-酒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06
考试前有必要记的初中化学基础概念
背过这些差不多就能拿满分
初中化学知识小辑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二:其它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
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
32、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3、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34、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35、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3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认宏观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和可能改变。
37、碳的两种单质:石墨、金刚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8、写出下列物质的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沼气:CH4、煤气:CO、水煤气:CO、H2、天然气:CH4、酒精:C2H5OH、
醋酸:CH3COOH、石灰浆、熟石灰、石灰水:Ca(OH)2、生石灰:CaO、
大理石、石灰石:CaCO3、干冰:CO2
初中化学知识点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蒸发、挥发、溶解、潮解等。
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生锈、腐败、风化等。
2 、单 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C、S、Fe 等。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2、KClO3、H2SO4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H2O、CO2 、 SO2、Fe2O3等。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通常是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2 、SO2 、SO3 等。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通常是一些金属氧化物,如:CuO、MgO、Fe2O3等。
酸:由H+、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如: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
碱:一般由金属离子和OH— 组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Fe(OH)3
盐:一般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盐分为三种: (1) 正盐,如:NaCl、Na2CO3、CuSO4 (2) 酸式盐, 如: NaHSO4
(3) 碱式盐, 如: Cu2(OH)2CO3
3、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原子团如下:OH— (氢氧根)、 NO3— (硝酸根)、
SO42— (硫酸根)、CO32— (碳酸根)、 PO43— (磷酸根)、 NH4+(铵 根)
二、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例 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氢原子;3H:表示三个氢原子
2、离子符号: 例 氢离子: H+ (注意:1不写出) 镁离子:Mg2+三个硫酸根离子 :3 SO42—
3、化学式: 例 碳酸钠: Na2CO3 氢氧化钙: Ca (OH)2
4、电离方程式: 例 HNO3 === H+ + NO3–
Ca(OH)2 === Ca2+ + 2OH–
Na2CO3 === 2Na+ + CO32–
5、化学方程式: (要求熟练)
实验室制O2 :
实验室制H2 : Zn + H2SO4 ===== ZnSO4 +H2↑
实验室制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检验CO2 : CO2 + Ca(OH)2 ===== CaCO3↓+ H2O
检验H2O :CuSO4 + 5H2O ===== CuSO4 ? 5H2O (白色 蓝色)
湿法炼铜 : Fe + CuSO4 ===== Cu + FeSO4
要求熟记: (1)、1—18号原子顺序,并能画出结构示意图。 (P59)
(2)、常见元素化合价。 (P63) 三、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 A + B + … == C
2、分解反应: A == B + C + …
3、置换反应: A + BC == B + AC
(1)、金属 + 酸 ==== 盐 + H2
反应条件:金属必须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前的金属, 酸一般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不用稀硝酸。
(2)、金属 + 盐 ==== 新金属 + 新盐
反应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置换后面的金属, (K、Ca、Na 除外)
盐必须是可溶性盐。
4、复分解反应: AC + BD ==== AD + BC
(1)、 酸 + 碱性氧化物 ==== 盐 + 水
(2)、 酸 + 碱 ==== 盐 + 水
(3)、 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4)、 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5)、 盐 + 盐 ==== 两种新盐
反应条件:反应物中无酸时要求反应物都可溶,有酸时要求是强酸,
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或水。
要求熟记: (1)、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P162)
(2)、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P228)
四、元素化合物知识:
1、常见气体及其性质: H2、 O2、 CO、 CO2、 CH4
可燃性:H2、CO、CH4 还原性:H2、CO 毒性:CO
密度比空气大:O2、CO2 可溶于水:CO2 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2、常见物质的俗名:
纯 净 物: CO2 (干冰) C2H5OH (酒精) CH3COOH (醋酸) CaO (生石灰)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Na2CO3 (纯碱)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CuSO4•5H2O (胆矾、蓝矾)
混 合 物: 煤( C ) 天然气、沼气(CH4)生铁、钢(Fe) 铁锈、赤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石灰水、石灰浆[Ca(OH)2 ]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盐酸( HCl )
3、与水可以反应的物质:
(1)、大多数酸性氧化物:如CO2、SO2、SO3 ,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H2CO3、 H2SO3 (亚硫酸)、 H2SO4 。
(2)、少数碱性氧化物: 如K2O、CaO、Na2O ,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KOH、 Ca(OH)2、 NaOH 。
(3)、某些盐: (有结晶水合物的盐) 如:
CuSO4 + 5H2O === CuSO4•5H2O
Na2CO3 + 10H2O === Na2CO3•10H2O
4、常见的酸、碱、盐的特性:
挥发性:浓盐酸、 浓硝酸 吸水性: 浓硫酸、 固体氢氧化钠(潮解)
脱水性:浓硫酸 毒性: NaNO2(亚硝酸钠) 、CuSO4 (硫酸铜) CH3OH(甲醇)
遇水放热:浓硫酸(稀释时)、 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 CaO(与水反应时)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pH 值
酸 性 红 色 无 色 pH值<7
中 性 紫 色 无 色 pH值=7
碱 性 蓝 色 红 色 pH值>7
备注:盐不一定显中性,如 NaCl溶液显中性,但Na2CO3溶液显碱性,而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溶液则显酸性。
5、常见酸、碱、盐的主要用途:
HCl、H2SO4 —— 用于金属除锈
NaOH —— 制肥皂、造纸 Al(OH)3 —— 治疗胃酸过多
Ca(OH)2 —— 制三合土、漂白粉、农药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等
CuSO4 ——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Na2CO3 —— 制洗涤剂、蒸馒头等
CaCO3 —— 制水泥等建筑材料
6、环境污染方面:
(1)、大气污染:
主要分两种:A、有害气体,如:SO2、NO2、CO 等,其中CO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而SO2、NO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另注:空气中CO2 浓度增大会导致温室效应 (P111);而含氟物质的排放会破坏O3 (臭氧) 层,使得地球表面受紫外线辐射加重 (P10)。]
B、粉尘,如:灰尘、粉煤灰 等。
(2)、水污染:
主要来源于:A、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第2个回答  2009-04-04
应该差不多了`~~
考试应该都在里面了`~~

.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与三氧化硫反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第3个回答  2009-04-04
注意提示性文字,即“题眼”

比如

溶液为蓝色,就有铜,多半是硫酸铜

浅绿色是亚铁,黄色是铁盐

“常见的建筑材料”就是碳酸钙

“常用溶剂”就是水

“常见温室气体”是CO2,当然,有可能是CH4

“刺激性气体”氨气NH3

“改良土壤酸性”熟石灰Ca(OH)2

常用干燥剂有很多,CaO或浓硫酸

还要多做中考题

化学方程式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5. 加热氯酸钾(少量二氧化锰催化):2KClO3 二氧化锰 加热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70.氢氧化钡与硫酸铜:Ba(OH)2 + CuSO4 === BaSO4↓ + Cu(OH)2↓
71.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2.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74.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 高温 2CO
80.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主要注意煅烧碳酸钙,

硫酸铜的反应

炼铁

工业制烧碱(碳酸钠和石灰水混合)

参考资料:平时积累+百科

第4个回答  2009-04-06
一、解题步骤
1. 审题 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 分析 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 解答 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 检验 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二、题型
1. 元素推断题
2.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3. 实验推断题
4. 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
溶液颜色 蓝色
浅绿色
黄色
紫红色
火焰颜色 淡蓝色
蓝色
蓝紫色
常见气体 无色无味
有刺激性气味
常见固体 黄色
暗紫色
绿色
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红色
黑色
白色沉淀
(可溶于酸)
白色沉淀
(不溶于酸)
元素之最 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C)
其 它 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但通入CO2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溶液。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4.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
5.吸水后由白变蓝的是无水CuSO4
6.最常见的液态物质是H2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7.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
8.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粉
9.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
10.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11.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碳铵)
一些常用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 H2O-18;CO2-44;CaCO3-100;HCl-36.5;H2SO4-98;NaOH-40;Ca(OH)2-74;
一些物质的俗称 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Hg-水银;
CO2-干冰;CaO-生石灰;Ca(OH)2-熟石灰、消石灰;CaCO3-石灰石、大理石;
CH4-沼气、瓦斯、天然气;C2H5OH-酒精
绪言、第一章(10)
2Mg+O2 =2MgO Cu2(OH)2CO3 =2CuO+H2O↑+CO2↑
4P + 5O2 =2 P2O5 C+O2 =CO2 S+O2 =SO2
3Fe+2O2 =Fe3O4 4Al+3O2 =2Al2O3
2KMnO4 =K2MnO4+MnO2+O2↑ 2KClO3 =2KCl+3O2↑
2H2O2 =2H2O+O2↑
第三章(12)
2H2O =2H2↑+O2↑ 2H2+O2 =2H2O
Zn+H2SO4=Zn SO4+H2↑ 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Cl=2AlCl3+3H2↑
H2+CuO =Cu+H2O Fe3O4+4H2 =3Fe+4H2O
第五章(17)
C+O2 =CO2 2C+O2 =2CO C+2CuO =Cu+CO2↑
CO2+C =2CO CO2+H2O=H2CO3 H2CO3=CO2↑+H2O
CO2+Ca(OH)2=CaCO3↓+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K2CO3+2HCl=2K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O3 =CaO+CO2↑ CaO+H2O=Ca(OH)2
CO+CuO =Cu+CO2 Fe2O3+3CO =2Fe+3CO2 Fe3O4+4CO =3Fe+4CO2
CH4+2O2 =2H2O+CO2 C2H5OH+3O2 =3H2O+2CO2
第六章(5)
3Fe+2O2 Fe3O4 Fe+H2SO4=FeSO4+H2↑ Fe+2HCl=FeCl2+H2↑
Fe+CuSO4 Cu+FeSO4 Fe2O3+3CO 2Fe+3CO2
第八章
金+盐(4)
Fe+CuSO4 Cu+FeSO4 Zn+CuSO4 Cu+ZnSO4
Cu+ Hg(NO3)2 Cu(NO3)2 +Hg Cu+2AgNO3 Cu(NO3)2+2Ag
金氧+酸(4)
Fe2O3 +6HCl ====2FeCl3 +3H2O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CaO+2HCl=CaCl2+H2O CuO+H2SO4 CuSO4+H2O
非金氧+碱(4)
2NaOH+CO2 N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SO3+2NaOH===Na2SO4+H2O
酸+碱(9)
Cu(OH)2+2HCl CuCl2+2H2O Cu(OH)2+H2SO4 CuSO4+2H2O
Ca(OH)2+2HCl=CaCl2+2H2O Mg(OH)2 + 2HCl=MgCl2+2H2O
HCl+NaOH NaCl+H2O 2NaOH+H2SO4 NaSO4+2H2O
NaOH+HNO3=NaNO3+H2O Ca(OH)2+2HAc=Ca(Ac)2+CO2↑+H2O
Mg(OH)2+2HAc=Mg(Ac)2+2H2O
盐+酸(6)
AgNO3+HCl AgCl↓+HNO3 BaCl2+H2SO4 2HCl+BaSO4↓
CaCO3+2HCl=CaCl2+H2O+CO2↑ K2CO3+2HCl 2KCl+H2O+CO2↑
Na2CO3+2HCl 2NaCl+H2O+CO2↑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盐+碱(7)
2NaOH+CuSO4== Cu(OH)2↓+Na2SO4 3NaOH+ FeCl3==2Fe(OH)3↓+3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MgCl2+2NaOH==Mg(OH)2↓+2NaCl
6NaON+Fe2(SO4)3==2Fe(OH)3↓+3Na2SO4 Na2CO3+Ba(OH)2==BaCO3↓+2NaOH
Cu(NO3)2+2NaOH==Cu(OH)2↓+2NaNO3
盐+盐(7)
BaCl2+Na2SO4=BaSO4↓+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BaCl2+MgSO4 MgCl2+BaSO4↓ 2AgNO3+BaCl2 Ba(NO3)2+2AgCl↓
Ba(NO3)2+Na2CO3=BaCO3↓+2NaNO3
3BaCl2+Fe2(SO4)3 3BaSO4↓+2FeCl3 NaCl+AgNO3 AgCl↓+NaNO3
氧化物和水反应(7)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CaO+H2O=Ca(OH)2 BaO+H2O=B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其他(6)
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
2AgNO3 2Ag+2NO2↑+O2↑ 2H2S+3O2 2SO2+2H2O
Cu2(OH)2CO3 + 2H2SO4=====2CuSO4 + CO2↑ + 3H2O
2Na2O2+2CO2 2Na2CO3+O2
可能有缺失,加我497523620.我能给你更多资料。
记得给分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