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藕香残玉簟秋”的“簟”怎么读?

如题所述

读音为:diàn

释义:

1. 竹席:竹~。~笰(车上的竹席篷)。

2. 竹名:~竹。

词组:

    簟子【diàn zǐ】席子。

    簟纹如水【diàn wén rú shuǐ】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竹簟【zhú diàn】竹席。

    簟笰【diàn fèi】车上的竹席篷。

    簟纹【diàn wén】席纹。

造句:

    我不明白为何一天比一天想他,躺在竹簟上,跟秀竹惨嚎:我中暑了!飞虹在帘子后啐口大骂:你中箭了!再过两天,就是八月了,他还不来。

    更鼓敲响的时候,乞巧已喝得醉了,倒在竹簟上,齁齁地睡着。

    一妙龄少女紧闭双眸委于竹簟间辗转,她的额角鬓间隐隐浮现出一层薄汗,纤柔玉指紧紧攥着身上的薄被,好似强忍着旁人无法知晓的痛苦。

    前辈是说寒潭与竹簟皆能祛毒?

    北面靠墙才是一排堆放着农具和箩筐竹簟的栈房,中间长满了小草的硬实的晒场地足有五亩田大。

出处:

    内有一只大船,挂着四盏明角灯,铺着凉簟子,在船上中间摆了一席。——《儒林外史》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苏轼《南堂五首》

    纱厨如舞,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辛弃疾《御街行》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牛峤《菩萨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0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
编辑本段注释
①“裳”,古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②玉簟:音diàn
,光华如玉的精美竹席。
③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相传雁能传书。
一剪梅
亦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本词前后阕一、三、六句用韵。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脚▲仄韵脚)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作者
李清照
(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第2个回答  2019-12-19
第3个回答  2020-04-19
diàn
(形声.从竹,覃声.本义:竹席)
同本义
[mat].如:簟子(簟席.竹席);簟纹(席纹)
也指用芦苇编制的席
[reed
mat]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