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的分类有哪些

如题所述

会计科目分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8

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按照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遵循了会计要素的基本特征,它将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的进行归集,清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扩展资料

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须对会计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进行级次划分。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

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所做的总括分类,它提供总括性的核算指标,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更为详细的分类,它能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核算指标,如“应收账款”总分类科目下按照具体单位名称分设的明细科目,具体反映应向该单位收取的货款金额。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二级科目下分设三级科目、四级科目等进行会计核算,每往下设置一级都是对上一级科目的进一步分类。

在我国,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自行增设、删减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以保证会计科目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07

会计科目分类: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二)按其核算信息详略程度分类:

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须对会计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进行级次划分。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

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所做的总括分类,它提供总括性的核算指标,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更为详细的分类,它能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核算指标,如“应收账款”总分类科目下按照具体单位名称分设的明细科目,具体反映应向该单位收取的货款金额。

(三)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经济用途指的是会计科目能够提供什么经济指标。会计科目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盘存类科目、结算类科目、跨期摊配类科目、资本类科目、调整类科目、集合分配类科目、成本计算类科目、损益计算类科目和财务成果类科目等。

扩展资料: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加以科学归类,是进行分类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方法。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第3个回答  2017-07-07
会计科目分类有六大类,每大类有具体明细,根据行业特点掌握,并不是每个公司要核算所有会计科目。
一、资产类
1 库存现金
2 银行存款
4 存放同业 银行专用 新增
5 其他货币资金
4 短期投资(分拆)
5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更名)
6 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 新增)
7 存出保证金(金融共用 新增)
8 交易性金融资产 (新增)
9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10 应收票据
11 应收账款
12 预付账款
13 应收股利
14 应收利息
15 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专用 新增)
16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 新增)
17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18 其他应收款
19 坏账准备
13 应收补贴款
20 贴现资产(银行专用 新增)
21 拆出资金(新增)
22 贷款(银行和保险共用 新增)
23 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和保险共用 新增)
24 代理兑付证券(银行和证券共用 新增)
25 代理业务资产 (新增)
26 材料采购(更名)
27 在途物资(新增)
28 原材料
29 材料成本差异
30 库存商品
31 发出商品(新增)
32 商品进销差价
33 委托加工物资
34 周转材料(新增)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35 消耗性生物资产
36 贵金属
37 抵债资产 (金融共用 新增)
38 损余物资(保险专用 新增)
39 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专用 新增)
40 存货跌价准备
41 持有至到期投资(新增)
4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新增)
4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新增)
44 长期股权投资
29 长期债权投资(更名)
45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6 投资性房地产(新增)
47 长期应收款(新增)
48 未实现融资收益(新增)
49 存出资本保证金 (新增)
50 固定资产
51 累计折旧
52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3 在建工程
54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55 固定资产清理
56 未担保余值(租赁专用 新增)
57 生产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 新增)
58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农业专用 新增)
59 公益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 新增)
62 无形资产
63 累计摊销 (新增)
64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5 商誉(新增)
41 未确认融资费用(变更类别)
66 长期待摊费用
67 递延所得税资产(新增)
69 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负债类
70 短期借款
77 交易性金融负债 (新增)
78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金(融共用 新增)
79 应付票据
80 应付账款
81 预收账款
82 应付职工薪酬
50 应付福利费(合并)
83 应交税费 (合并)
53 其他应交款(合并)
84 应付利息(新增)
85 应付股利
86 其他应付款
92 代理业务负债(新增)
93 递延收益(新增)
94 长期借款
95 应付债券
98 保户储金(保险专用 新增)
99 独立账户负债(保险专用 新增)
100 长期应付款
101 未确认融资费用 (变更类别)
102 专项应付款
103 预计负债
104 递延所得税负债(更名)
三、共同类
106 货币兑换 (金融共用 新增)
107 衍生工具 (新增)
108 套期工具(新增)
109 被套期项目(新增)
四、所有者权益类
110 实收资本
111 资本公积
112 盈余公积
114 本年利润
115 利润分配
116 库存股(新增)
五、成本类
117 生产成本
118 制造费用
119 劳务成本
120 研发支出(新增)
121 工程施工 (建造承包商专用 新增)
122 工程结算 (建造承包商专用 新增)
123 机械作业 (建造承包商专用 新增)
六、损益类
124 主营业务收入
129 其他业务收入
13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新增)
132 投资收益
136 营业外收入
137 主营业务成本
138 其他业务支出
139 营业税金及附加
149 销售费用(更名)
150 管理费用
151 财务费用
152 勘探费用 (新增)
153 资产减值损失 (新增)
154 营业外支出
155 所得税费用(更名)
156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3-02

会计科目分类是为了正确地掌握运用会计科目,了解会计科目的内容、用途和结构,就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合理的分类,通常是按照下列两个标准分类:按经济内容分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