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名句有什么

如题所述

1、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洛阳女儿行》
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洛阳女儿行》,此句的意思是洛阳城里有个少女,和我对门而居。
2、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洛阳女儿行》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古诗《洛阳女儿行》。此句的意思是:西施洁净美丽,谁去怜爱这样姑娘;贫贱的时候,只好在若耶溪头浣纱。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相思》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
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此诗是一首流传广泛、妇孺皆吟的名诗,作者利用“听而不见”的视听差异,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像力,既然“空山不见人”,却又是“但闻人语响”;既然“反景”,说明太阳已在视觉范围之外,又“复照青苔上”,这是诗人在诱导读者自我幻想出各自的林荫场景,因人而异。总之,这是一首典型的诗画相融佳作!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读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该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9、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观猎》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王维的人生大志也隐藏在字里行间。
1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
1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1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三首》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
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17、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 《山中送别》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1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
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19、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辛夷坞》
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20、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渭川田家》
2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2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君自故乡来》
23、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送别》
2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月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2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26、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洛阳女儿行》
27、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洛阳女儿行》
28、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青溪》
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29、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源行》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可以说,是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在早年作品中的反映。
30、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31、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西施咏》
诗人所处的盛唐时代,在繁华的外衣下隐藏着政治危机:奸邪小人把持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甚至连一些斗鸡走狗之徒也得到了君王的恩宠,身价倍增,飞扬跋扈;才俊之士却屈居下层,无人赏识。而“读书三十年”的儒生,却“腰下无尺组”,“一生自穷苦”。
3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33、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
34、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春中田园》
3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眺》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30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王维《西施咏》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桃源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王维《终南山》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王维《春中田园》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红牡丹》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王维《晓行巴峡》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王维《寒食氾上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鹏。——王维《积雨辋川作》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
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王维《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渭川田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维《老将行》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第2个回答  2017-10-04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1]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2]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维的名句,大多出现在他的格律诗中。如:
其他回答

1、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洛阳女儿行》
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洛阳女儿行》,此句的意思是洛阳城里有个少女,和我对门而居。
2、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洛阳女儿行》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古诗《洛阳女儿行》。此句的意思是:西施洁净美丽,谁去怜爱这样姑娘;贫贱的时候,只好在若耶溪头浣纱。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相思》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
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此诗是一首流传广泛、妇孺皆吟的名诗,作者利用“听而不见”的视听差异,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像力,既然“空山不见人”,却又是“但闻人语响”;既然“反景”,说明太阳已在视觉范围之外,又“复照青苔上”,这是诗人在诱导读者自我幻想出各自的林荫场景,因人而异。总之,这是一首典型的诗画相融佳作!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读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该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9、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观猎》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王维的人生大志也隐藏在字里行间。
1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
1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1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三首》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
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17、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 《山中送别》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1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
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19、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辛夷坞》
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20、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渭川田家》
2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2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君自故乡来》
23、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送别》
2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月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2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26、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洛阳女儿行》
27、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洛阳女儿行》
28、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青溪》
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29、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源行》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可以说,是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在早年作品中的反映。
30、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31、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西施咏》
诗人所处的盛唐时代,在繁华的外衣下隐藏着政治危机:奸邪小人把持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甚至连一些斗鸡走狗之徒也得到了君王的恩宠,身价倍增,飞扬跋扈;才俊之士却屈居下层,无人赏识。而“读书三十年”的儒生,却“腰下无尺组”,“一生自穷苦”。
3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33、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
34、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春中田园》
3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眺》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第3个回答  2017-09-09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元功缘数奇。
第4个回答  2017-09-01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洛阳女儿行》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洛阳女儿行》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观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三首》

    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 《山中送别》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辛夷坞》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渭川田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君自故乡来》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送别》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