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我作为被告应该要做哪些事情?

我因工作安排她对方调换到前台。 过程中对方不愿意。不同意我安排。我因着急推了两下肩膀。有视频我推了两下。有证人证明我没有打人。对方说我打人。当天去派出所协调了回公司解决。第二天公司告诉我说我我降级处理。对方调走。他不同意。超过了24小时又跑去住院花费了7000。住院说胸部发炎背部疼痛和腰部疼痛。他和我要两万我没有。我认倒霉决定给两千。他正在准备起诉。我庭上该说什么?

开庭作为被告,应该遵守法庭纪律的前提下,可以开展以下诉讼活动:

(一)应将自己调查、收集的证据进行归类整理。

(二)向法院提交证据,提交编制的证据目录。

(三)根据被案件的有关材料及阅卷情况,准备法庭调查提纲。

(四)应认真认真准备辩论意见。

(五)参与法庭调查,审判长在核对当事人身份时,有权对对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提出异议。可以对审判人员、书记员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

(六)陈述事实对原告进行反驳或者宣读答辩状,提起反诉的,讲明具体请求和理由;

(七)审判长归纳争议焦点或法庭调查重点后,有权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

(八)出示证据,应当简要说明该证据事实的种类、证据来源、取证时间、地点、提交人及可以证明的事实等。并有权对原告方的证据进行质证。

(九)参与法庭辩论,应紧紧围绕争议焦点或者法庭调查的重点进行。从事实、证据、法律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阐明观点,陈述理由。

(十)在法庭辩论过程中,发现案件某些事实未查清的,可以申请恢复法庭调查。

(十一)在庭审过程中,发现审判程序违法,应当指出,并要求立即纠正,以维护自身诉讼权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6
根据原告判决中的内容和诉求来确定自己该做什么。收到法院传票后,被告首要是研究诉状的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等,确定相应的对策和抗辨意见。并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如果被告认可原告的诉讼请求的,就正常应诉,尽量和解以达成对自己更有利的结果。

2、如果不认可的,应该积极收集、准备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在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向法庭举证。

3 、如果自已感觉完成有困难或有不明白之处的,则可以请诉讼代理人,或者请教相关专业人士。
第2个回答  2018-09-21
民事案件中被告需要做如下准备工作: 第一,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提交的相关证据,做一份书面的答辩意见,并收集自己有利的证据,用于支持自己的主张,反驳对方的请求; 第二,庭审过程中,法院会要求被告陈述答辩意见,以及就案件事实部分进行补充说明 第三,被告在原告举证结束后,需要就原告的证据提出质证意见 第四,被告举证 第五,法庭辩论 第六,最后陈追问

像这种我会被判多少钱的。 我同事都告诉我私下调解给钱处理。可是给两万我又没有打她。 我现在是碰到老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2-07
开庭作为被告应该要准备的事情如下:
1、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提交的相关证据,做一份书面的答辩意见,并收集自己有利的证据,用于支持自己的主张,反驳对方的请求;
2、按照法庭规定的时间,地点准时出庭;
3、如果被告对诉讼程序不了解可以委托律师代理。
4、庭审过程中,法院会要求被告陈述答辩意见,以及就案件事实部分进行补充说明;
5、被告在原告举证结束后,需要就原告的证据提出质证意见;
6、被告举证;
7、法庭辩论;
8、最后陈述。
被告人的主要诉讼权利如下:
1、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2、有获得辩护的权利;
3、申请回避的权利;
4、对于司法工作人员侵犯其合法的诉讼权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5、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任何人不得被确定有罪;
6、有权参与法庭审理,有权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
7、有进行最后陈述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第一百三十七条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26
对方已经起诉了吗?追问

还没有起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