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升初2017政策有什么?

如题所述

首先第一个变化是关于信息采集,时间较去年提前了一天。也就仅仅是一天而已,是4月10日—4月21日。信息采集是做什么的呢?主要是为了摇号。也就是你在信息采集前完成孩子户口的迁移,即可按户籍进行摇号。

    2016年3月,还有学生通过买房,迁户口,在信息采集前完成了变更,然后以新户口进行摇号成功的案例。所以信息采集,大家务必重视。

第二个就是公立学校的自主招生极度减少。

这一条信息其实在文件中并没有体现,但是在教育局开会中,以及过去文件中已经体现了,并且在2月末,教育部的文件中已经明确的提出,要压缩到5%以内。

这一条下来后,公立学校的日子更加难过。同时还预计各个公立学校的所谓重点班会减少招生。对比17号出来的华杯赛获奖人数,可想而知今年凭借竞赛进公立学校的仗会有多么惨烈。

第三个是明令禁止各类证书择校。这一条老生常谈了,虽然觉得这一条说了等于没说,因为这是根本不可能杜绝的。但是今年的管理力度确实比往年严肃的多。

对比2016届,今年证书择校更老火。16届记得是15年的12月左右就有学校已经开始行动了。但是今年的话,年前的都是单蹦的几个人,也就最近才开始有动向。大家一等奖高分的,以及5年级双一,区三好等有的,可以关注三个小联中。但是对于以后竞赛是否还走的通,这个事情就真不好说了,应该是越来越紧吧。

第四个变化是要求民办学校全部网络报名,并出现了第一二三志愿的说法。民办学校招生实行网上报名,学生自愿通过市招考办网站完成网上报名,每一位小学毕业生可依序填报三个志愿,每个志愿限报一所学校,如遇同一学生被两所及以上学校同时录取的情况,按照志愿优先原则,由志愿序号靠前的学校优先录取。各民办学校自主录取,安排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确认录取资格的时间应不少于三天。

关于这一条需要说道说道。其实这一条我个人认为没什么影响。自2015年开始网上志愿,就有学校吓唬家长们他们只收第一志愿。到今年的排位赛,抢位赛,明星赛,都有填志愿的说法了。但是呢,该录取的录取,该去哪里的去哪里。但那都是过去政策中没有提出一二三志愿,今年提出了,又要有什么新玩法呢?

我觉得仅仅在于最后提取流水号环节而已,但那会,其实录取早已结束了,去年小升初是5月最后一周,考后3天内交钱,也就是6月3日前已经完成了缴费,家长们选择完了学校,但是流水号似乎是8号才出来,这时候到底是第几志愿录取,已经不重要了不是吗?

第五个变化,关于简阳。作为2016新加入成都的简阳,升学政策由当地行政部门制定。那家长们就纠结了,简阳算不算本地生呢。应该说简阳还是本地生,但是政策类似成都的郊县。在报考私立学校的时候,参与的是本地生的考试(不排除系统对接没完成,可以报考外地生)。但是在读公立学校这个环节,应该还是在简阳选择,选不到成都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