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论功绩不输于朱元璋和朱棣,为什么他最后会差点毁了明朝?

如题所述

这个问题好奇怪啊,朱瞻基功绩怎么可以跟朱元璋和朱棣比肩?

朱元璋北伐将元朝撵回了老家蒙古高原再造汉家天下,执政后期实行塞王拓边政策不断蚕食北元,将今天的内蒙大部都收入了明朝版图。

朱棣虽然放弃了蒙南大片地区,但是他设立奴儿干都司,南征安南开辟了大片疆土。

朱瞻基继位后,放弃安南、放弃开平卫、南迁奴儿干都司,在开疆扩土这一方面他绝对没法比肩明朝的二祖。

朱元璋、朱棣一心用武力扫灭北元,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们强行将民众纳入军户制下。到了朱棣晚年明朝四成以上的户口都被纳入了军户,整个明朝就是一个庞大的大军营。军户制就是西藏的农奴制,军户底层免费为明朝种地打仗,这种违背社会发展潮流的制度,在朱棣晚年便已经难以为续,军户大量逃亡使得明军卫所名存实亡,军户兵战力急剧下降。

而且朱棣太能折腾,五出漠北,南修武当,招抚诸番,北建故宫,开挖运河,六遣西洋,九上北海、征伐安南、编纂大典、铸造大钟。朱棣折腾的程度不比隋炀帝和汉武帝差,朱元璋留下的那点家底早已经被朱棣败光了。

朱瞻基继位后继承他父亲明仁宗朱高炽的收缩策略,也是因为他爷爷朱棣实在是太能折腾,面对空虚的府库朱瞻基也只得如此。

朱瞻基采取的两个策略对明朝后来的国势衰微影很大的:

第一个就是完全撤掉蒙南防线,这个主要责任其实不在朱瞻基而在朱棣。

朱元璋封大儿子们当塞王开边,因此到了朱元璋去世时,明朝已经在蒙南形成了一条从辽西到哈密卫的防线,长城防线这时已经远在南方成了第二道防线了。

但是随着朱棣靖难之役篡权后便收了塞王兵权,他改变了朱元璋蚕食北元的策略,裁撤了蒙南大量卫所集中兵力到北京,直接大军出塞扫荡漠北。然而朱棣五出漠北战绩寥寥,虽然鞑靼是被拖垮了,可是瓦剌又崛起,朱棣北伐等于是给瓦剌做了嫁衣。

由于朱棣时期已经将蒙南防线的东段大宁卫和西段东胜卫拆掉了,只剩下了孤立的开平卫立在塞外,阻断辽东与河套之间的蒙古人迁移道路。但是这时由于卫所兵大量逃亡,开平卫根本无力阻断蒙古人的东西往来。

所以朱瞻基面对的问题是要么完全恢复蒙南防线,要么把空耗粮饷留之无用的开平卫拆除。对于执行收缩国策的朱瞻基来说拆掉开平卫是必然的,但是开平卫后的长城附近有一个地名叫作土木堡。瓦剌军队在朱瞻基死后的第十四年,之所以能轻易越过长城到达土木堡,正是因为朱瞻基拆除了开平卫。

从这个角度讲朱瞻基拆除开平卫,大大方便了瓦剌进军长城内。不过,以明朝当时的国力无法支撑开平卫也是必然的,土木堡之败更多的还是明英宗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设立内书堂教授太监文化知识。

阉党干政正是从明朝在宫内设立内书堂开始的,明朝第一个权宦王振就是内书堂的教师。但是,内书堂有的史料也认为是朱棣设立的,因此朱瞻基很可能只是延续了朱棣的政策。当不管是朱棣还是朱瞻基设立的内书堂,这说明明朝皇帝有意识地在培养太监协助自己理政了。

在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王朝里,不乏有培植太监势力来制衡朝臣的先例,但是这么做的后果无不是为王朝带来了大的动荡。

朱瞻基当然知道使用太监的后果,但是他是明朝皇帝中第一个追求享受的皇帝,他明知这是一副毒药,可想享受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踏出了这一步。而且朱瞻基还加大了东厂的权力,这为以后权宦王振凌驾于群臣之上埋下了伏笔。从朱瞻基之后,东厂尾大不掉造成明朝太监权势熏天,这不但使得明朝屡屡陷入宦官揽权的恶性循环不能自拔,也使得明朝的特务政治这个毒瘤伴随着明王朝一直到灭亡。

朱瞻基功绩肯定不如他的两祖,但是说他差点毁了明朝也是言过其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0
因为朱瞻基在做出一些决策的时候出现了失误,给明朝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影响了明朝的根基,所以才差点毁了明朝。
第2个回答  2021-12-20
这是因为朱瞻基采取了不恰当的措施,导致当时的明朝损失非常的惨重,导致外患非常的严重,影响了明朝的发展。
第3个回答  2021-12-20
因为他采取了不恰当的策略,这两个策略影响了国家的发展,最后导致明朝发展的不是特别的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