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什么时候播种啊?

如题所述

关于小麦播种时间的问题,由于区域不同,会有差别,南方和北方来看,相差半月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些特别区域,能相差一个月,所以,单从时间分析,大概在下面这个时间段。

一般我国每年3~4月份播种春小麦,8~11月份播种冬小麦。但是不同地区有其适宜的播种时期。冬小麦:9、10月份播种,也就是10月1号到10月23号之间进行秋小麦播种实最为合适的。每年的9月和10月都是小麦播种的高峰期,不过关于具体的播种时间,各个小麦产区还是有差异的。

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冬麦: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春麦: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

扩展资料:

小麦要高产适期播种是关键:

适期播种是充分利用当地光热和水土资源,打造适宜群体起点,培育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构建合理群体结构,预防冬春冻害和后期倒伏早衰,奠定稳产高产基础的重要技术措施。

小麦播种适期与气温和品种特性关系最为密切。河南省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均为半冬性或弱春性品种,这两类品种冬前形成主茎5~6片叶、单株分蘖3~5个、次生根5~8条壮苗标准的适宜积温为500~600℃,若冬前积温小于400℃,将导致分蘖不足,群体偏小,次生根发育不良,苗情偏弱;大于750℃则易造成冬前旺长,冬春易发生冻害,并为后期发生倒伏和早衰埋下隐患。

各地在具体确定小麦播种适期时,还要考虑当地麦田肥力水平、土壤墒情、地形和劳动力及整地播种机具情况等作出适当调整。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今年秋季气温偏高,且高温持续时间长,秋作物成熟收获早,加之9月下旬全省多次出现降水过程,目前绝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农民朋友一定注意不要抢墒播种,以免冬前旺长,为冬春冻害和后期倒伏、早衰埋下隐患。

一定要抓住秋作物收获腾茬早和近期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提高整地质量,做到科学配方施肥,严格控制播量,掌握适宜播种深度,大力推广播前或播后镇压,并注意使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对于目前墒情不足的麦田还要提前浇水造墒,确保足墒播种,努力提高播种质量,为小麦正常生长和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人民网:麦播时节 专家提醒:小麦要高产适期播种是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0

以播种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但是不同地区有其适宜的播种时期。

扩展资料:

我国近代培植历史:中国从1996年起就对小麦进口实行配额管理。从2002年4月份开始,玉米、小麦和大米实行出口零税率政策,提高了我国粮食品种的出口竞争力。小麦进出口增加,则与品种有关系,以较低价格向韩国等周边国家出口饲料用麦陈麦(主要是春小麦),从美国等国家进口优质硬粒小麦。

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内资源环境、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人口众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将粮食安全问题摆在首位,明确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针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战略目标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在"四化"同步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为细化和落实中央提出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方针和目标,笔者对国内小麦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思考,认为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的6大突出问题需要关注和应对。

国内主要分布情况: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平原、汾河谷地、关中平原和山东半岛。

生长环境: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5]

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9

寒露之前。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

扩展资料: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

2017年,中国农科院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贾继增领衔的研究团队,完成了染色体级别的D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并首次获得小麦D基因组一个完整的整合图谱。

2018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完成了小麦A基因组的测序和染色体精细图谱的绘制。全面揭示了小麦A基因组的结构和表达特征。这一成果5月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小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1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但是不同地区有其适宜的播种时期。

扩展资料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小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0

以播种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我国以冬小麦为主。我国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大概在9月的中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春小麦播种时间在春天3月到4月份。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 

扩展资料:

高产技术

一、注意选择高肥水地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要求土壤养分必须全面、充足,才能满足其高产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选择地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要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二、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

三、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节肥。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有的不抗倒伏,特别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在返青至拔节前须进行一次化控处理,可喷施多效唑或麦业丰。要重施起身拔节肥,控制多余下落穗的形成,促进穗大粒多。

四、注意浇好灌浆水,麦黄水,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浇好灌浆水,对于增粒重、预防干热风有重要作用。天气干旱,运用麦黄水,有利于下茬套种,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旬,结合防治病虫害,喷2~3次叶面肥,如0.2%~0.3%磷酸二氢钾,能减轻干热风危害,增产效果明显。

五、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说优质小麦更易遭受病虫害,如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蚜虫比常规品种发生早且重。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早防治。

六、在小麦【刚破口、抽穗扬花前】约达60-70%(如下图)的时候喷施一次小麦宝,激活小麦内生物酶活性,促进雌、雄性器官发育协调,增强功能叶光合作用,明显减少空秕率,提高结实率及千粒重,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我国近代培植历史

中国从1996年起就对小麦进口实行配额管理。从2002年4月份开始,玉米、小麦和大米实行出口零税率政策,提高了我国粮食品种的出口竞争力。小麦进出口增加,则与品种有关系,以较低价格向韩国等周边国家出口饲料用麦陈麦(主要是春小麦),从美国等国家进口优质硬粒小麦。

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加入WTO,中国将在五年内将农产品关税减至14.5%-15%,开放小麦等农产品进口,实施“关税比例配额制”。到2006年,小麦配额应从200万吨增加到930万吨,私营部门最初应为10%。中国政府力主在世界贸易谈判中保留关税配额。

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内资源环境、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人口众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将粮食安全问题摆在首位,明确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针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战略目标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在"四化"同步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为细化和落实中央提出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方针和目标,笔者对国内小麦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思考,认为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的6大突出问题需要关注和应对。

分布范围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

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北部中部 ;

华中地区:江西、湖北;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

北方地区:内蒙古、新疆。 

参考资料:小麦(小麦属植物的统称)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