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支部查摆出的共性问题

基层党支部查摆出的共性问题

1.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不好。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涉及表决、学习(理论学习和参观考察等)、汇报、交流、监督(批评与自我批评)、服务、民主评议等多方面的内容。但从实际情况看,基层党组织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普遍不到位。最严重的情况是一些支部除了进行表决(选举、处分党员)、组织参观考察等活动外,其他组织生活一概不开展。比较普遍的情况是有选择性地落实一些组织生活制度。能够完整开展所有组织生活的支部属于极少数。
2.党的组织生活质量不高。从集中学习情况看,理论学习、时政学习和党课走形式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读读报纸、看看电教片、传达上级精神,学习方式过于生硬,学习内容过于空泛,党员对集中学习内容感到枯燥和厌烦,学习效果普遍不佳。参观考察本是一种比较好的活动方式,但由于普遍不进行总结、引导,结果沦为纯粹的观光旅游休闲。从组织生活的内容看,不少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时,搞得最多的是参观考察和休闲娱乐活动,而很少开展学习、服务、报告、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活动。党组织生活变成“缴缴党费,读读文件,看看片子,碰碰杯子”,内容与形式不够丰富,组织生活流于形式,参与者心态淡漠,参与积极性很低。
3.组织生活受党内权力影响较大。党章规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但实际上比较普遍的情况是领导干部的双重组织生活往往落实不了,而且领导干部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越不参加组织生活。一些领导干部几乎从不参加支部组织生活。领导干部这种反面示范,对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4.服务党员做得很不到位。党组织为党员提供服务,其内容应该是很丰富的,例如:通过组织学习帮助党员提升理论分析水平与能力,深入理解党的重大政策,帮助党员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党员在党组织活动中发挥个人特长、提升成就感,等等。但是,目前除了偶尔开展帮扶困难党员活动外,其他服务开展得很不理想,特别是不注意创造让党员发挥个人特长的机会和条件,党员个人在组织中缺少成就感。
(二)主要原因
1.对基层党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组织生活是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所谓基础性工作,就是指很重要,缺了它不行。不仅起不到教育、监督、约束作用,反而降低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如果党组织主要靠执政的权力吸引党内外人士,主要靠干部任用这个权力来影响党内外人士,则其后果是非常危险的。任何一个组织如果缺少活力,就无法对其成员产生吸引力,无法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战斗力。因此,纵观基层组织生活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在于我们对基层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2.对基层党组织生活重视不够。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虽纳入了组织生活的内容,但着重检查记录,基本没有对组织生活质量、效果的测评考核。党建研究方面更注重研究时髦问题,没有重视研究如何有效开展组织生活这类基础性问题。不少单位开展党组织活动的经费不能保证。在开展理论学习、党课方面,对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理论培训严重不足,上级党组织又往往没有提供理论宣讲服务,导致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内容空泛。
3.党内权力干预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现有的党内权力体制使得党内握有权力的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客观上处于强势地位,并且在党内的强势程度与其所处党内权力体系的位阶高低、手里权力大小成正比,而一般党员和干部则相应处于权利弱势位置,很难对党内权力进行强而有力的制约与监督。在这样的权力结构特性下,党内同志之间的平等合作奋斗关系就会被扭曲成一定程度上的权力依附关系,出现以权力意志支配党内关系、处理党内事务的潜规则,党章制度的权威也就被权力意志权威所取代。而一旦下级对上级存在着权力依附关系,党内民主就难以保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18
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力量,是党对职工群众的重要“影响源”和信息“反馈点”,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确保中心目标完成的关键。随着企业的深入发展,如何加强新形势下支部建设工作,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当前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通过几年来工作实践,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加强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支部委员会成员需要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切入点”。要增强“参与”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同企业的改革、生产经营工作一道去做,把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与安全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生产经营和改革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把党建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为了完成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指标,党支部要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改进方法,拓宽工作思路。先抓好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思路,建立新制度。探索“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内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党内矛盾的调节,从根本上说不是靠个人,而是靠制度。解决工作中的矛盾,不仅靠思想和感情,还要建立严格合理的制度。严格合理的制度,可以为党内持久的团结提供组织保证。其次推行党员目标责任管理。根据党员岗位、共性、个性特点,制定责任目标,通过经常不断地开展“党员责任区”、“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群众“一帮一”结对子、“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活动,强调党员完成任务要多于群众,工作质量要好于群众,奉献精神要高于群众。三是结合实际开展支部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不做表面文章。结合企业开展的创建学习型车间、创效杯劳动竞赛、创建达标班组等活动,突出以人为本,实施教育、引导、激励和培养。加强对职工的爱祖国、爱企业、爱岗位的教育,培养道德素质好、技术业务精、适应本企业经济发展的各种专门人才。切实做到贴近生产实际,解决生产疑难,解疑释惑保稳定。  三、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政治、业务素质,是搞好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可靠保证。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与发展。要求党支部书记政治合格,业务素质高,必须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熟悉党务工作。党支部书记的政治觉悟、业务素质必须高于群众,高于普通党员。作为党务工作者,抓好党内外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带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支部书记要做到实干、勤走现场、多讲多要求。学会读政治书籍、提高写作能力、多思想问题。让职工熟悉自己,心里装着职工,为职工实事,树立组织的形象和个人威信,使职工群众有事找你,有话找你说,有怨找你诉,有难找你帮,成为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四、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建立谈心访问制度。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做到职工带情绪上班必谈,家庭发生纠纷必访;职工受罚受挫必谈,家庭发生困难必访;职工缺勤旷工必谈,发生公伤生病必访;职工闹不团结必谈,家庭发生意外必访;职工不求上进必谈,大事小事有求必访等,才可以使党支部随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向,变被动“救火”为主动防范,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和引导,使各种不安定因素得到及时化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送温暖、解内忧。下力气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聚人心、稳队伍。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一方面按有关政策采取措施,积极帮助职工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真正地关心爱护职工,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代表职工的利益,才能在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支部建设应充分发挥好“两个引导”和“两个作用”。支部建设就是要搞好政治引导和思想引导,真正把本单位的全体党员和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与公司决策机构保持高度一致,使上下政令畅通,统一思想和行动,举全局之力,谋全局之智,整合优势资源,以坚强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两个作用”就是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支部这一强有力的战斗组织,组织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主战场,用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职工群众学习知识、学习技术,参与企业管理,使人人都能成为企业的人才,成为企业形象的代言人,以此羸得个人和企业效益的双丰收。  总之,党支部建设做到既要有继承又要有创新,这样才能使党的建设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时时跟进企业发展。支部建设的创新立意,就是要把握住时代特征,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放眼全局,立足现实,抓住主流,找准结合点,跳出常规抓党建,实行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有效对接和高度融合,强化“四化”,即: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和人性化,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来适应企业的发展,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成为企业建设的主力军,使党支部工作有威有位。  支部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而伟大的工程,只有坚持不懈地按照上级党委的《党建目标责任制》要求,充分地发挥好支部的“两个”作用,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企业发展建设为中心,服务大局,搞好协调,建立一种和谐稳定的关系,这样就一定能够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企业振兴发展的步伐。希望能帮助到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