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黄陂路的历史

如题所述

黎黄陂路 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的一条街道,以辛亥起义领导人黎元洪名字命名,东南到沿江大道,西北到中山大道,长604米,与两侧的兰陵路等平行。中间与洞庭街、鄱阳街、胜利街等街道相交。
黎黄陂路所在地域于1897年划入汉口俄租界。1900年租界当局修筑此路。在1925年以前原名阿列色耶夫街、夷玛街,属汉口俄租界,从沿江大道(原河街)到中山大道(原亚历山大街)。交汇道路有洞庭街(原鄂哈街)、鄱阳街(原开泰街)、胜利街(原玛琳街)。
1946年元旦,国民政府在收回全部租界后,命名为黎黄陂路。
今天,黎黄陂路两侧仍保留了大约17处租界时代遗留的欧式建筑。包括华俄道胜银行旧址、俄国巡捕房旧址、中华基督教信义大楼旧址、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俄租界工部局旧址、高氏医院旧址、基督教青年会、顺丰洋行、邦可花园、惠罗公司、巴公房子、首善堂和万国医院旧址等。
1997年,江岸区政府建设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进行纪念。这是一条背街小路,没有中山大道的车水马龙,没有江汉路的商业繁华,走在这条马路上,依然可见的是一幢幢不同风格的建筑、房屋,只是它们比起前面那些街面的建筑来就矮小秀气了许多,但也更加的宁静平和,贴近了市民许多。刚刚种下的枇杷树在曾是俄国巡捕房(1902年)的门口,迎风微颤,一幅不识旧时时光的年少模样;那被盆花和青藤掩映的一幢错落有致的红色房屋,谁又能知道曾经是日伪政府的放道局的所在呢?你仔细看,从一栋办公楼前斑驳的墙上,竟可以发现隐约可识的“YOUNGMAN~S CHRISTION AS-SOCIATION”(美国海军青年会)的字样!当夕阳西下,暮色渐起,骑着单车回家的人们匆匆从1918年建的俄国皇亲巴提耶夫兄弟的别墅旁驶过,这时你不会再为这座城市的世俗气而厌弃,一股回家的暖意会随着暮色蕴藉上心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