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闭塞能活长久吗?

如题所述

我偷偷告诉大家,今天的文章内容超级劲爆哦,一定要看到最后。

  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很多人在平时的生活中都不太了解疾病的常识,想要治疗每种疾病首先要多了解病因!很多人现在都患上了颈动脉狭窄,你们知道颈动脉狭窄症状都有哪些吗?患上颈动脉狭窄怎么办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颈动脉狭窄的治疗详情吧!

  目录

  1、颈动脉狭窄的概况2、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

  3、颈动脉狭窄的特色疗法4、颈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

  5、颈动脉狭窄的症状6、颈动脉狭窄的危害

  7、颈动脉狭窄需要做的检查8、颈动脉狭窄的手术适应证

  颈动脉狭窄的概况

  颈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头、面、颈部的大血管,是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据文献报道,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2年内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也高达26%以上;而60%以上的脑梗塞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严重的脑梗塞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故而,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头号  ”之一。

  疾病病因

  多种原因可导致颈动脉狭窄,不同病因导致颈动脉狭窄的特点亦不相同。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中、老年患者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病因。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其他易导致心脑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脂质物质在血管壁上堆积,而血管壁内的巨噬细胞吞噬脂质物质形成脂质池,同时伴有脂质池表面纤维帽的形成,脂质核心与纤维帽构成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组成成分。斑块逐渐增大使管腔逐渐狭窄,或是斑块不稳定,发生破溃,斑块内脂质成分裸露在血管腔内,导致血小板  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均可导致脑缺血事件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常位于颈总动脉末端,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内动脉虹吸部以及颈内动脉末段分为大脑前及大脑中动脉部。

  颈动脉夹层

  颈动脉由内膜、平滑肌层及外膜层构成,正常情况下各层之间相互连接为一统一的整体,血液在血管壁围成的腔中流动。所谓动脉夹层,顾名思义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进入血管壁各层之间导致的血管壁各层间的分离。在以美国和法国社区为基础的调查中,颈动脉夹层的发生率为10万分之2.5-3。而45岁以下的年轻患者的脑卒中,由颈动脉夹层导致的可达25%。

  与发育、炎症或自身免疫有关的血管病变

  其它一些病变,与发育、血管炎症及自身免疫相关,也可以导致颈动脉狭窄,但所占比例极小。如大动脉炎、纤维肌发育不良、烟雾病等。在这部分患者中,年轻患者所占比例较大。

  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

  部分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对于临床出现与狭窄相关的症状者,称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主要与血管狭窄导致的脑缺血相关。根据发病的时间特点可以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卒中,而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患者的缺血症状是否可在24小时内完全缓解。可以完全缓解的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不能完全缓解的为卒中。

  颈动脉狭窄导致的缺血症状主要包括,头晕、记忆力、定向力减退、意识障碍、黑朦、偏侧面部和/或肢体麻木和/或无力、伸舌偏向、言语不利、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目前主要应用于临床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对血管的形态学检查以及对脑组织的检查两个方面;而对于斑块的性质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像学研究则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

  目前主要应用于颈动脉的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颈动脉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CT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其中,DSA为检查的“金标准”。

  脑组织影像学检查

  由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改变,目前主要应用于临床的脑组织检查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平扫及弥散加权成像(DWI)。

  除此以外,目前已有基于核磁共振的应用于临床的斑块性质学检查方法,主要是指多序列核磁显像,利用不同扫描序列核磁共振对于不同组织的敏感性,检测斑块的主要成分特点。但在临床上尚未普及。

  鉴别诊断

  对于颈动脉狭窄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症状上的鉴别以及部位上的鉴别。症状上主要与其他脑内病变如:颅内占位、癫痫发作以及其他脑血管病等。部位上的鉴别则主要指合并其他血管狭窄性疾病时需要判断颈动脉狭窄是否为导致脑组织缺血的“责任血管”。

  治疗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的控制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常常是全身血管病变的一部分。因此,控制可以导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是颈动脉狭窄治疗的基础。主要包括: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戒烟、少饮酒、合理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则主要包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抗血小板  药物。临床上常用的为他汀类调脂药物以及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除此以外,药物治疗尚包括针对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只能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尽量减少血栓形成,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的目的,从而降低脑缺血事件的发生,并不能从根本上去除斑块,或是达到恢复脑组织血流的目的。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目前唯一可以达到去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重建正常管腔和血流的方法。到上个世纪80年代,欧美许多中心开始对CEA进行系统研究,多项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显示,CEA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和症状性中度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现在,北美每年CEA可达到17万,已经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案。是颈段颈动脉狭窄治疗的“金标准”。

  介入治疗

  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设备和器械的进步,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Carotid Stenting Angioplasty, CAS)逐渐开展和普及,并有取代CEA的趋势。颈动脉支架主要是以血管内介入技术为基础,采用球囊或是支架扩张颈动脉的狭窄部位,从而达到重建颈动脉血流的目的。

  1998年,英国率先设计开展了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CEA与CAS对比研究,但由于CAS技术尚不成熟,被安全委员会终止。2001年,CAVATAS研究公布了其研究结果,试验期间共计完成253例CEA与251例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结果显示,30天内主要预后事件的发生率类似,颅神经病变在手术组明显较多,局部血肿少见于血管内治疗组,1年后严重狭窄较多见于血管内治疗组,结论认为,二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血管内治疗可以减少轻微并发症。

  之后,在2003年到2010年,CARESS研究、SAPPHIRE研究、EVA-3S研究、SPACE研究、ICSS研究和CREST研究等均报告了不同的结果,其中SAPPHIRE研究虽然认为二者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对于手术高危的特殊人群似乎更适于选择CAS治疗;EVA-3S研究、SPACE研究、ICSS研究则更倾向于CEA治疗;CREST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一组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美国108家及加拿大9家研究中心参与研究,旨在比较CEA与CAS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中的治疗作用,自2000年至2008年共纳入患者2522名,进入最后临床分析的为CAS组1262名患者及CEA组1240名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5年,CAS及CEA两组间无明显差别(7.2% vs 6.8%, P=0.51),在围手术期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CAS及CEA两组间亦无明显差别(5.2% vs 4.5%, P=0.38),进一步分层统计显示,在围手术期死亡率上,CAS及CEA两组间无明显差别(0.7% vs 0.3%, P=0.18),在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方面CAS明显高于CEA (4.1% vs 2.3%, P=0.01),但在围手术期心肌梗塞发生率方面CAS则低于CEA(1.1% vs 2.3%, P=0.03),其他的亚组分析还提示高龄人群更适合CEA治疗。

  基于上述20多年的国外研究结果,现在,美国及欧洲的卒中防治指南中,都明确把CEA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首选治疗方式,并提示CAS可以在特殊人群中获得相似甚至更好的结果。

  今年初,美国14家专业协会联合发表《颅外段颈动脉和椎动脉疾病的处理指南:多个科学委员会的联合指南》,在强调CEA首选的同时,对于CAS的指证适当放宽,不仅作为部分替代CEA的治疗方法,而且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血管造影狭窄程度在60%以上,多普勒超声为70%),在高度选择下,建议可以考虑行预防性CAS;同时,再次强调CEA与CAS的围手术期安全性问题,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必须低于6%。

  颈动脉狭窄的特色疗法

  物理加中医治疗——脑通疏络宁栓疗法

  脑通疏络宁栓疗法治疗系统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综合应用中医理论、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技术、信息与传感器技术等,而研发出具有中医特色的智能化、规范化诊疗设备。

  一、多学科定位,综合中西疗法精粹

  囊括分子基因学、细胞病理学、纳米药理学、生物物理学、分子免疫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脑病诊疗规范,在国际权威脑血栓、脑梗塞、脑供血不足医疗康复机构诊治标准基础之上,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特色研发“脑通疏络宁栓疗法”康复工程。

  二、多维定制,“一对一”针对性治疗

  是第一个提出多维治疗、立体治疗的脑血栓、脑梗塞、脑供血不足治疗体系,按照“一对一”针对性治疗准则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运用“云电摩脑功能循环治疗仪”靶点定位,结合患者的自身体质的优缺,做出最有效、安全、快捷的治疗体系。

  三、全面评估病情,杜绝药物损伤机体

  首次引进全数字化脑血栓、脑梗塞、脑供血不足病源灶精确定位系统,彻底根绝常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脑血栓、脑梗塞、脑供血不足为患者带去的伤害,不损害肝、肾等功能,不给患者身体留下后遗症。

  四、治疗时间短,康复效果佳

  一种中枢神经再生疗法,能短时间内修复患者受损脑细胞,恢复脑部病灶供血供氧,激活受损“休眠”脑组织细胞,促进脑细胞新生。入院治疗一周,97%患者的脑机能将有重大改善,配合后期康复训练,中成药调理,康复效果明显,彻底解决了脑血栓、脑梗塞、脑供血不足不能治愈的历史难题。

  诊断

  1.年龄大于60岁以上的男性,有长期吸烟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人群。

  2.体检时发现颈动脉血管杂音。

  3.通过无创性辅助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多可做出诊断。

  颈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

  (1)动脉粥样硬化

  最常见,常多发,累及颈总动脉分叉、颈部及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中动脉(MCA)等。在颈总动脉分叉的病变常同时累及颈总动脉(CCA)的远心端和颈内动脉的近心端,病变主要沿动脉后壁扩展,提示局部脑血流冲击血管内膜所致。

  (2)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

  为一种非炎症血管病,以引起颈动脉和肾动脉狭窄为其特征。

  好发于20~50岁白种女性。常同时累及双侧颈动脉、椎动脉,但颈总动脉分叉常不受累(异于动脉粥样硬化)。20%~40%病人伴颅内动脉瘤。

  (3)颈动脉内膜剥离

  有外伤和自发两种。外伤者由于旋转暴力使颈过伸,颈动脉撞击于第二颈椎横突上。自发者常伴动脉粥样硬化和纤维肌肉发育异常。本病在血管造影上有下列典型表现:颈总动脉分叉远端颈部颈动脉呈鸟嘴状狭窄或阻塞,可延伸达颅底,有时伴动脉瘤。

  辅助检查

  多普勒超声检查

  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将多普勒血流测定和B 超的实时成像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目前首选的无创性颈动脉检查手段,具有简便、安全和费用低廉的特点。它不仅可显示颈动脉的解剖图像,进行斑块形态学检查,如区分斑块内出血和斑块溃疡,而且还可显示动脉血流量、流速、血流方向及动脉内血栓。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在95%以上,多普勒-超声检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病变的筛选和随访中。超声检查的不足之处包括:

  ①不能检查颅内颈内动脉的病变;

  ②检查结果易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

  磁共振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晰地显示颈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形态和结构,并且能够重建颅内动脉影像。颈部血管有着直线型的轮廓,是特别适合于MRA 检查的部位。MRA 可以准确地显示血栓斑块,有无夹层动脉瘤及颅内动脉的情况,对诊断和确定方案极有帮助。

  MRA 突出缺点是缓慢的血流或复杂的血流常会造成信号缺失,夸大狭窄度。在显示硬化斑块方面亦有一定局限性。对体内有金属潴留物(如金属支架、起搏器或金属假体等)的患者属MRA 禁忌。

  CT 血管造影

  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是在螺旋CT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损伤性血管造影技术。方法是经血管注射对比剂,当循环血中或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期间进行容积扫描,然后再行处理,获得数字化的立体影像。颅外段颈动脉适宜CTA 检查,主要原因是颈部动脉走向垂直于CT断面,从而避免螺旋CT 扫描时对于水平走向的血管分辨力相对不足的缺点。CTA的优点能直接显示钙化斑块。

  目前三维血管重建一般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 , SSD), 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projection MIP)。MIP 重建图像可获得类似血管造影的图像,并能显示钙化和附壁血栓,但三维空间关系显示不及SDD。但SDD 不能直接显示密度差异。CTA 技术已在诊断颈动脉狭窄得到较多应用,但该技术尚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加以完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前虽然非创伤性影像学手段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但每种方法都有肯定的优缺点。高分辨率的MRA、CTA、多普勒-超声成像对初诊、随访等具有重要的价值。虽然血管造影不再是普查、初诊和随访的方法,但在精确评价病变和确定治疗方案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仍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颈动脉狭窄的DSA 检查应包括主动脉弓造影、双侧颈总动脉选择性造影、颅内段颈动脉选择性造影、双侧的椎动脉选择性造影及基底动脉选择性造影。DSA 可以详细地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以及侧支形成情况;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如溃疡、钙化病变和血栓形成等;了解并存血管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动脉造影能为手术和介入治疗提供最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

  动脉造影为创伤性检查手段,且费用昂贵,文献报道有0.3%~7%并发症的发生率。主要的并发症有脑血管痉挛、斑块的脱落造成脑卒中、脑栓塞和造影剂过敏。肾功能损害、血管损伤及穿刺部位血肿、假性动脉瘤等。

  颈动脉狭窄度的测定方法

  尽管超声、计算机X 射线断层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无创性检查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作用日益提高,但目前动脉造影仍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依据动脉造影结果。不同研究部门采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国际上常用的测定方法有2种,即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协作组(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Endarterectomy Trial Collaborators ,NASCET)标准和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协作组(European Carotid Surgery Trial collaborators Group,ECST)标准。

文章看完啦,跪求评论一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8

点击「神经介入在线」可快速关注

第六期

作者|莫大鹏、刘恋、赵永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前言

症状性颈动脉闭塞开通术,围手术期过度灌注是最让人害怕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出现脑出血后,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另一方面对于闭塞时间过长,有可能出现远端血管废用性萎缩,节段性闭塞,影响术中保护伞的运用和支架置入的决策。对于该类患者采用分期开通术,即先一期行小球囊扩张术,间隔一段时间后(2周到4周),再行常规支架术,有利于颈动脉闭塞远端血管逐渐恢复,相应颅内血流也逐步开放,理论上有利于降低脑过度灌注并发症发生,同时二期支架术更容易操作。现介绍两例患者的治疗经过。

病例1

患者,男,56岁。主因“间断双下肢乏力7个月,右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5个月”。

既往史:高血压8年,糖尿病5年,IgA肾病5年。

个人史:无吸烟史,戒酒2年。

查体:(-)。

病史特点

2016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后跌倒,伴右上肢持物不稳,双眼视物模糊就诊于当地医院行颈动脉彩超可见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遂就诊于我院神经外科门诊行颈部核磁可见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颈内动脉明显狭窄。

2016年9月2日于我院行右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未再有跌倒发作,自觉视力较前好转,但仍有模糊,间断出现体位改变时头晕发作。

2016年1月10日于我科行左侧颈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头晕及视物模糊明显好转。

2017年2月9日于我科行左侧颈动脉狭窄二期支架置入术。

治疗过程

▼2016年9月2日CEA前造影显示,右C1重度狭窄,左V1狭窄。

▼2016年9月2日CEA前造影显示,左C1闭塞正位显示闭塞远端颈动脉海绵窦段显影。

▼2016年9月2日CEA前造影显示,左C1闭塞侧位显示闭塞远端颈动脉海绵窦段显影。

▼2016年9月2日CEA前造影显示前后交通未明显开放。

▼2016年12月14日CEA术后复查弓上CTA显示右C1狭窄解除,左C1闭塞同前。

▼患者CEA术后,自觉症状有改善,但仍有头晕发作,右侧肢体无力。2017年1月患者复查核磁显示双侧半球右小梗死灶。

▼2017年1月患者复查CTP显示左侧半球明显低灌注。

▼2017年1月10日行左侧C1闭塞一期开通术,即球囊扩张术。术前造影显示前交通开放向左侧大脑中动脉M1有代偿。

▼2017年1月10日术前造影显示左侧C1闭塞,正位显示远端颈动脉显影同前。

▼2017年1月10日术前造影显示左侧C1闭塞,侧位显示远端颈动脉显影同前。

▼2017年1月10日术前造影显示左侧V1狭窄同前,正位和侧位显示后交通动脉未开放。

▼2017年1月10日微导丝带2.0-20mm球囊穿过闭塞段后,予以扩张,造影远端颈动脉通畅但细小呈废用性萎缩。

▼2017年1月10日,因考虑分期手术,遂改用2.5-20mm的球囊再次扩张C1闭塞处。

▼2017年1月10日,术后造影显示左侧C1闭塞远端,侧位显示远端颈动脉显影通畅,管壁光滑。

▼观察约10分钟后,C1狭窄处未见回缩,远端管腔通畅,光滑,颅内显影好,遂停止手术。

▼2017年2月9日行二期手术:左C1支架前造影可见左颈动脉较球扩术后即刻造影管腔明显增粗,C1远端恢复接近正常,狭窄处仍可见斑块。

▼释放Angiogard保护伞后用Sterling球囊4*30扩张,撤出球囊置入Acculink6-8*40自膨式支架,术后造影显示左侧颈动脉完全修复。

病例2

患者,男性,52岁。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3月余。

既往:高血压。

辅助检查:超声,CTA显示右C1闭塞。

▼术前造影显示右侧颈动脉C1段远端闭塞,动脉晚期显示眼动脉代偿颈动脉远端和部分海绵窦段,闭塞远段有节段显影。

▼右侧颈动脉造影正位显示:C1远段闭塞,在动脉晚期可见颈动脉一条细长,不连续的影像,考虑管腔未完全闭塞,废用性萎缩。

▼一期球囊扩张:先予以2.0mm×20mm的球囊扩张后颈动脉显影不好,但远端通畅,再予以2.5mm×20mm的球囊扩张后整个颈动脉显影通畅,但C1近端和远端局部狭窄。

▼改用3.0mm ×20mm的球囊再次扩张C1近端后显示管壁较前光滑,观察约15分钟后,结束手术。

▼二期支架术(31天后):患者球囊扩张后31天,拟行二期支架术。术前造影显示右侧颈动脉明显修复,C1残余狭窄约50%,远端颅内血管显影良好。

▼术中在保护伞下行4.0×30mm球囊预扩张后,置入6-8×40mm的支架,显示右侧颈动脉完全恢复原有管腔形态。

总结

1.该类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是选择血管完全闭塞段相对较短患者,闭塞远端残存管腔,无机化血栓完全闭塞血管,尚还需排除夹层情况存在。

2.闭塞开通时,导丝尽量要求在真腔内,减少闭塞远端夹层发生,提高闭塞管腔的通畅性。

3.球囊扩张选用小球囊(直径2.0-2.5mm)扩张是安全的,可以减少栓子脱落和夹层产生。

4.术中确定闭塞段是否再次闭塞的个人体会是:开通后明确闭塞段管腔的相对光滑,局部无明显的夹层造成血流滞留,术中观察10-20分钟管腔无明显改变。

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CSA)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2017是脑血管病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希望大家积极发挥学术先锋作用,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中国脑血管病领域的大舞台上发出强有力的学术声音。

第2个回答  2017-12-28

点击「神经介入在线」可快速关注

作者|冯骏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病例详情

患者,男性,67岁,反复头晕伴恶心呕吐3周,车入病房。头颅MR:多发腔梗,脑干梗死。

主动脉弓上造影,右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双椎动脉未见正向血流。

选择性造影,四根脑血管均有病变,右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并溃疡,左椎动脉闭塞,右椎动脉V4段闭塞,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后循环缺血非常严重,而且前循环向后循环代偿非常差,患者枕边放盆,频繁恶心呕吐,脑干缺血严重,可谓“命悬一线”!

问题1

患者脑干缺血严重,开通右椎动脉V4段及基底动脉,必将获益最大!但颅内手术需全麻配合,全麻后血压下降,原本就右颈动脉重度狭窄,颅内灌注更会下降,就更谈不上对后循环的术中保护了。

解决:先行右颈动脉支架,保证右侧大脑供血,希望给后循环有一个代偿储备,为下一步开通后循环闭塞病变做准备。

保护伞到位后,用5-30球囊渐进性预扩,释放protege RX,9-40mm,再次造影显示,狭窄解除,溃疡覆盖,颅内血管顺畅。

右颈动脉支架后,患者症状缓解,恶心呕吐停止,但仍不能自行下床活动。看来,真正考验的时刻到了!

问题2

患者左椎动脉闭塞,开通右椎动脉V4段势在必然,用什么导丝开通?基底动脉完全闭塞,如何避免导丝刺入穿支出血?患者发病已经3周,是动脉硬化斑块闭塞,还是血栓堵塞?

解决:全麻下,用微导丝轻巧疏通右椎动脉V4段及基底动脉,用2.5-20mm球囊依次扩张闭塞段,再次造影,发现血流开通,但仍有充盈缺损影。

问题3

充盈缺损影,肯定有血栓,接下来应该如何处理?动脉溶栓?Solitaire取栓?还是Wingspan支架?

解决:患者发病已经3周,溶栓窗、取栓窗,时间早已超出。而在血栓里放支架,也有支架再堵塞的极大可能,遂决定仅做球囊成形,血流再灌,后续再观察。

术后全麻复苏,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可以下床活动了,4天后满意出院。

问题4

术后如何用药?基底动脉血栓是否会再次闭塞?这样的手术效果能持续多长时间?

解决:术后双抗+强化他汀,丁苯酞,三七通舒,患者再无恶心呕吐发作,活动越来越好,4月后复查头颅CTA。

术后4月,门诊复查头颅CTA,基底动脉血栓消失,血流通畅,右椎动脉V4段动脉硬化改变,右颈动脉支架通畅。患者无明显症状,合影留证。

第3个回答  2017-12-28

说到颈动脉斑块可能大家还比较陌生,颈动脉斑块在医学上被称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可能在大家意识里,认为这类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患者,其实则不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颈动脉斑块也呈现年轻化趋势。

颈动脉斑块的危险主要在于不稳定斑块,也就是说,在血管壁上不牢固容易脱落的斑块。当斑块整块或者部分脱落后就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随血流到达大脑堵塞远端脑动脉,导致栓塞事件。根据堵塞血管的大小及堵塞的时间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小血管堵塞,症状较轻或者无症状;大血管堵塞,会导致突发偏瘫、失语等症状。堵塞时间短的,出现一过性言语不清、头晕、肢体麻木或者无力。动脉斑块一旦破裂,对心脑血管危害更大。所以说,“小斑块”蕴含大危险。

颈动脉斑块的早发现,早诊断,早积极、有效、及时的干预,很大意义上可以预防中风的发生,减少30%~50%的脑梗死(缺血性中风)的发生。

哪些人需要筛查颈动脉斑块?

男性年龄大于45岁、女性年龄大于55岁为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H型高血压,也就是伴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包括有明确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及单纯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者;经常吸烟,或有很长的吸烟史者;高脂血症患者,包括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者;直系亲属中(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儿女)有过中风或冠心病史者;冠心病患者;高尿酸血症患者;长期饮酒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具备以上危险因素两项或多于两项的人,出现颈动脉斑块的风险较大,要定期做颈动脉斑块筛查。

颈动脉斑块如何治疗?

既然颈动脉斑块这么危险,要预防脑梗死就必须重视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根据颈动脉斑块的具体情况决定治疗的强度和方法。

积极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建议使用长效降压药物。

2.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

3.根据个体情况使用降脂药物,将血脂降到理想水平。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改变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谷物及豆类食品,尽可能减少含脂肪多的食品,如鸡蛋、肥肉等的摄入。每天食盐量应不超过5克(高血压患者应不超过2.3克)。

2.戒烟,限酒,男性平均每天饮酒量不应超过20~30克酒精含量,女性不应超过10~15克酒精含量。

3.控制体重。

4.积极锻炼,每天坚持至少30分钟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上楼梯、骑自行车等。

5.保持良好的心态。

传统治疗颈动脉斑块方法:

传统的颈动脉斑块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副作用大、疗效低;手术治疗有支架手术、内膜剥离手术等,但这些手术风险都很大,有些患者并不适合此术式。特别是手术治疗,稍有不慎,可能会造成斑块脱落或者血栓流向脑部,造成新的堵塞;即使手术成功,术后也有可能会有栓子脱落,随着血液流向脑部造成术后偏瘫,所以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而且术后依然还是会再次狭窄,所以这些治疗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不仅避免了病人住院手术,而且支架、搭桥术只是急救,术后并没有解决动脉血管再次因斑块而管腔狭窄的根本问题。中西医互补,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方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