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外贸转型跨境电商,哪五大点必须要牢记?

如题所述

第一点:供应商问题,供应商涉及到你的货源,货源是否稳定?产品是否优质?成本是否合适?
第二点:仓储问题,仓储成本是否合适?仓储的位置在哪里比较好?发货时效快慢?是否对接物流?货物是否安全?
第三点:物流问题,物流成本是否合适?物流时效快慢?
第四点:财务问题,财务如何统计?数据是否精准?回款和未回款是否分类清楚?
第五点:清关问题,是否具备独立清关资质?清关公司能力如何?
以上是易仓科技列出的五大点需要注意的问题,欢迎补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4
供应商的问题,供应商涉及到你的货源,货源是否稳定
产品是否优质
第2个回答  2019-10-18

一、从感性运营和管理到理性运营和管理。于他而言,感性和理性之间存在的很大差别就在于数据。从市场空间到产品竞争情况、流量转化为员工创造价值、每个品类的利润、公司的利润、现金流等等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结论,而不是主观臆造。一切都要从数据出发!

二、选品:产品为王。“产品是核心竞争力。”苏培育谈到,大小卖家的区别就在于关注点不同。小卖家关注于现有品类的数据和运营,而大卖家关注品类拓展和团队建设。一些卖家选品失误的根源就在于只从自身强势产品出发,忽视平台机会与空间。对此,他提出四点选品过程中,卖家需考虑的因素:

•市场容量:卖家需细分类目的年销售额有多大,天花板有多高

•竞争势态:考虑品牌集中度与前五强卖家实力,结合自身综合实力评估可至第几强

•自身竞争优势:企业当前既有优势与供应链拓展可行性

•产品真实利润:扣除头程费用、长短期仓储费、FBA发货费、退换货费用、货损成本等

三、团队与KSA分析。有句话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如果一个团队里人人都争当将军,那到底谁是主心骨呢?对此,苏培育表示无论是何人担当负责人的角色都可以从KSA模式分析。K—knowledge、S—skill、A—attitude,若这三方面都具备,那无论从个人还是团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在2018年的趋势下,团队应以A为前提,提高K和S的能力。

四、运营。“绝对强势的平台和流量面前,一切产品都是可以卖出去的”、“绝对强势的产品面前,一切平台和市场都是可以卖出去的”苏培育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出这两个概念,并且表示如果错过绝对强势的流量、产品,运营是至关重要的。优化产品图文、上架后测评营销、制表观察本品和竞品的数据波动差异、验证选品数据、进入产品归类等都是基础的运营步骤。

五、柔性供应链与传统批量订单。如今的电商平台趋势从线上与线下融合、线下搬到线上、线上走到线下等不断的变化,因此苏培育表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卖家此时的产品应与传统线下工厂的产品线结合。

•前期:柔性供应链是突破口,也是被突破口;要保持与供应商的深入合作关系,确定战略合作甚至入股。

•后期:传统产品批量订单以及海运出货,打造竞争壁垒;实现与美国卖家产品成本上同样的竞争起跑线。

六、薪酬方式与团队激励。“提成与利润挂钩而不是销售额。”苏培育表示其公司今年的第一季度仍用此种模式,并且增加两个调节系数,库存周转率以及利润率。目的就是要让运营的关注点从销售额转到所有跟利润挂钩的因素上。另一方面,团队树立标杆差异化。比如,针对不同排名,选择不同的旅游地点“比如说排前10%去马尔代夫性价比较高的,然后50%去海南岛,剩下40%只能去东山岛”。除此之外,通过一些可视化数据的PK也能促进团队之间积极向上的氛围。

七、财务化的精细管理。在亚马逊上零售的操作方式以及费用非常复杂,对此苏培育通过四个方面简化达到更好的精细化管理。

•算出每个listing的真实利润,投入产出比

•从个人到团队、从单品到品类、从单站到多站的利润分析,投入产出比

•通过爆款、热销、平款、滞销、清仓款五个层面的库存数据分析和预警

•现金流的预判,从财务角度引导、监督运营的工作

八、市场机会的把握。“深耕一个行业,平均每四年有一个机会”,而能否把握住机会,是卖家非常关键的转折点。另外,B2C本身对于市场机会的把握具有节奏快、不受制于人的特点,因此在选品上占据先天优势。最后千象盒子认为,一家良好的店铺应有稳定持续的热销款以及市场爆发的机遇款,迎合市场的消费升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