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家跟孩子谈论什么话题比较好?

如题所述

有位父亲对女儿的教育方式就比较独特,他每天只用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每次孩子回来,他不会问一些细致入微的问题,而是径直走到女儿的身边,蹲下亲切地说。

“孩子,爸爸现在有4个问题要问你,你要思考30秒后再回答,好吗?”

 爸爸的四个问题是:

1.今天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你今天有什么令自己满意的表现吗?

3.今天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4.有什么需要爸爸帮助的吗?

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实则蕴含着浓重的父爱以及深刻的意义。

第一个问题看似是父亲对孩子校园趣事充满了好奇心,实际上更是父亲对孩子价值观的判断,他希望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以及孩子对善恶好坏的基本判断,只有了解了这个,才能对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引导。


第二个问题则是要了解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孩子的兴趣,什么事会让孩子感到自身的成就感,孩子处在一个最好塑造的年纪,而能使他获得成就感的东西,很多时候就是他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他最容易成功的方向。

第三个问题则是要孩子明确一天的收获,有收获的前提就是这一天你真的付出了努力。

第四个问题更多的是起一个引导方向的作用,父亲想告诉孩子的是:无论遇到什么事,你都可以找一个你信赖的人帮你,这是帮你解决困难的一个角度,但这件事永远是你自己的事,你必须全力以赴!

家长每天只需要跟孩子聊上述这4个话题,家庭教育就算得上成功了,孩子将来更容易有出息。


看到这,你的点还只是在于这4个问题吗?还记得爸爸对孩子说要思考30秒再回答吗?

其实,问什么话,如何问都反应了大人的人生态度,但决定的却是孩子的人生,爸爸之所以叫孩子思考30秒在回答,更多的是要孩子明白,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必须要经过严谨的思考后,再付诸实践。

爸爸妈妈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永远不要去问:

今天吃饱了吗?

今天老师批评你了吗?

有人欺负你了吗?

孩子其实最不愿意听的就是这些话,因为这些话传递的是满满的负能量,孩子不会愿意提及自己不愉快的事,而且,这些事可能会让他对学校及老师感到抵触,慢慢地,还会使父母同孩子的关系变得僵硬。

其实除了上面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换个方向,比如:

今天又交了几个新朋友?

今天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父母这样的询问,会勾起孩子对校园美好记忆的回放,这个状态是孩子特别愉快的状态,不仅会增加他对学校和老师同学的好感,而且会让他觉得,父母真的很关心他,他始终被爱包围着,这才是家庭教育最美好的开端。

父母需要给孩子的,永远是一个轻松的氛围,一个良好价值观的塑造,而不是消极的待人态度,孩子能从你的问句里,感受到你此时的情绪。

 家庭教育,先有家,才有教育

实际上,父母根本不需要去看很多的育儿书籍,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本育儿书,孩子从小到大,陪伴他们最久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表达着自己的人生观,也就决定了孩子对待自己人生的态度。

在行为心理学上,行动教育永远比书本教育要高效百倍,所以父母尽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德行,实际上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5
他们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是最好的。因为孩子都是比较好奇的。谈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也有助于和孩子培养感情。
第2个回答  2020-06-15
我觉得谈论学习的话题比较好,这个比较正经,或者是一些交朋友的话题都挺好的,或者去哪里玩了之类的,都挺好。
第3个回答  2020-06-15
其实我觉得家长在家跟孩子谈论一些生活的方面或者思想方面的话题都是比较好的
第4个回答  2020-08-08
家长在家跟孩子谈论孩子自身经历的话题比较好,特别是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相处的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