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猪市将发生的“三个变化”,散养户应重点了解

如题所述

一、一、饲料本钱进一步上涨
近期国内化肥价钱大涨引得大家普遍关注,化肥价钱的上涨对猪价没有直接的影响,可是化肥价钱的上涨会影响到食粮价钱。
刚开春农民备货时段化肥价钱就迎来了大涨,就会严重影响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可能会导致玉米等食粮的种植面积降落,终极会影响到全年的玉米产量。
再斟酌到,当下全国生猪存栏量依然处于高位,当下我国共有4329万头能繁母猪,相应生猪产能为7.3亿头,也就意味着2022年的饲料要求比2021年还要更上一层楼。
这种大布景下,饲料价钱势必会进一步上涨。
对于范围化猪场来说,他们只能用小麦、稻谷等较为廉价的原料举行替换,玉米价格的上涨还是会带动小麦、稻谷的价钱,也就是说在本钱把持方面他们特别难进一步降落。
放养户则区别,有些放养户养猪用的玉米都是自家地里产的,具备宏大的本钱上风,一些虽说玉米不是自家产的,但由于存栏量地能够应用青绿饲料来替换部门精饲料,从而到达下降本钱的目标。
我以为,饲料价钱越高集团化猪场就会越难,反而放养户的日子会更好过。
二、南北猪价倒挂
正常情形下,我国因为北方生猪产区,南方销区的格式,南方的猪价连续高于北方,可从2021年下半年开端,南北方的猪价已经形成倒挂之势,部门北方地域的价钱甚至比南方还要高,这将会直接影响南北方生猪的调运。
南北价钱差缩小甚至没有价钱差,北方生猪南下数目减少,集团化猪场由于一次性出栏量大,多远处调运,价钱倒挂后调运减少,集团的猪不好卖。
放养户一次出栏十头、二十头,完整能够供应周边的微型屠宰场或者小刀手,卖猪不愁。
并且大都放养户还是集中在北方区域,生猪调运受阻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
三、新一轮关门潮涌来
生猪养殖在2021年的三季度已经阅历过一轮关门潮了,当时关门的多是外购仔猪的专长育肥户,自繁自养猪场借着上半年和四季度的好行情还是挺了过来。
到了2022年形势就大不雷同了,开年猪价晦气跌到了6元,出栏一头猪要亏200-300元,专家猜测猪价特别有可能跌到5元水平。
猪价不高,仔猪价钱也不高,这种状况外购仔猪的风险要小一些,究竟母猪分管了一部门吃亏。
而自繁自养猪场就只能硬抗,由此猜测猪价的连续低迷有可能激发自繁自养场的关门潮。
这种状况下,养得越多亏得越多,集团化猪场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母猪存栏,2021年已经巨额吃亏了,2022年持续吃亏,特别可能导致资金链紧张,对于集团化猪场来说就是灾害。
反而放养户养殖量低,挑选性更大,能够全体裁减更好后备母猪,也能够硬抗等候涨价机会,这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国家大力发展范围化猪场的时候放养户获得的翻身机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