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题所述

 1. 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内部动机也可以通过使用有趣的材料和使用各种呈现方式来增强。

  2. 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设置疑问,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3.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教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反馈则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将来的行为。

  4. 正确运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1)适当开展竞赛。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秀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心和求成的需要更加强烈。

  (2)正确运用考试和分数。运用测验和分数为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并将其视为掌握知识程度的衡量标准,而不是能力的衡量标准,视其为个人努力程度的标志。

  (3)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能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控制作业的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惩;

(7)有效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第2个回答  2022-11-18

1. 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内部动机也可以通过使用有趣的材料和使用各种呈现方式来增强。  2. 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设置疑问,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3.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教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反馈则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将来的行为。  4. 正确运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1)适当开展竞赛。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秀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心和求成的需要更加强烈。  (2)正确运用考试和分数。运用测验和分数为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并将其视为掌握知识程度的衡量标准,而不是能力的衡量标准,视其为个人努力程度的标志。  (3)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能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