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紧急求助:历史手抄报“唐诗宋词元曲”标题、资料

我是初一学生,我们历史课有个作业是同桌合做手抄报,主题是“唐诗、宋词、元曲”的介绍,后天就要在课堂上画了。紧急啊!现在向大家求助:
1.手抄报的标题:最好起得有点诗意,又概括主题,不笼统。
2.手抄报的主要资料:比如一些诗词鉴赏、唐宋诗词特点等,大家帮忙找下。
恩,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了!很抱歉,我只能选一个正确答案……
我最后选择的标题是自己想的,叫“三朝诗词曲,千年古韵香”,还不错吧?我们老师评价说很好……
最后手抄报得了全班最高分~!呼呼!

  标题:诗情曲意

  李清照《一剪梅》(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秋风起时,轻泛兰舟,悠悠碧水带走片片飘落的花瓣,去却带不走反复缠绵的寂寞伤离之情。
  看是疏淡心事语句,其中却不知暗暗寄托了多少相思之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衷肠难解,欲语还休,其滋味沁入人心。
  苏轼《蝶恋花》(宋)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一道短垣隔开天涯,墙里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墙外是背井离乡愁思难抑。本已是伤春恼人,被佳人笑声一撩,更是愁上加愁,愈添惆怅。景伤人情又伤人,东坡真是词中高手。

  李白《月下独酌》(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时。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李商隐——《无题》(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赏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两句是此诗的精华,艳绝千古,传诵不衰。情人间心有灵犀相通之说,由来已久,而李商隐一语道破之。人生中能有一意相通的红颜知已,该是何等慰藉和欣喜!无怪乎有人宁爱佳人不爱江山,虽有胸无大志之嫌,却有情中圣哲之誉。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元)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写作背景〕这首曲子提示了一个严酷的现实,即不管是哪个封建朝代,民生疾苦更甚于末路穷途的英雄美人。英雄美人或轰烈或哀艳的事迹,多见于载籍,但遍翻二十一史,哪有普通老百姓的地位呢!作者无力改变这残酷的现实,也只能发出慨叹。
  〔译文〕美人虞姬自刎在乌江岸,战火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啊!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元)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写作背景〕这首曲子在诗人这样的境遇与心情下写的:客中夜雨,倍添离人惆怅;夜半梦回,更令百感交集。徐再思这首曲子用极流利的语言将旅人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雨夜梦醒,勾起作者无限愁思,酸甜苦辣一时俱上心头,慨叹自己身处异乡,为天涯飘零之客。
  〔译文〕瑟瑟西风吹动落叶,一声声报告秋天来到,绵绵雨点打芭蕉,一滴滴激起离愁。到三更归乡的梦醒后再也难成眠。灯花落尽,棋盘上的残棋子也懒得去收拾。可叹新丰孤馆把游子滞留。像做梦一般想起十年往事,还有对江南二老的忧心,都一起涌上心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29
1.标题:三朝诗峰词海曲谷览胜
2.分三大板块,每个板块分别介绍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及著名作家作品同时,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诗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就“元曲”这个概念而言,实际上它是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的,即“散曲”与“杂剧”。散曲属诗歌,而杂剧属戏剧范畴。本文所说之“元曲”均指“散曲”。在中国文学史上,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三足鼎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重要的体裁。这三种文学形式都具有各自的艺术魅力。与诗、词相比,元散曲更贴近世俗生活,更接近当今语言,更具有开放色彩,更符合现代审美心理,以雅俗共赏见胜。
元曲是在唐诗、尤其是宋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此前的格律诗词的有选择的继承和发展。是汉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
选最精典的一个代表如:诗可选李白的《关山月》等:词可选: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元曲可选:张可久清江引.老王将军
3.可根据所选的诗词曲插图。记住图文并茂才能致胜。
第2个回答  2009-05-29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诗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就“元曲”这个概念而言,实际上它是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的,即“散曲”与“杂剧”。散曲属诗歌,而杂剧属戏剧范畴。本文所说之“元曲”均指“散曲”。在中国文学史上,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三足鼎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重要的体裁。这三种文学形式都具有各自的艺术魅力。与诗、词相比,元散曲更贴近世俗生活,更接近当今语言,更具有开放色彩,更符合现代审美心理,以雅俗共赏见胜。
元曲是在唐诗、尤其是宋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此前的格律诗词的有选择的继承和发展。是汉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
第3个回答  2009-05-29
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普遍的理想;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追求团圆结局;6、艺术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合,虚拟与实演相生,形态与神理兼备。 (山西日报)

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主流。蒙古人统一中国后,给汉人以残酷的
和非常不平等的待遇,形成长期剧烈的民族冲突,他们破坏了
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制度,从前看作是上品的读书儒生,这时
却下降到(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地步了,这使得中国
的学术思想沦入了黑暗时期,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却是一个重
要的时期,前人所认为卑不足道的民间文学,大大地发展起来
,代替了正统文学的地位,而放出了异样的光彩,这一新兴的
文学,正是大众所欣赏的曲子与歌剧。

所谓元曲,实包含两个部份:一是散曲,一是杂剧。散曲可以说是元代的新体诗,杂
剧是元代的歌剧;散曲可以独立,同时又是构成元代歌剧的主要部份;双方关系非常
密切,但它们却各有诗的与戏剧的独立生命。
曲是词的替身,无论从音乐的基础或是形式的构造上,都是从词演化出来的,词本起
于民间,流传于歌女伶工之口,既便于书写情怀,又宜于歌唱,原是一种通俗文学。
他们在旧的歌曲中求变化,在新起于民间的小调中求资料,接着有乐师来正谱,文人
来修辞,后来作者渐多,曲调日富,渐渐的形成一种与词不同的的体裁,而成为一种
继词而起的便于歌唱的新兴文学了。
大凡一种新文学体裁的发展,都是由简而繁,由不规则而规则,散曲中最先产生的是
小令,由小令而变成合调,在变而为套曲,小令就是民间流行的小调,经过文学的陶
冶,变成为曲中的小令;由小令合调再进一步,将曲的形式再扩大其组织的,是谓套
曲,通称为套数,亦名散套,也有称为大令的。
由元曲作品精神的发展来看,大略可分为前后两期。这两期的界限正当元人统一中国
不久的时代。前期的作品,比较鲜明的表现着曲中特有的民间文学的通俗性、口语化
,以及北方民歌中所表现的直率爽朗的精神与质朴自然的情致,宋亡之后,由于南北
文学的合流,在后期的作品里,渐渐的离开民间文学的精神,在修辞和表现方面,注
重含蓄琢练的手法,而步入于雅正典丽的阶段。因此,前期作品中高远的意境,清新
的语言,泼刺的精神,到了后期便渐渐的减少了。我们读了关汉卿、马 致远诸家之作
,再读张可久、乔吉之作,这一种演变的状态,是非常明显的。
第4个回答  2009-05-29
题目我看可以叫央视的一个节目的名字——流金岁月。
唐诗的特点可以参照这个网站:http://www1.snut.edu.cn/lswh/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238

宋词的特点可以参照这个网站:http://www1.snut.edu.cn/lswh/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353

元曲的特点可以参照这个网站:http://tieba.baidu.com/f?kz=173642216

还需要什么可以继续问,我经常在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