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代表性建筑

如题所述

代表性建筑:洛阳古城。

洛阳是东汉、魏、西晋、北魏的故都遗址。就其遗址勘探,是一处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的长方形城池,东、西、北三面各有几处曲折城垣,南垣因为洛水迁移,已荡然无迹可寻。

现度量其残存的城垣,西垣长四千二百九十公尺,垣宽二十公尺;北垣约长三千七百公尺,垣宽二十五至三十公尺;东垣约长三千八百九十五公尺,垣宽约十四公尺。据此作出的实测平面图,与文献所记大致相同。西、北、东三面共有门缺十处。

据勘探结果表明,从东汉至北魏各朝,洛阳城的防御设施,已相当完备。此外,在筑城时对于城市排水的问题,亦非常注意。

虽然在处于龙山文化中晚期的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和陕西周原宫殿遗址,已发现陶制水管,似作排水之用。但像洛阳古城这样大的城池,对供排水问题予以周密的考虑,形成城市排水系统,是值得一提的。

汉魏洛阳古城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都城里坊制以及中国都城建筑的“建中立极”制在此形成,并为后世都城效仿。周汉晋魏风云际会,先后八十余位帝王执政于此 ,是中国古代到中世纪的社会形态及文化形态转变的重要时期。

罗马帝国与古中国仅有的4次交往,3次(包含首次)皆在汉魏洛阳故城中,故有“西罗马,东洛阳”之说;见证了陆上丝绸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欧洲的过程以及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北宋司马光访汉魏故城时曾发出:“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概叹。

扩展资料:

遗址现状:

现存平面为长方形,南城墙因洛河北移被水冲毁。北、东、西3面城墙保存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内,北墙全长约3700 米,宽约25~30米;西城墙残长约4290米,宽约20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宽14米。全城周长14公里。

城墙夯土版筑,版筑夹棍眼的痕迹尤存。在部分城墙上还发现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西墙北段有4座,北墙东段有3座。墩台间距为110~120米,类似后世城墙所筑的“马面”。在城墙外侧均发现有护城河遗迹。北魏外郭城破坏殆尽,现存南郭城少量夯土垣墙残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魏洛阳城遗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