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后性格自卑,都来源于哪6种家庭呢?

如题所述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大家都想自己的孩子活泼开朗,自信大方,但是有些孩子总是有一些害羞,甚至内心感到自卑,不够自信,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有很多,但是家长的这几种行为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卑,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期望过高

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处处都比别人强,在周末上很多的补习班,兴趣班,无论是在成绩上,还是在平时生活上的要求标准都很严格,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即使孩子已经很优秀了,但是家长还是不满足,继续强加期望给孩子。这时孩子若是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内心会觉得沮丧,并且年龄不大,不懂得倾诉,只能自己憋在心里,日积月累便越来越压制,自卑的心理慢慢就形成了。

经常数落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严格,容不得孩子一点点的不完美,所以经常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进行数落、批评,甚至当着外人面直说孩子的不足之处,家长会不断的强调孩子做错的那件事的重要性,家长心里是想让孩子长记性,但是在让孩子长记性的同时也扼杀了孩子去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因为孩子心里已经产生了阴影,没了尝试的勇气。


有条件的爱

有些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帮忙做家务,帮助别人,会实行一些奖励机制,例如“你这次考试要是考了100分,我就带你出去玩”,“你帮我买个东西,我奖励你10块钱”,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们的爱都是可计量的,有条件的,那么朋友们的关系也是可以是有条件的,孩子就无法对朋友们付出真心,可能会沦落成一个斤斤计较,毫无原则的人,遭到周围人的排挤,开始自己怀疑自己,自卑的心理油然而生。

家长成为孩子的“贴身保姆”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家长们都包办了,只要孩子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就可以了,除了学习,其他都是身外之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是成绩是很优秀,但是在生活上的事情一窍不通,等孩子要融入到集体的生活中去了之后,孩子却不能独立的解决生活上的事情,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孩子内心会觉得沮丧,没有自信。

忽略孩子的存在

孩子在早期时是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这时候的孩子也对世界觉得很新奇,很多问题,很多的话,若家长在这个时候不愿意搭理孩子,不愿意去听孩子讲话,解答孩子的问题,忽略孩子,慢慢的孩子内心就形成了一种错觉,认为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在以后孩子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别人忽略他的存在,忽略他的感受,他也觉得正常,但其实这也是他自卑心理的一种。

向孩子哭穷

或许家里有时候经济不那么景气,但是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哭穷,因为孩子会觉得,自己家里就是很穷,好的东西,贵的东西自己都不配拥有,甚至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退缩,不敢买,不能买,没钱买,不配买,孩子的自卑心理就会越来越重。

若是家长们有以上行为,请及时改正,你的行为只是一时的,但是影响的孩子是一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1
我觉得首先是期望太过于高,就是经常数落孩子,还有就是有条件的爱,再就是家长成为孩子的贴身保姆,再就是忽略孩子的存在,最后就是向孩子哭穷。
第2个回答  2020-12-11
喜欢打击孩子 。什么事都是父母代劳 。对孩子的要求太过严厉 。不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总以语言暴力、行为暴力对待孩子 。
第3个回答  2020-12-11
1喜欢打击孩子的家庭
2过于勤俭的家庭
3常常打击否定孩子的家庭
4暴力不和谐的家庭
5过于强势爱攀比的家庭
6缺少陪伴的家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