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长江特大洪水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枝江以下约1800公里的河段,水位突破历年最高纪录,洪水位持续时间十分长,洪水总量也十分大

一、原因

1954年,因大气环流异常,雨带长期徘徊在江淮流域,梅雨期比常年延长一个月,6、7月份大范围暴雨达9次之多。

二、降雨情况

长江中下游整个梅雨期长达60多天。5-7月3个月内共有12次降雨过程,其中6月中旬至7月中旬5次暴雨,强度范围都比较大,是本年汛期暴雨全盛阶段。

该年汛期,季风雨带提前进入长江流域。4月份鄱阳湖水系即出现大雨和暴雨,赣江上游月雨量达500mm以上。5月雨区主要在长江以南,鄱阳湖水系和钱塘江上游雨量在500mm以上,安徽黄山站月雨量达1037mm,300mm以上雨区范围约74万平方千米,相应面积总降水量约3000亿m³。

三、水位情况

宜昌站最大洪峰流量为每秒66800立方米,7月至8 月洪水总量为22448亿立方米,均大于1931年的大洪水。武汉关最大洪峰流量为每秒76100立方米,水位达到29.73米,比1931年水位28.28米高出1.45米。各主要控制站高出警戒水位的时间长达49-135 天,洪水量约相当于100年至200年一遇。

四、受灾情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恢复整修江河堤防、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和汛期军民全力抗洪抢险的情况下,这次特大洪水虽然保住了荆江大堤和武汉市的主要市区,但仍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长江干堤和汉江下游堤防溃口61处,扒口13处,支堤、民堤溃口无数。湖南洞庭湖区900多处圩垸,溃决70%。

广大农田暴雨积涝成灾,广大山地暴雨山洪为害。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有123个县市受灾,洪涝灾害农田面积317余万h㎡,受灾人口1888余万,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运行,灾后疾病流行,仅洞庭湖区死亡达3万余人

由于洪涝淹没地区积水时间长,房屋大量倒塌,庄稼大部分绝收,灾后数年才完全恢复。由于长江流域工农业生产和水陆交通运输在全国的重要地位,1954年大水不仅造成当年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对以后几年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五、政府有关措施

7月22日至8月22日先后开启荆江分洪闸3次,最大分洪量为每秒6900立方米,总分洪水量达122.6亿立方米,大大超过了荆江分洪区有效容积54亿立方米,只得采用上吞下吐的方式。另外还采取了腊林洲扒口、人民大垸、洪湖等一系列分洪、蓄洪措施,降低沙市水位,避免了荆江大堤灭顶之灾。

为保武汉安全,相继在上游洪湖以及周围的西凉湖、梁子湖、张渡湖等处分洪,并使汉口的最高水位出现推迟了7 天,洪峰持续时间缩短了12个小时。

扩展资料

1954年武汉人民的抗洪事迹

1954年是武汉解放的第5年,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武汉人民没有丝毫退却。全市上下紧急动员,仅用几天时间,就组织了5千多名干部和1万军民,成立防汛总指挥部,并分别建立了5个分区防汛指挥部。

6月27日,武汉关水位越过警戒水位时,武汉市政府即发起防汛动员,在短短的几天内就组织全市各行各业人员10万余人,成立防汛抢险大军,奔赴长江堤防,以后逐步增加到28.98万人,后勤保障人员达到31万人

党中央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潜水员、电力技师和有防汛经验的民间专家23125人派往武汉,其中仅排水技术人员就有1091名,并把全国唯一的一列列车发电站从山西派往武汉。

在汉口、武昌两地离堤50米处,人们用53000多立方米木料、用260多万米蔑缆,扎起长达125华里的外沿防浪木排,用6200多个铁锚抛在水下固定。

1954年8月1 9日,武汉关水位达到29.73米,是武汉关水文站自1865年建站以来的最高水位。150万人口的武汉市岌岌可危,29万防汛大军死守两江四岸

当时,武汉市向全国任何一个地区发个电报甚至打个电话求助,当地政府的援助物资就会连夜装好运往武汉。这期间,武汉收到来自全国援助的抽水机273部,麻袋、草袋800多万条,草席80多万张,各种工具、绳缆、铁锚、煤炭、粮食、副食、药品等物资不计其数。

这期间,武汉全体军民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为确保武汉的安全,与洪水鏖战100天,作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110名舍死忘生的抗洪勇士光荣牺牲;7400多先锋模范在长江边的堤防前线光荣入党;17000多名年轻人在洪水中洗练成长,光荣加入共青团

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情况下,武汉人民不仅战胜了洪水,还同时完成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钻探工程,完成了汉水铁路桥的架设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54年长江特大洪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长江1 9 5 4 年大洪水(新闻资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