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标准身高体重表

如题所述

考虑青少年儿童的发肓的标识有很多,在这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小孩身高和体重身高标准,这两项标准在每一阶段的青少年儿童都是有一定的区别,但是综上所述,还是有一定的标准范围的。我们可以根据普遍的标准身高与体重值来考虑青少年儿童的发肓情况,这有益于青少年儿童更身体健康地成材。
孩子身高体重标准表测算方法
身高、体重是考虑小孩子发肓是否一切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孩子正常身高、标准体重计算方式方法详细介绍下列:
婴儿体重标准精准测量计算公式:
1-6月时体重(kg)=出生体重(或3kg)月特异0.6(kg)
7-12月体重(kg)=出生体重(或3kg)月特异0.5(kg)
2-10岁体重(kg)=年龄特异27(或8)
婴儿身高标准的增长周期性:
足月儿身长平均值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因而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一年大约平均值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孩子身长(厘米)=年龄特异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即便出现异常。
少年儿童身高与体重普遍问题
1、充足的睡眠:
有一些年轻父母,平时不注意宝宝的睡眠质量,叫宝宝经常追随本身长期熬夜。那般是造成宝宝个子矮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宝宝只有在进入高质量睡眠时,人脑才能够很好的新陈代谢生长素。假若小孩休息不好,错过了生长素新陈代谢的黄金时间,个子便会比同龄宝宝低很多。因此,一定要保证宝宝按时入眠,给宝宝搭建舒适、幽静的睡眠室内空间设计,保证每天晚上九点左右就休息,为宝宝提供发肓的区位优势。
2、多进行锻炼:
经常进行锻炼的宝宝,一般体质终于生病。而且多带宝宝去户外活动,多风吹日晒补充蛋白质食物,宝宝在运动健身中也会很容易长个子。而且增强体质的宝宝胃口自然就可以了,吃的多消化好,难道说还怕宝宝的体重、身高不过关吗!
3、三餐定时重启饮食搭配:
体质差一些的宝宝,平时除了饮食搭配要均衡,而且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以及补充充裕的蛋白质食物和维生素。这类都可以在淡水鱼、水果蔬菜和水果中获得。没胃口的宝宝,可以将食物做成流食并进行一日少食多餐的方式,使宝宝身体得到充裕的营养元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6
孩子身高标准表:你家的孩子
2017的四分之一就悄然过去了,你的宝贝被别人叫着小不点?坐在教室第一排?排队还在前三个?年年量身高年年不见明显长?初二了,身高还不到1米5?你想再看看再等等?在日前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广州站活动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内分泌专家梁立阳教授提醒家长们,孩子身高有标准,如果达到矮小范围或者儿童期的孩子每年长高少于5厘米,应该尽快就医,辨明矮小原因,孩子“晚长”的比率并不多,别等到丧失干预机会。

孩子多高算矮?看标准

孩子多高算矮?梁立阳教授表示,一是看身高值,根据孩子年龄与身高对照表(见下图),如果孩子身高低于一个标准,是偏矮,低于两个标准差,属于矮小;二要看生长速度,3岁以下每年长高少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发育前每年长高少于5厘米。

直观来说,如果孩子在班级里总坐在第一排或排队在前三名;上幼儿园后发育之前每年长个还不到5厘米;初二男生身高低于1.56米,女生身高低于1.51米;这些都要考虑矮小的问题,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生长发育门诊找医生就诊,判断清楚孩子个子矮的原因,进行及时干预,才能让孩子获得满意终身高。

男孩

年龄

正常

偏矮(-1SD)

矮小(-2SD)

身高(cm)

体重(kg)

身高(cm)

体重(kg)

身高(cm)

体重(kg)

1岁

76.5

10.05

73.8

9.00

71.2

8.06

2岁

88.5

12.54

85.1

11.24

81.6

10.09

3岁

96.8

14.65

93.0

13.13

89.3

11.79

4岁

104.1

16.64

100.2

14.88

96.3

13.35

5岁

111.3

18.98

107.0

16.87

102.8

15.06

6岁

117.7

21.26

113.1

18.71

108.6

16.56

7岁

124.0

24.06

119.0

20.83

114.0

18.20

8岁

130.0

27.33

124.6

23.23

119.3

19.97

9岁

135.4

30.46

129.6

25.50

123.9

21.62

10岁

140.2

33.74

134.0

27.63

127.9

23.40

11岁

145.3

37.69

138.7

30.95

132.1

25.64

12岁

151.9

42.49

144.6

34.67

137.2

28.41

13岁

159.5

48.08

151.8

39.22

144.0

32.04

14岁

165.9

53.37

158.7

44.08

151.5

36.54

15岁

169.8

57.08

163.3

48.00

156.7

40.63

16岁

171.6

59.35

165.4

50.62

159.1

43.51

女孩

年龄

正常

偏矮(-1SD)

矮小(-2SD)

身高(cm)

体重(kg)

身高(cm)

体重(kg)

身高(cm)

体重(kg)

1岁

75.0

9.40

72.3

8.45

69.7

7.61

2岁

87.2

11.92

83.8

10.70

80.5

9.64

3岁

95.6

14.13

91.8

12.65

88.2

11.36

4岁

103.1

16.17

99.2

14.44

95.4

12.93

5岁

110.2

18.26

106.0

16.20

101.8

14.44

6岁

116.6

20.37

112.0

17.94

107.6

15.87

7岁

122.5

22.64

117.6

19.74

112.7

17.31

8岁

128.5

25.25

123.1

21.75

117.9

18.88

9岁

134.1

28.19

128.3

23.96

122.6

20.56

10岁

140.1

31.76

133.8

26.60

127.6

22.54

11岁

146.6

36.10

140.0

29.99

133.4

25.23

12岁

152.4

40.77

145.9

34.04

139.5

28.77

13岁

156.3

44.79

150.3

37.94

144.2

32.50

14岁

158.6

47.83

152.9

41.18

147.2

35.80

15岁

159.8

49.82

154.3

43.42

148.8

38.16

16岁

160.1

50.81

154.7

44.56

149.2

39.39

如何关注孩子身高?定期量

梁立阳教授表示,虽然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十分关注,但是在如何关注上了解甚少。“每年孩子长了多少,大部分家长讲不出。能拿出孩子完整生长记录的家长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她建议,家长要给孩子定期量身高,并保存好资料。在孩子2岁前,每三个月量一次。2岁后,可以一年量1-2次。为方便记忆,可以选择在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量,如孩子生日、春节、六一儿童节等;为便于留存,家长可以在家里墙上贴上身高尺,量一次划一道线,标注好日期,这样不仅可以知道孩子有多高,还能对孩子每年的身高增速有直观的了解。

“身高记录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追本溯源”,梁立阳教授说。她举了个例子,曾经有个孩子,根据生长记录身高一直很正常,但突然从某一年起,生长变得非常缓慢。根据家长回忆,孩子曾经摔到过头,再经过检查发现,孩子的垂体柄受到了外力损伤,生长激素的分泌因而受到了影响,孩子没有再长高。

骨龄落后代表会“晚长”?想错了

孩子个矮,很多家长会想会不会是“晚长”呢?梁立阳教授说,确实有一部分孩子会“晚长”,在医学上叫“青春期发育延迟”。在以前生活水平不高的年代,由于后期营养状况的改善,孩子会出现晚发育的现象。现在的孩子由于营养过剩和不安全食品、不良信息等,发育普遍比上一代人早,不能用上一代人的发育时间来判断现在的孩子,现在“晚长”的例子越来越少。“'晚长'的孩子可能还不到10%,其中女孩要比男孩更少。”

有的家长给孩子测过骨龄,比实际年龄小,于是放心的认为孩子会“晚长”。梁立阳教授提醒,骨龄落后并不代表孩子会“晚长”,目前还没有任何的科学手段可以预测孩子一定会“晚长”,当次的骨龄结果只能评价孩子当时的生长发育水平,还需要定期追踪检查。骨龄和实际年龄一般是匹配的,可以前后相差一年,如果骨龄落后太多,还要考虑生长发育迟缓。

打生长素就能长高?才不是

众所周知,人的身高与遗传关系重大,先天因素约占70%,父母个子高,孩子个子矮应该引起重视。另外的30%受后天影响,科学研究表明,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长高的关键,营养、运动、睡眠、心情等都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因此通过后天营养指导、睡眠指导、远动指导、心情指导、疾病预防等科学的身高管理,可以促进人体生长激素分泌,进而提升身高。父母个子矮,如果充分利用后天因素进行身高干预,孩子可以突破遗传身高,长得更高。

部分矮小的孩子需要用到“生长激素”干预治疗。许多家长提到“激素”就色变,梁立阳教授表示,此激素非彼激素,生长激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促进生长的最重要的激素,是治疗不同原因造成的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的理想药物,是唯一有效的促进儿童增长的药物。一个矮小儿童是否需要适用生长素干预,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体格检查、骨龄测定、内分泌功能检测等来判定,个别患儿还需要进行遗传学分析和影像学检查,明确导致矮小的原因,严格掌握治疗适应症。

遗传身高有点矮,但是生长正常,能靠打生长素增高吗?梁立阳教授表示,这种情况的孩子属于正常身高,但是没有那么完美,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让生长能力发挥到最好,突破遗传身高。生长素是用来治病的­——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用于正常孩子的“拔苗助长”是不可取的。

骨骺闭合打生长素还能长高吗?梁立阳教授回答,人体的长高是骨骼延长的过程,骨骼生长的根本原因是骨骼生长板软骨细胞的不断增殖骨化使骨骼延长。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并不是一直持续的,男孩骨龄在14-16岁,女孩骨龄在14-15岁时,生长板软骨细胞停止增殖,骺软骨完全被骨组织取代,身高的增长停止。这时生长素是被禁止使用的。

她提醒,生长素存在黄金治疗时机,骨龄超过12岁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矮小的可能,应在还有治疗机会的时候及时去正规医院做检查。
相似回答